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李光耀南大演说《语言与政治》

新加坡文献馆


以下是2015年7月6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1960年3月30日晚8时,李光耀应南大政治学会之邀,在文学院礼堂以英语演讲《语言和政治》。

时间节点上,官方刚于3月初公布魏雅聆报告书。随即,南大学生会发表南大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声明。南大教学媒介语的发展方向引发社会关注。

这是李光耀执政后的第一场就南大事宜的讲话,既有其特殊意义,也具有重要性。首先,可以剖析李光耀对待南洋大学的政治思维与个人心态。其次,对判定南大历史是政治问题而非学术问题的观点,提供了毫不含糊的历史答案。

其实,这一篇讲稿的意义与重要性远超事实的表面,其内还有相当的议论探索空间。有助对探讨李光耀何以与如何消灭传统华人教育体制的政治历史。

在此,先行认识《语言和政治》说了些什么?其次,辨识李光耀如何凭借臆想与事实扭曲来治理教育问题。一睹李光耀从政治视角考量民族教育的历史场景。

讲稿内容有五个小节:语言与政治争执;马来亚语言问题;发展应是和平的;对南洋大学来说;在今日的新加坡。其内容大意是:

第一点、语言与政治争执:语言是政治问题,语言不是政治问题。前者是单一民族国家,存在着有支配语言的现实,后者是多民族聚集,不存在有支配语言的现实,所以独立之后,发生语言问题的纠纷。语言具有政治争执的特性,会带来战争或者和平的政策结果。以印度为例子。印度选择使用兴都语取代英语,而遭受到南方的淡米尔使用者的反对。

第二点、马来亚语言问题:新马的反常社会现象是,一半的人口,不知道另一半的人口在说什么。要制造一个国家一民族语言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所以实际的做法是,像美国一样,只讲一种国家语文。

第三点、发展应是和平的:新加坡接受马来文为国语,但是,要以马来文为国语来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语言的前途是不可预知的。那些要停止任何非马来语的语文教学的人,会准备用武力。与此同时,当马来语会成为支配的语言,即国语。华人民族主义者会反对这一个马来语文为国语的政策。

第四点、对南洋大学来说:国语最终必须是南大的主要语言。作为国家大学,南大不应当是华人大学或华文大学。一间马来亚人大学,容纳所有马来亚人,不论是华人还是非华人。南大成为一间民族大学,必须是一间马来亚人大学,而不是华人大学。

第五点、 在今日的新加坡:华校语言文化没有被压制的危险。没有人存心使南大与马大合并,或用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而摧毁南大。只有华人支持的南大,在马来亚没有前途。南大应当是一间泛马性,而不是新加坡大学。南大必须适应新环境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要如何看待《语言与政治》?很简单,对比演说与现实的落差一探究竟。

第一点、语言与政治争执。语言是民族文化教育问题。政治专注社会分配缺希经济资源与财富。国家治理上,文化,经济,政治务必各司其职。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是不同概念,将之混淆会引发社会动乱。英国人把文化认同等同政治认同是社会矛盾根源。李光耀把南大的教育问题,定性为政治问题,从而加剧社会矛盾。这是李光耀在政治判断与教育策略上的严重犯错。

对南大历史而言,教育问题政治化的事实,证实南大不存在大学教学水准与教学媒介语的问题。更说明了,南大学术调查报告书的针对性是政治而非学术。

拿印度说事是不恰当的。强调语文纠纷引发战争,对新加坡而言是危言耸听。真相是,华人没有反对使用英文,更从未要求华文立为国语。相反的,华校提供华英双语文教学。华人仅仅要求不以牺牲华人母语文化教育,做为普及英文使用的政策前提。华人期待一个包容各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多元社会,给予华文生存空间。

第二点、马来亚语言问题。美国之所以使用英文,是因为英国人与英后裔是主要人口。以此类推的话,新加坡的主要用语应该是华文而不是英文。

新加坡构建多元社会之根本是鼓励各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共生共荣。强制单一英文政策与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愿景是反其道而行。不同在地族群使用单一外来语文只是塑造虚有其表而无实质内涵的所谓多元社会。

对在地民族而言,英文仅是工具语文不传承民族文化内涵。新加坡式英语的本土词汇是要传递在地文化。直白说,新加坡式英语是外来工具语与在地文化的杂交体。从历史轨迹来看,新加坡式英语是李光耀消灭传统华校的社会成本。

晚年的李光耀,承认新加坡信约只是一个愿景,感慨新加坡国不为国。这是文化教育政治化的悲剧性政策结果。一个无法挽回与弥补的重大犯错。

第三点、发展应是和平的。李光耀认为马来人会使用暴力,来打击反对使用马来文的华人。同样的,华人民族主义者会反对马来语文为国语的政策。

华人与马来人会相互攻击之说,是主观臆度与武断定论的结果,没有历史根据。

五十年代,马来人的玛利亚事件,是对英国人之不公正司法判决的正义反抗。那是英国人欺凌马来人的历史,事件与华人无关。南大反对马来文为国语之说是恶意诽谤。早在1956年,南大已经认同马来文是国语,并且积极推广马来文教学。

一点历史补充。六十年代中期的种族冲突,是新马政客挑拨种族主义的后果。李光耀在相关历史事件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

第四点、对南洋大学来说。南大要以马来文教学是歪理谬论。根本性侵犯各个民族传承母语文化的合法权力。民族大学为民族而设,使用民族母语教学是天经地义。民族大学丢失了母语教学权力,等同丢失了民族大学的根本。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国家教育,是一个文化大灾难。

南洋大学享有宪法赋予的种族文化平等的权利。基于华人是马来亚在地民族,所以华人大学是在地民族大学。既然如此,华人大学必然也是马来亚人的国民大学。简言之,在地民族的大学就是马来亚人的国民大学。所以华人创办的南洋大学,在法理上是马来亚人的国民大学。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法理现实。

事实虽然如此,但是,李光耀却还要节外生枝,强调南大要有非华人就读才能算是马来亚人的大学。这是另一个歪理谬论。

南洋大学作为马来亚人大学,不排斥任何种族就读。体制上,南大容纳所有东南亚人包括非华人。历史上,南大开办之际已经接受来自东南亚的英校生就读。

事实的关键是,南洋大学是否有非华人报读,取决于学生与家长,并非南大能力所及。把一个外在环境约束的个人取舍结果,交付给南大承担是强人所难,有违常理。换个角度看,是否说,马来人与印度人开办的民族大学,非得有华人报读,才算是符合了马来亚人之国民大学的法理定义?明显的,其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强词夺理利用站不住脚的歪理来干预南大改变教学媒介语的事实本身,就是侵犯民族大学教育权力的确凿实证。政治干预南大合法权利,是知法犯法的严重罪行。

第五点、在今日的新加坡。华校语言文化没有被压制的危险。没有人存心使南大与马大合并,或用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而摧毁南大。没有非华人支持的南大是没有前途的。南大必须适应新环境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在李光耀演说的时间节点上,白里斯葛报告书与魏雅聆报告书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南洋大学的命运已经有了可以预见的艰辛未来。在这一个特定之时空环境下,李光耀竟然可以如此厚颜无耻的睁眼说瞎话,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当晚的信息是,没有获得只会使用英语的非华人支持,南大无前途可言。除非南大重新须适应与配合李光耀塑造的新政治环境,不然,南大是不会有光明的前途。这是威逼利诱伎俩,要华人放弃民族母语文化教育,来换取政府给予的经济利益。

总的来看,李光耀演说的五点论述,要不是没有历史事实的根据,就是逻辑上颠倒是非。事实是,演说混杂了歪理,狡辩,扭曲,似是而非,以及臆度与武断。

末了,李光耀英语演说的事实,确切证实了南洋大学是一个华英双语的文化环境。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9年03月30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30, 2019
2019年03月3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3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