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大史料中心开幕
林忠强吁校友捐献文物


以下是 2014-09-06 马来西亚《星洲网》的讯息:

(雪兰莪·加影5日讯)设在新纪元学院陈六使图书馆内的南洋大学史料中心及陈六使铜像今日开幕及揭像,新纪元学院南大史料中心暨陈六使研究所联委会主席林忠强呼吁全球南大的校友,响应今次的献文物徵集运动,把南大文献、资料或旧照片等文物,捐献南洋大学史料中心典藏。

mail283.jpg
林忠强(右三)与林源德(左四)联合为陈六使铜像主持揭像仪式。左一起为莫顺宗、加拿大多伦多南大校友会会长谢华谦、大马南大校友会联委会主席周增禧;右一起为香港南大校友会会长林顺忠及马来亚南大校友会会长缪进新。

他说,南洋大学史料中心不只保存史料,且也供研究用途,因南大史不但是华教运动的最高峰,也是马新华社与时代的缩影。

也是新院理事会主席的林忠强在主题为“弦歌不断,回荡南大——纪念南洋大学成立61周年”活动上致词时说,南洋大学史料中心已通过公函、电邮向校友与师长徵集各类文献,并已取得很好回馈。

“这有助於还原南大的面貌,见证南大一路走来的真实历史,让更多华裔学子了解马新华社早期的华文教育发展,因此,我吁请大家踊跃支持,把充实与丰富南洋大学史料中心的典藏,当成南大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为了长远与未来趋势起见,我们将逐步把史料数码化,以解决空间有限及永久保存的问题。”

南大成绩非凡

林忠强说,南大首届至第十届改制前的213名数学系毕业生中,有39位获博士学位,占了18.9%;已故校友王慷鼎也曾调查指出,第一至第八届的3千324名毕业生,就有204位完成硕士学位,并有210位获博士学位。

“这在教育不普遍、贫穷率很高的50或60年代,南大作为民办华文大学,在没有研究所与处处受压迫环境下,可说交出了非凡的成绩。25年的历史,培养出1万2千多名南大生,南大所辐射的影响当然不只於此,因此校友有必要尽快收集南大校友的个人资料,以完成南大校友名录的研究之用。

“我也感谢丹斯里林源德报效陈六使铜像,他从邀请中国雕塑家来马套模,铜像完成後,从中国运送来吉隆坡,都是他亲力亲为。”

他也说,陈六使研究所出版的第一本书是《陈文确陈六使家族传略》,是中国民间学者陈少斌的着作,内容资料翔实可读性很高。

新院陈六使图书馆
南大校友免费使用

新纪元学院院长兼陈六使研究所所长莫顺宗说,新院陈六使图书馆开放给所有南大校友免费使用,校友们是陈六使图书馆终身永久会员,能使用图书馆种种设备。

他说,新院的设立主要是继承南洋大学和独立华文大学一个未完成的任务,那便是创办一所中文大学。

他致词时说,陈六使图书馆6个字以绿色颜色呈献,表示里头拥有南大的精神在开枝散叶,永驻新院,并引领我们迈向华文大学的理想。

“这6个字刻在一个大树木,树木的一半在陈六使图书馆这里,另一半给了林连玉基金写上‘林连玉纪念馆’,我们纪念陈六使和林连玉是在共同的一棵树桐,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陈六使图书馆和林连玉纪念馆的关系是紧密相依的。

“新院图书馆以陈六使命名,是为了推动更多人纪念陈六使、纪念南大,而校友们表现杰出,南大当年虽受不公平对待但却证明陈六使创办南大的路线没有错。”

林源德:助青年了解华教史

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主席丹斯里林源德说,南洋大学在1980年被关闭,至今已34年,这些年校友无不对母校念念不忘;但今天,有许多年轻人不曾听过南洋大学与陈六使。

“随着今天陈六使铜像揭幕及南洋大学史料中心的开幕,新院学生相信将了解到华教史上曾有过的光辉与坎坷,而在环境潜移默化和见贤思齐下,则将会把陈六使铜像看作是精神座标;而南洋大学史料中心是保存南大史料的宝库,这样也就不会因此磨灭。”

黄有光:若南洋理工要复名“南大”
校园应设陈六使像

另一方面,在主题为“南大与我的学思历程”座谈会上,主讲人黄有光教授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若要把南洋理工大学(NTU)复名为“南洋大学”,那麽,狮城政府应在校园内设立陈六使铜像,承认对陈六使的贡献及发扬南大精神,且也应在中小学加强中华文化的学习。

“李光耀关闭南大很可能是错误的,但李光耀的贡献显然是非常大的,後来,他认为南大的精神是很难得的。既然要复名为南洋大学,我们校友不必计较,就像你姓黄,要取个‘有光’的名字我不反对,有人要用我们南大的名,学我们南大精神,我不会反对。”

黄有光与另一主讲人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云川的立场是一致的,认为应尽快改名为南洋大学。王云川说,南洋理工大学改成南洋大学,若新的南洋大学能走多100年,只要一提起南大的成立,一定不会忽略陈六使登高一呼的历史。

刘宗正:大学应自我定位

主讲人拿督刘宗正教授在谈到题为“驰骋五大洲回望:从南大至多伦多大学”的讲座时说,他记得陈六使说过的一句话:“既已诞生,必将存在;既已存在,必能久远”,而一所大学的发展,其意义不在争世界排名,因资源若有限,就不可能提昇为研究型大学,反而应脚踏实地的自我定位。

中国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导师卓南生教授,主讲“冷战与大学——一名南大学子对学术与真相之摸索和探测”

主题时说,南大一诞生即与冷战结下不解之缘,因她是冷战那时代的产物,学生所处的是学术饥荒的情况,尤其是中国出版的著作禁止进口至南大。

南洋大学史料中心 图片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09月06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6, 2014
2019年10月26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2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