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读王赓武论中共与新加坡

新加坡文献馆


以下是2017年2月11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文章:

《专访王赓武:当百年中共遇上新加坡》,先是从新加坡毕竟是一个小国之说,界定新中关系是小国与大国的不对称关系。随后,王赓武接着说:基于新加坡是一个海洋帝国贸易网络的一部分,加上受到族群、宗教、文化、语言之间的内在矛盾,独立后的新加坡为了生存,必须和英国与美国等英文国家挂钩。由于整个马来群岛地区在冷战过程中都站在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一边,新加坡不得不也选边站。

但与此同时,新加坡主动选择与中国保持贸易的关系。结果是经济上转向中国的新加坡,政治上却保持与西方国家之间亲密度的安排。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为其人口大多数的政治主体,身处于一个相较起来非常不稳定的马来世界的这一事实必将引起各种担忧,所以新加坡必须有策略地选择与全世界紧密相连,借助联合国的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信条,为赖以生存的根基。

王赓武认为新中关系出现问题是因为:中国实在太大了,有太多新加坡人所无法想象的规模与问题。所以新加坡人对于中国内部的情况不甚了解、对个别问题持有不同意见。中国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海军,让东南亚所有小国本能地产生焦虑和敏感。为此,中国应该避免因傲慢而触犯小国的情况的出现。中国和小国之间要平等相待。

但是,平等不同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个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需要铭记各国都具备自己的独特性。中国早在明朝的朝贡体系下,已经接受不同国家的宗教、饮食、习俗、偏好等生活方式。另外,在新科技环境下,网络博客和社会舆论对政府的评价确实有时可以偏颇到难以置信的地步,所以中国政府如何处理网民以极端的言论指责新加坡是棘手的问题。最后,王赓武警告说: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影响力,有时会对新中关系造成误导的严重后果。

王赓武在试图解释新中历史关系的同时,夹杂了大量对李光耀的奉承与新加坡的赞美言辞,言外之意是,新加坡的成功证实了李光耀政治思维的正确性。因此,新中关系的恶化,错不在于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与手段。见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赓武无法跳出李光耀的典型政客历史观。因此,论述了无新意,对增进新中关系了解没有实质性帮助。实际上,王赓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替新加坡解套,以推卸犯错的政治责任。

在此,王赓武把中国与新加坡描绘为大国与小国,长历史与短历史的对立,做为话题的切入点是不适当的。这一种说法除了塑造中国以大欺小的偏见之外,对事实的理解也毫无帮助。

实质上,新中矛盾有其一定的客观因素。二战后,在国际冷战政治格局下,李光耀以代理人身份获得西方世界支持,而新加坡则成为西方反共反华阵营的桥头堡。

这些客观存在的国际局势是,一,新加坡的国际经济分工角色,二,李光耀的西方代理人角色。这一种双重之排挤中国人的经济与政治色彩,是构建新中关系的历史与根本性的因素。当下,TPP 与航行自由之说的事实,正是一个鲜明例子。

可见,新加坡为外国人卖命的宿命,才是塑造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关键,和大国与小国,与有没有历史包袱的说法,毫无关系。

历史与现实虽然如此的不利于中国,但是,中国却是直到香港扣押新加坡军车的事件为止,多年来,始终以中国老朋友规格善待李光耀,并且以借鉴的美言来高度赞扬所谓的新加坡模式。

除此之外,中国对新加坡的善意与包容,也可以从新中交往的历史事件中求证。

新中两国是在1990年10月3日建交。那是中国承认新加坡独立建国之后的25年时间。历史上,中国是在新加坡建国的7天之后,就马上在国际外交上承认新加坡独立的事实,相反的,李光耀却扭扭捏捏的要等到过了25年之久,才愿意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国家邦交关系。由此一历史事件不难认识到,在国家双边关系上,是谁比谁更有善意与包容?

其实,新加坡人还可以从另一段李光耀不愿提起的与北京秘密外交历史中,理解到中国是如何的善待李光耀与新加坡。

根据解密中国外交部资料与解密美国国务院情报的综合记述:1965年8月间,也就是新加坡刚脱离马来西亚不久,李光耀即刻派遣专员高德根秘密走访香港新华社转告,希望中国早日承认新加坡,要求北京发一张贺电,使新加坡一百馀万华人高兴。

按美国国务院志期1965年8月18日的情报解密文件编号959000的记述,中国银行北京总行主席于8月15日致电新加坡祝贺新加坡共和国的成立。另外,新加坡外交部长也收到中国外交部长的电报,祝贺新加坡共和国的成立,并且表示期望中新建立良好友谊关系。

也就是说,中国自1959年10月开始与李光耀进行秘密外交,之后,在1963年的8月2日,就国际禁止核武器议题与新加坡进行正式的外交公文往来;在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从理解与容忍的心态处理与李光耀的政治关系,比如,从不公开反对新加坡与台湾的军事往来。

由此可见,现实是,压垮新中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新加坡在南海仲裁案的立场与外交行动上,毫无忌讳的,为所欲为的,挑战了中国的最基本国家利益。

明显的,中国对待新加坡的态度,绝对不是王赓武所谓的大国与小国层面的关系,把新中关系界定在小国需要更大生存空间的说法,是无法合理化新加坡在南海仲裁案的种种强词夺理和不当与失礼的言行。

说白了,是新加坡内阁成员在南海仲裁案的出格言行,彻底摧毁了中国给予新加坡的宽容与谅解,因而让两国原本十分良好的关系,陷入自新中交往以来的最低谷。王赓武原本期待之中国看在新加坡有四分之三华人人口的情面上,从宽处理与新加坡的双边关系,然而,遗憾的很,那是一个已经完全无法实现的政治愿景。

更重要的是,政治上,是那些内阁成员与官僚必须为此件事故承担应有的责任?

破镜不能重圆,新中关系已经翻过了一页。有谁会知晓新中的未来关系发展是一个什么模样?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2月11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11, 2017
2017年2月1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1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