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了解新加坡之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

新加坡文献馆


以下是2017年10月28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文章:

文化中国并非新概念。1980年代,杜维明从新儒学的观点提出文化中国一词,其概念是指存活在中国境外的儒家传统构成了文化中国。在此,文化中国被明确定义为在非共产之海外民主华人社会的儒家传统文明。由此来看,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学术概念。

然而,文化中国在新加坡历史语境下另有其特殊意义,是一个相对于政治中国而存在的社会人文概念。厘清文化中国的历史观念,有助提升解读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的正确性,因为混淆了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结果,会是一部模糊事实真相的历史论述。

文化中国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下的主流历史论述,都是从政治中国的切入角度,解说新加坡华人历史的社会演化过程。在这一种人为塑造的历史语境下,政治中国成为解说华人历史的政治工具。

如此一来,华人社会的政治色彩通过强化渲染而被凸显出来,尤其是把华人社会和非法之共产党挂钩的结果,使得英殖民政府和李光耀,打压华人社会的政治活动被刻意的理性化。

在华文教育者被标签为,要不是共产党,就是共产党同情分子,再不然就是华文沙文主义者的政治思维下,华人语言文化不仅仅成为政治清算的对象,而更是对这种歧视华人语言文化的官方政策,赋予了合理化与合法性。

这一个历史判断,并非是有预设立场的主观偏见,亦非无中生有,其所反映的是当下之社会现实。这一个客观现象可以从主流历史论述中,以官办大众媒介的历史论述为例,一探究竟。

前些年,联合早报把五一三华校学生运动,定调为马来亚共产党是整个事件的主谋和推动者。这一种论述强调了政治中国对事件的影响,而全然无视文化中国在学生运动中所起的社会动员效能。定调五一三为马共阴谋,可以模糊英国人长期歧视华人文化教育的历史事迹,从而把教育政策的受害者,扭曲为反社会事件的肇事者,进而颠倒了历史黑白与其相关责任承担。

更重要的是,五一三是马共阴谋论的历史叙述,掩盖了文化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运动中所扮演的历史性角色。从文化中国的历史观来看,五一三学生运动是华人社会,尤其是华校学生群体,对民族语言文化存亡的深层次社会回响和强力维权反应。

二战后,重新殖民新加坡的英国人,积极塑造战后马来亚的教育政策,华校面临被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学校体制所取代的危机,使得华人民族文化教育的继续生存,岌岌可危。在这一种时代背景下,华校生的社会运动是在维护和争取母语文化教育权力;那是一个民族社群,合法行使争取母语文化教育的最基本之社会权力。

由此可见,政治中国是要把文化中国概念下的,华族社会人文议题彻底的政治化。在此,官方把华校生争取民族语文教育权力的社会运动,等同共产党的反社会政治活动。也就是说,主流历史论述,使用了政治中国历史观,来顶替文化中国历史观,借此刻意改变了学生运动的本质,进而扭曲了事情的本来真面目。

从根本上,政治中国历史观,抹杀了华校生维护和争取民族母语文化教育之,社会运动的正当与合法性。换言之,在政治中国历史观下,华校学生争取母语教育的一场文化运动,被恶意的变质为一场共产党操纵的反社会政治运动。

官方干出这一种偷鸡摸狗的勾当,其政治目的不言而喻。

否定了五一三学生运动的正当与合法性,等同否定了传统华文教育体系的正当与合法性。当然,也就是是否定了南洋大学的正当与合法性。如此这般的历史演绎结果是,从国家法理层面而言,李光耀之取缔反社会政治运动,以及,其最终的消灭了包括南洋大学在内的整个华人文教体系,必然的,就是一个具有其正当与合法性的政府行为。

可见,官方的历史论述,是把华校生的正当与合法的维权运动,定调为共产党操纵的反社会政治运动,借此把李光耀所干下的消灭民族语文的千古罪行,给予了正当与合法性的辩护。

厘清了政治中国和文化中国对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的不同诠释,可以回头看看,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在新加坡历史中的来龙去脉,进一步去了解,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

1819年英国人开埠新加坡为贸易港口。廖内群岛,槟榔屿,马六甲,澳门等地的华人工匠,以及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农民陆续到新加坡谋生计。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是通过各自的宗亲,地缘,姓氏,手艺等社会关系,构建了一个以中华文化来规范生活习俗的华人社会。

在此,文化的定义是一个族群通过言传身教,薪火相传,长期积累下逐渐形成的生活经验。因此,文化中国就是华人在族群文化意识下,以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构筑而成的生活文明。明显的,文化中国是构成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一个很根本的属性。

1877年,英国人为了政治回应中国满清政府要在新加坡设立中国领事馆,而对华社展开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岛上的华人从登陆的那一天开始,直到回返故里终老之间的长时期内,他们是在一个自生自灭的环境下生活,所以始终不知道岛上有一个英国殖民政府的存在。换言之,英国人对岛上华人的事务,是完全的置之不理;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无所关系。

同年,英殖民政府也设立华民政务司专门负责华人事务。从此之后,英国人开始积极的干预华人社会的多种事务,诸如,华人社团的登记和管理,华人劳工契约的规范等等。与此同时,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英殖民政府开始寻求华人社会的政治支持,于是政治中国成为华人社会的一个崭新的元素。

在此,政治中国是英国人给予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一个政治标签。也就是说,文化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政治内涵。一个原本不具有政治意识的华人社会,被强制赋予了一个来自外界的政治意识。为此,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华人政治效忠议题被提上了社会议程。

清末民初,中国的文人和政客纷纷登陆新加坡寻求马来亚华人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支持。面对外来的政治竞争,英国人加大力度更进一步的对华人社会进行管制和约束。1920年代,英国人开始干预华人的教学体制,比如,华校教师的登记,教科书的来源和内容等等。

二战后,在反殖民运动的大时代背景下,英国人是更严厉的制约华人社会的政治意识。除了要以英文教育取代华文教育,来弱化华人社会的传统华人思维之外,更是把华人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恶意扭曲为对中国政治的认同,从而质疑了华人的马来亚本土意识。

回顾历史,英国人与之后的李光耀就是利用质疑华人社会,尤其是华人知识分子的政治效忠来制约本地的政党政治活动。在冷战思维下,共产党成为一个很方便的罪名,可以用来清算具有华文教育背景的政治反对者。或许,这也就理解了为何华文教育知识分子之所以会背负共产党的原罪。

总的来看,明白了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其政治内涵,是有助于厘清新加坡华人社会,其中特别是传统华文教育体系所经历过的坎坷历史过程。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10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October 28, 2017
2017年10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2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