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李光耀为政治学华文

── 林金树 ──


以下是2011年12月8日《南洋商报·言论》刊载的评论文章:

李光耀最近出版新书《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书中重谈“我难过不能更早关闭南洋大学”的老调。

李光耀在书中以本身苦学华文50年,三个子女都送入华校为由,驳斥指他消灭新加坡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化的说法。

这是两码子事,难道不是李光耀本人而是其他人下令关闭南洋大学和新加坡的华文中小学吗?

李光耀的政治目标,是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考量,其他包括友谊、语文、文化都可以牺牲。

他深谋远虑,送子女进华校,正是为了有朝一日关闭华校时,可以用“我把子女送入华校,哪里会消灭华校”为藉口推卸责任。

李光耀学习华语和福建话(闽南语)都是为了政治目的,以便在群众大会上与群众打成一片,抵消可以用华语和闽南语演讲的林清祥和王永元的影响力,而且他真的做到了。

独尊英文贬低其他语文

在1959年的大选中,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是保证平等对待巫、华、英、淡米尔四种“官方语文”和在议会中使用四种语文,才获得各民族、各教育源流的人民大力支持,而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

他后来“独尊英文”,贬低其他语文,不仅背叛了受华文教育者,也背叛了受马来文和淡米尔文教育者。

新加坡政府在1965年11月6日与南大理事会签署的联合声明中,保证“南大将永远成为独立新加坡国家之华文大学”。政府也保证南大不会与新大合并。后来政府不但强迫南大与新大合并,而且在1980年关闭南大。这一切都是在李光耀主导下进行的。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是在三个人和他们所代表的力量协助下,才能在1959年的大选中胜出,但那三个人最终都受到李光耀对付。

三重要人物都受到对付

第一位是陈六使。1951年起,陈六使、叶平玉、高德根等人领导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其他团体,多次向新加坡总督提交备忘录和请愿,争取华侨获得公民权。

1957年新加坡议会通过公民权法案,22万名中国出生的华侨获得公民权。1959年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大胜,是因为获得这22万名受华文教育的新选民大力支持。

换言之,陈六使争取22万名华侨获得公民权,帮助李光耀上台执政。陈六使得到的待遇,是他本人在1963年被李光耀褫夺公民权。

第二位是王永元,他原是新加坡市长,年轻有为,清廉勤奋,深得民心。他用福建话演讲一流,对争取选民起了很大作用。

人民行动党执政之后,他与李光耀竞选总理职位,以一票之差(21票对22票)落败。结果他受到李光耀排挤,在政坛上无法立足。

第三位是林清祥。他在受华文教育的群众中(尤其是左倾者)很有威信和号召力。

在1959年大选时,林清祥等人之前被林有福政府以内安法令扣留。李光耀及人民行动党以争取林清祥等人获得释放作为竞选主轴,结果得到受华文教育者大力支持而上台,李光耀执政后,林清祥等人也的确走出监狱的大门。

但在1963年,李光耀政府在“冷藏行动”中用内安法令把林清祥等人重新监禁。直到林清祥声言放弃政治后,李光耀才释放他。那时林在狱中已患上精神分裂症。

李光耀对华文教育的态度,早在1954年已见端倪。他在看到华校生纪律严明,做事认真之后,有感而发,“如果我驾驭不了其中一些干劲十足的年轻人,使他们为我们的事业服务,为我和我的朋友们这些英校生所代表的事业服务,我们就永远不会成功”。

在1959年,在林清祥等人号召下,华校生大力支持人民行动党,使李光耀得了天下。受华文教育者受到驾驭,受英文教育的精英成功了。

但在1961年人民行动党分裂之后,受华文教育者(尤其是左派)支持林清祥领导的社阵,不但不支持人民行动党,反而和李光耀对着干。尤其在1963年9月的大选中,南大学生全力支持在社阵旗帜下竞选的南大毕业生。

狮城华文政策可能改变

这使到最初得到受华文教育者支持才能上台的李光耀改变对华文教育者和华文教育的态度;使华文教育走上厄运。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光耀关闭了南洋大学,也关闭了华文中小学。

然而,历史是吊诡的,李光耀仍然摆脱不了南大生的抗衡。在2011年5月举行的新加坡大选中,由南大最后一届(1980年)毕业生刘程强领导的工人党团队,突破了人民行动党为了确保长期执政而设计的集选区,也使人民行动党只赢得60.1%选票。这迫使李光耀和吴作栋双双辞去资政的职位,李光耀有了“开国总理”的新头衔。

政治是短暂的,语文和文化是永恒的。在印尼,苏哈多执政30年期间,完全禁止华文和华语的应用。苏哈多倒台后,华文教育蓬勃发展。在新加坡,如果其他政党上台执政,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化有可能复兴。甚至在李显龙卸任之后,由其他人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政府也有可能改变李氏父子对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化的政策。

文:林金树(自由撰稿人)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1年12月9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9, 2011
2011年12月9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