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名 存 实 亡

俳 优


以下是《卮言优语》部落格 2014-04-17 的评论文章:

从报章上看到詹道存教授提出“恢复‘南洋大学’仍有可能”的言论,我猜想这或许是有某位高层刻意让他“放话”,目的就是要试探水温(Test the water)。众所周知,当年老李决定关闭南洋大学(南大),其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而且耐人寻味的动机,坊间当然也出现许许多多的揣测,如果单从正面经济的角度来解读,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中国处在闭关自守的文革时期,也即是说中国与世界各地很少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往来,导致包括东南亚各国只好纷纷转向跟西方国家打交道做生意,因此华文华语便失去了经济的价值地位。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今时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开始看到华文华语的经济价值和地位,所以才会出现回复“南洋大学”这样的“小动作”,不是吗?

在探讨“复兴南大”这个话题之前,首先我们必须先回顾南大的创校动机和使命。当时的东南亚几乎都是西方的殖民地,虽然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华人,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洋人为这里的华人办以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华校,因此像新加坡的华校主要还是由当时的会馆来创立;可是当这些学子们念到中学毕业之后,由于这里没有华文大学,他们只好到大陆、台湾和香港继续深造,以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说,有机会上大学深造的可说是寥寥无几,失去了许多栽培人才的机会,这便是当时华人社会兴起在新加坡创办华文大学的动机。

南大的创立过程可谓有血有泪,而且也不只是关系到新加坡,而是整个东南亚华人社会的一件大事,因为有一部分筹建南大的资金是来自东南亚各地,更有许许多多的东南亚各地华人到南大深造。在筹备建立南大的过程,整个社会一片沸腾,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包括三轮车夫和舞女都纷纷慷慨解囊,充分展现出华人社会的团结精神。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多数这些捐款人都不是大学毕业生,而他们恰恰就是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更渴望下一代有机会上大学,因此“南洋大学”这块金字招牌背后所隐含的所谓“南大精神”,还包含着那一代人的血泪、期望、牺牲、团结、包容等等……

当年南洋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充分体现出办校的宗旨,那就是在促进社会繁荣的同时,更要发扬华人文化的精神,别忘了,南大是一所华文大学,也即是说南大是用华文作为主要的教学语文,它的校徽是三个环分别代表文、理、商等三个院系,是一所传统“三院九系”的大学。而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官办的英文大学,它开始是称为南洋理工学院(NTI),背后的理念是效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工”二字凸显出它是以“工学院”作为核心院系,总之南洋理工大学的宗旨跟南洋大学的宗旨是南辕北辙,肯定不是在同一条线上。如果有一天南洋理工大学改名成为南洋大学,这所新南大跟原本的南大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为一所是民办的华文大学,另一所则是官办的英文大学;一所以发扬华人文化为出发点,另一所则以培养专科人才为导向。

总之,假如一天出现了“新”南大,它肯定无法延续旧南大的精神,也只能说是名存实亡。话说回来,“名”也还不只是一个虚名罢了,所以我们也只需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没有必要继续争论,再过多几代人,或许什么是“南大精神”也都没人知道了,不是吗?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4月18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18, 2014
2014年4月1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18,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