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洋大学原本就是全国性大学

新加坡文献馆


以下是2015年7月17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华校小学课文有一则故事。话说当年,有一人在市集叫卖:我的矛攻无不克,我的盾刀枪不入。于是有人提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又会如何?

这一种言不由衷与自相矛盾的现象,在官方的南大讲话言辞之中不乏案例。

李昭铭的讲话《南大发展为全国性高等学府》就是一个好样板。

教育部长的全国性大学定义是,为全国各民族,各源流的中学生谋求深造的高等学府。所以以华文教学的南大,如果能够招收四大民族和各个教育源流的学生,则南大就是一所全国性高等学府。

李昭铭在南大的演说内容要点是:

1、‘由于我国积极地推行两种语文的教育政策,华文源流的中学生毕业生早已经与华英文源流的学生并驾齐驱,毫无逊色地争取升学的机会。事实证明愈来愈多的华校学生进入新大求学。’

2、‘过去十多年来,每年华校的人数逐渐减少,而英校学生则相应地增加。’

3、‘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的兼通两种语言的政策,来自各语文源流学生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地减少,而最终加以消失。’

3、‘各初级学院的课程都是两种语文兼施并用。这些毕业生将会更有效地掌握华文和英文。而在选择大学深造肘,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5、‘愈来愈多的华校学生被录取进入新大攻读。在五十年代,华校毕业生进入新大,凤毛麟角,在六五年新大只4.5%的学生是来自华校,而今年新生中,华校学生达到25%之多。’

6、‘南大还是保留原来的形象。至少它给外界的印象是如此,由于这种局限,自然地很少英校华族毕业生申请进入南大攻读;事实上,今年就比去年少。至于其他民族同学,就根本不用谈了。’

7、‘理学院在许多课程中,采用英语教学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商学院也有部份课程是如此,当然文学院的许多课程是不能混为一谈,是必须要用华语教导的。’

综合来看,大意是:双语教育是成功的,华校生的英文水平与英校生并驾齐驱,可以到新加坡大学就读。但是,由于南大还是保留原来的形象;即华文教学,所以很少英校华族毕业生申请进入南大攻读。

按这一个分析逻辑,南大唯有成为英文大学,才算是一所全国性高等学府。

这正是一个典型的言不由衷与自相矛盾的官方讲话。

其一、如果双语教育确实是一个成功的政策。那么,华族英校生的华文程度,肯定是与华校生并驾齐驱,既然如此,南大又何以有必要改变为英文大学?换言之,南大的华文教学媒介语,不会,也不应该影响华族英校学生报读南大。

其二、即便按照部长的定义,南大也可以在保留原有形象的情况下,成为一所全国性高等学府。

部长讲话的第七点,证实了南大的理学院与商学院是以英文教学,也就是说,只通晓英文的马来学生与印度学生,也是可以报读南大的理学院与商学院。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无意之中,部长也证实了南大是一个真材实料之双语教育的大学。

由此可见,部长已经承认了,南大是一所全国性高等学府的事实。

其三、如果教育部长确实相信,四大民族和各个教育源流的学生共聚一堂是件好事,那么,政府就更应该努力保留而不是彻底破坏,南大的原有形象与实质。

个中道理,不妨借用李光耀倡议联合校园时的思维与文字,实际的体会体会非华人学生到云南园就读的好处。这些不懂华文的马来学生和印度学生,到了南大,这一个根深蒂固的华文环境,必然可以通过耳闻目染,与潜移默化,而学习到华人的语言文化。如此一来,更多的马来学生和印度学生报读南大,是有助于改变一个单一英文语文的多元种族新加坡,而成为一个真正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真正多元社会的国家。

其四、如果教育部长诚实相信新加坡是真正的教育平等。那么,可以享有与新大同等待遇的南大,在可以自主办学的教育环境下,必然能够开办足以吸引学生就读的专业学科。理所当然,如果李光耀不妖魔化南洋大学,社会大众自然而然会认识到南大是一所立足东方文明,学习西方文化的大学。南大双语文双文化的特色,必然会比新大更具有吸引力。

南大的历史事实是,如果李光耀不百般刁难南洋大学,南大肯定是一间全国性的大学,而且,更是一所造福整体东南亚华人社会的人民大学。

南大的历史遗憾是,李光耀竟然亲手摧毁了这一所具有高文化价值的南洋大学。

李光耀之所以拒绝南大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因为南洋大学的成功,就是新加坡大学的失败。更为严重的政治后果是,陈六使的胜利,也就等同李光耀的失败。

这些都是真实的华文教育历史事实,其理据就是李昭铭教育部长的讲话内容。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8年12月08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8, 2018
2018年12月0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