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还原南洋大学历史何以有其必要?

新加坡文献馆


以下是2015年7月24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前言、

昨日,今日,明日,相互串联而形成历史。唯有充分了解昨日之事,才能理性解读今日之事,进而正确推断明日之事。基于此,还原南大历史真相,有助了解当下社会现象,进而回归社会发展正道。

官方南大历史是一部极度扭曲的历史,其中南大教学媒介语是一个鲜明例子。

南洋大学究竟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大学,官方与民间各有说法。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何在?真相为何?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历史问题。

当然,探索历史可以满足追求与解释事实真相的目的,也有以史为鉴的效益。

一、 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南大现实所反映的南洋华人教育问题,是界定华人社会地位的核心政治问题。这是英国殖民政府如何处理,在地华人之社会与政治地位的历史问题。

因此,南洋大学历史就是新加坡政治历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基于此,一部尊重新加坡人民立场与观点的新加坡历史记述,必然要先行厘清南大历史。这一个根本性要求,凸显了记录南大历史对撰写新加坡历史的重要性。

新加坡历史之中,华人历史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作为华人历史缩影的南大历史,正好体现了还原一部正确南大历史的重要性。换言之,一部真实南洋大学历史的存在,是完成一部真正新加坡历史的先决与必要条件。

理所当然,新加坡历史是整体新加坡人民的集体回忆与对历史事件的共识,并非李光耀,或者说,人民行动党杜撰的官方历史。事实上,李光耀的历史观是传承英殖民政府的历史观,那是英国人殖民新加坡的英国人历史。

李光耀心知肚明,认识到英国人的新加坡殖民地历史,绝对不能够取代真正的新加坡历史,故而以假乱真把自己撰写的新加坡记述,取巧的定名新加坡故事。当然,新加坡故事不能等同新加坡历史,因为主观与客观之间有着相当的落差。

事实虽然如此,但是,还有许多不求甚解,也缺乏独立判断思维的学者与媒体,全盘接受李光耀讲述的新加坡故事就是新加坡历史。甚至于,有学者根据李光耀回忆录,来解释新加坡的种种历史与社会现象。如此教授,岂能不误人子弟?

同样的,好些媒体人,善于引用李光耀经典名句,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的,解读与评议新加坡的政治时局与社会变迁。如此说事,确实是娱人娱己。

SG50 概念下的历史观,清楚说明了李光耀版本的新加坡历史元年是1965年。历史轨迹必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即便其间出现了方向上的转折点。通过人为的历史断层来改变历史起点,进而变更其发展路径与逻辑思维,是一个颠倒是非黑白的欺骗行为,那是一部必须被修正的伪历史。

回头来看,南洋大学的实质性问题是政治层面的问题。绝对不涉及任何学术程度的问题。拿学术程度与相关类似议题来说事,仅仅是刁难南大办学的一种政治手段。在此,比较于英国人的恶劣言行,李光耀与人民行动党却是出于蓝更胜于蓝。

回顾历史,李光耀与人民行动党对于南洋大学的抹黑与扭曲,如今,不攻自破,一目了然,不存在任何的争辩空间。换言之,李光耀与其部长们对南洋大学的种种无理与蛮横指责,都已经彻底破产。

南洋大学历史文献之中,保存了不少李光耀与人民行动党对南洋大学说三道四的史实。对于研究南大历史的学者而言,这些都是纠错与还原历史真相的实证。

在这些史实之中,官方对南洋大学教学媒介语的指责,除了证实其歧视华人母语文化教育的历史事实之外,亦解释了新加坡华人语文教育水平,一落千丈的根本性政治因素。

当然,这也演绎了南洋大学为何与如何,影响新加坡历史轨迹变迁的历史缘由。

使用花言巧语试图改变事实真相是极为愚蠢的行为。谎言可以欺骗社会,却不足于蒙蔽历史。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是历史结局的必然。

在南大历史文献中,不难看到李光耀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之自取其辱的历史案例。为此,不妨翻翻历史以了解一些陈年往事,好让后人以史为鉴。

对当下的政客而言,沿用李光耀的花言巧语,以谎言来模糊与隐瞒真相是不可取的政治伎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就了一己私利,祸害了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 李光耀《语言与政治》指出南洋大学使用华文教学,所以是一间民族大学,不是国民大学,南大应该以马来语教学,和招收非华人学生,才能成为一所马来亚人大学。

在此,李光耀的说法,除了颠倒是非,还侵犯了华文享有之四种语文平等的宪法权力。事实上,南大既是民族大学,也是在地语文的国民大学;即然是国民大学,当然就是一所马来亚人大学。逻辑上,如果说,南大不是马来亚人大学,那不也是在明确的表示,华人并不是马来亚的在地民族?

就此而言,历史有必要追究,在李光耀心目中,华人母语文化教育到底是处于何种的地位?从李光耀的南大生是二等生的说辞来看,李光耀是不是把华人母语教育视为新加坡社会里的次等文化?

至少,从李光耀彻底消灭传统华校体制的史实来看,说明了,华人母语文化教育,对人民行动党而言,是可以被牺牲的教育体制。

就事论事。南大没有排他性,是一间具包容性的大学。初办之际,已经招收了相当数额的英校中学生,为那些无法进入马来亚大学的英校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相反的,马来亚大学却拒绝华校文凭的报考资历,即便华校六年制中学的教育水准,远胜英校四年制中学的教育程度。英国人厚此薄彼的政治现实,证据确凿。

南洋大学接受英校生报读,不仅拟补了马来亚大学在学额上的不足缺陷,亦为被马大拒绝的英校中学生提供了大学教育的机会。此外,南洋大学接受英校生的事实,也体现了南大确实是一个华英双语文的教育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南大做出了对国家整体发展,提供培养人才的文化,经济与社会贡献。明显的,这些都是李光耀与人民行动党,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更不敢承认的南大历史与南大贡献。

与此同时,人民行动党的机关报——英文行动报,发表《沙文主义与自杀》,强烈谴责南大学生会,抗拒政府建议南大更多使用英文教学,并且,先是谴责华文教学为沙文主义,接着指责沙文主义者要求种族分离。

如出一辙之英文行动报的言辞,实实在在的体现了反华人与反华文之种族主义色彩。根本上,那是彻底违反了宪法下的种族和谐与种族语文平等的精神。

另一方面,殖民政府的喉舌,海峡时报也是不遗余力的妖魔化南大为共产党大学。同样的,李光耀也在诽谤南大是延安大学。

官方的如此这般言论,不仅在逻辑与立场上明显犯错,更是心怀叵测,极端扭曲现实真相,系统化进行抹黑南洋大学的名誉和形象。然而,南洋大学绝非李光耀和官方舆论所指责的,华文大学,沙文主义大学,要求种族分离。

事实正好相反。根据创校宣言,办学宗旨是:沟通东西文化;发展马来亚文化。可见,南大是开放性的,国际性的,立足东方文明学习西方文化的,一所华英双语文双文化的大学。南大积极发展在地的马来亚文化,包括推广马来语文的学习。

三、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坊间积累了好些有关南大历史的考据与文献,是研究与撰写南大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这其中来自历史见证着的证词,也是官方历史视而不见的珍贵史实。在此,举些有关南大教学媒介语的案例,以明真相。

其一,《杨贵谊回忆录》南大第一届毕业生回忆:‘人们只知道南大是华人社会所创办,华语是它的主要教学媒介语。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或者故意表示不知道南大所实行的语文政策。他们草率或故意歪曲说,南大是大汉沙文主义的学府,学生只懂华文。特别是一向持负面态度对待华校的殖民主义统治者及其同路人,他们千方百计,歪曲事实,无视南大的多种语文政策,诬蔑和破坏南大的多元文化形象。

‘其实南大从开办伊始,就一直采用华英双语为教学媒介语。除了课本,在教学人员方面,也有完全不懂华文的外国学者。我在修读教育系的第一年,就遇到一位泰国籍的心理学教授阿蒙博士。他讲课时完全采用英语,课本也是英文的。另外在现代语言学系(现语系)里,非华人讲师和教授人数更多。他们当然只能用英语讲课。而且除了华文和英文,南大现语系也同时开设德文、法文、日文和马来文课程。’

这些文字记录了当年之真实的历史场景,证实了南大的双语教学环境。

其二,《呈马来西亚首相敦阿都拉萨备忘录》南大校友会的一份历史文献:’……必须指出,南大虽以华语华文为主,但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对其他语文的研究与应用是非常广泛与频繁的。事实上,打从南大初创时起,便以沟通东西文化与本邦各民族文化为己任,正因为这样,南大办有各种语文学系与班级,南大同学能掌握巫,华,英三种语文者比比皆是,也正因为这样,南大同学除经常同时以巫,华,英三种语文出版报纸与学术刊物外,更曾编篡深受社会应用的巫华大字典,南大同学都很尊重巫语为本邦的国语,选读巫文的风气,比本邦其他大学更为普遍。’

这一份备忘录记述了南大同学能掌握三种语文者比比皆是,尤其是尊重巫语为国语,选读巫文的风气很盛。这场景证实了,南洋大学是一间马来亚人的大学。

其三,《南洋大学历史系的助教职位》颜清湟回忆当年南大学习生活片段:‘ 与洋学者打交道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练习英文口语,从而提高我的英语水平。在同一年,我有机会认识来自香港的薛君度博士(Dr. Chun-tu Hsueh)。薛博士是港大历史系讲师,他来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他到访南洋大学受我们的系主任王德昭教授的招待。当时薛博士想找一位中英兼通的人替他翻译他的硕士论文为中文,王教授推荐我接受这份工作。薛博士并没有说明翻译者有任何报酬,但我并不介意。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薛博士可能帮我拿到一份奖学金到港大攻读。26年后,我再度与薛博士在香港大学见面,当时,我已经出任港大历史系的讲座教授兼历史系主任,我想他心中一定感到惊讶,没想到26年前南洋大学历史系的一位小助教竟然当起香港大学历史系的讲座教授兼主任,这是不可思议的。除了进行翻译工作和加强我的英文学习之外,我还继续书写我的中文马来亚分州史。因为我已经出版了《森美兰史》和《雪兰莪史》两本书。我再继续书写吡叻和彭亨两州的历史。’

这一篇纪实反映南大生对英文的掌握能力,也展现了南大生的学术表现。

其四,《南大印象记》访客 Frances Dowsett 纪实南洋大学:‘两种语文制度(中文和英文)在南大是强有力的。南大的商学院正在计划加强。南大长于中国语文,故对研究亚洲文化最为适合。此外,数学、电脑科学,也是它的特长。还有,它的语宫中心,在东南亚可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个。’

1971年8月14日,发表在新加坡英丈报 New Nation 的文章,纪实了南大是华英双语文的大学。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诚然,这些历史片段证实,南洋大学是华英双语教学的历史真相。

人民行动党自诩诚实与透明,果真如此?何不从还原南洋大学历史做个开始?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9年03月23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3, 2019
2019年03月2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2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