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海凡分享雨林回忆与书写

星洲日报


以下是读者推荐2018年5月22日《星洲日报·大都会》的报导:

(八打灵再也21日讯)约莫150位文学爱好者,齐聚马来亚大学文学院,参与由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深耕文学创作课程、海鸥集团、大马作协、以及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联办的“雨林生态和记忆书写”文学创作讲座。

主讲人海凡,原名洪添发,马共前武装部队第12支成员。1989年的合艾协议,可说是海凡人生中的转折点,使他得以恢复正常生活。

他此次受邀到马大中文系,为大众作了题为“雨林生态和记忆书写”的文学创作讲座。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吴益婷博士主持了本次讲座。

在这场讲座中,海凡分享了他在13年在雨林生活的记忆,而这漫长的生活,不但为他的人生落下不凡的注脚,更是一生所难以忘怀的不悔记忆。

海凡通过展示有关雨林生态的图片,供大众竞猜,其后围绕这些图片,叙述自己当年的生活情景片段,结合主观情感与客观条件,展现事物时态上的差异性。

他以幽默口吻讲述故事,让人不觉精神抖擞,浮想联翩,比如独角莲(东革阿里),在游击岁月里起着以消炎为主的功能,红吉罗鱼(俗称“忘不了”),则仅仅是为了充饥而展开的大型猎杀。

更甚的是,象牙竟是被当做木楔子使用。当时粮食主要为象肉和野菜,由于前者的硬度和后者的毒性,所以需花费很多时间烹煮,这就需大量的水和木头,而沉香木则是常用于焚烧的木头之一。

文学源自生活,实际经验与阅读经验在撰写文学创作中缺一不可。海凡强调只有原材料(生活)足够丰富,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无物可述的困境。

海凡也提及文学表现形式和题材,应以提升课题普遍性,围绕人性幽微,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

雨林的经验融入文学作品

海凡运用在雨林中所累积习得的经验,把生存规律融入于文学作品中,绽放出另类火花,比如野鹿本能逃生的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需作出相关牺牲。熊无法抛离亲子的本性,由此被联想为人因信仰而离开父母所带来的伤痛是不可避免的。

犀鸟育儿的方式,则被解释为无法掌控命运而造成的悲剧性。野物书写,借鉴的是超文本拼贴形式,串联自然与人文,真实与虚构,呈现独特视野的文学现象。

之后的交流环节中,不少与会者对海凡关于他的部队生活,战斗精神,马共集体思想感情等持高度兴趣,使氛围一度推至最高点。

海凡平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充分还原了那一年代部队生活的情景,严格的部队纪律生活已远去,就像“生命河流上跳跃的浪花”,但精神尚在,唯有书写与之相存。在吴益婷博士的总结和大众的热烈掌声中,海凡结束了他精彩的讲座。

mail1027.jpg
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吴益婷博士代表马大中文系赠送记念品给海凡(左)。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8年05月22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22, 2018
2019年10月2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2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