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二

新加坡文献馆


相关网页:正本清源剔除南大历史垃圾 一

以下是2019年10月12日《新加坡文献馆》的评论:

华文教学为沙文主义是另一件主要的南大历史垃圾。

南洋大学是共产党温床之说与华文教学是沙文主义之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是从意识形态标签南大,后者是从种族人文教育标签南大。这类政治标签是为了排斥与否定华人人文教育的合法社会空间,进而试图合理化传统华文教育的灭亡,与南大最终被关闭的政治结果。

1960年3月28日英文行动报《沙文主义与自杀》谴责华文教学为沙文主义并且指责沙文主义者要求种族分离。当年,南大学生会反对李光耀要以马来亚大学模式改组南洋大学的计划,争取与维护南洋大学使用华文媒介语的教学权力。

英文行动报以沙文主义谴责南大学生会的政治判断,不存在社会现实基础,纯属污蔑与抹黑。其实,反而言之,英文行动报的言论倒是一个沙文主义的经典示范,正好满足了沙文主义的定义。

沙文主义定义大意是说:极端强烈的偏见和不合理性的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与最重要的,主张侵略性的将自身文化强加于他族。按定义,沙文主义由于狂热自大与自信的极端本位信仰,所以具歧视性,征服性,压迫性之间的共通排他属性。

故此,检验沙文主义是分辨社会的政治强弱现实。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竞争游戏规则。除非华人社会是一股强势政治,要不然,华文教学是完全不符合沙文主义的基本条件,更遑论要将自身文化强加于他族。历史事实是,华文教学备受排挤是一个被边缘到近乎没顶的文化教育,不难理解,南洋大学只能是沙文主义的受害者,绝对没有能力成为沙文主义的施害者。

李光耀要以马大模式改变南大教学正好演绎了沙文主义的强者与弱者关系。形象地说,李光耀极端强烈的偏见和不合理性的相信英文是最优秀与最重要的,主张将英文强加于华校学生。这说明了,南大的华文媒介语要被英文媒介语所取代;南大是被歧视,被逼还,被征服和被压抑的沙文主义受害者。《李光耀回忆录》:‘华人觉得受排斥,经济上缺乏机会’,证实了华文教育被排挤与被边缘化的事实。

厘清了历史事实,华文教学是沙文主义的政治标签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那么,南大沙文主义者要求种族分离之说必然也就失去了立论根本。事实上,南大沙文主义者要求种族分离之说是罔顾事实颠倒是非的政治谎言。

新加坡社会的种族分离是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政策结果。历史上,英国人与白种人社区是本地人的禁区。各类有色人种都有官方规定的居住社区,比如,牛车水是华人区等等。这是一个英国人典型的分而治之政策的具体展现。

基于华人社会苟且偷生的残酷现实,华校教学认识到学生掌握好英文的重要性。可见,华校的双语教学是在塑造一个包容性的多元文化社会。这一历史事实明确否定了胡说八道的南大要求种族分离之说。

在此,很有必要还原一个被黑白颠倒的历史事实。南洋大学是华英双语并重而非单语文教学的大学。马来亚大学只以英文教学所以是真正的单语文大学。另外,南大招收英校生而马大拒绝华校文凭的事实也证实了马大是沙文主义大学。

在沙文主义的层面上,有必要一再强调的事实是,华校生包括南大学生会仅仅是在争取保留与维护学习母语文化教育的基本人文权力。历史上,华人社会从来没有试图把华人文化强加于他族,更不会妄想以华文取代英文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当年,中华总商会向英国人争取在地各民族以母语在议会发言的权力。这是华人站在多元种族社会的基础上争取各个民族使用母语发言的权力。

坊间有好些著述讲述新加坡人文教育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如,Wilson, H. E.;John Clammer;Joseph B Tamney;Hill and Lian 等等。任何人只要秉持公正与开明的心态是不难理解这些历史事实的真相。清晰明白了真实历史场景,政治正确历史观的胡说八道就自然的不攻自破。

新加坡并非没有种族主义,也确实存在种族主义而且是破坏性很强的极端种族主义。这段历史全然与南大无所关系。事实虽然如此,但是,政治上包括南大在内的华文教育却无辜的背负了种族主义分裂社会的莫须有罪名。当年,海峡时报从倡议华人大学的一刻开始就通过读者来信与时评不断的从种族主义言论立场反对华人创办民族大学。可见,南大是种族主义受害者之说并非虚言。

1960年代初期,即新马合并前后的数年间是种族主义最猖獗的时代。这期间内新加坡的两场种族大骚乱就是政客的极端种族主义言论所引发。对这一段历史,政治正确历史观强调新加坡是被马来人踢出马来西亚。但是,坊间另有说法认为极端种族主义言论是矛盾关系的根本。直白说,从马来人政治视野来看,李光耀是种族主义及华人沙文主义者。Sopiee Mohamed Noordin 马来西亚一位被认为是新马历史权威的学者对新马分家的历史给出了马来人的观点。可以略微补充的历史是,从政治不正确的历史观来看,新加坡是自愿选择退出马来西亚以保障李光耀可以继续担任新加坡总理一职。当然,这些都有待不是政客的历史学者去判断。

新马分家已经是很久远的历史,故此,不妨从较近代的史实,看看种族主义究竟是什么一回事。认识了种族主义的真相,历史必然就会还给南洋大学一个清白。

在此,Stanley S. Bedlington 对建国初期的歧视性政国民服役导致马来青年失业与马来人贫困的因果有详尽记实与分析。Lily Z Rahim 的博士论文系统化的讲述了新加坡马来人的困境。这些历史也折射出华人社会所面对的种族主义困扰。

举三个案例看看。

1966年2月4日,即新加坡独立的6个月后,武装部队在得悉聘用的职业新兵当中有80%是马来人之后立即停止招募工作并且把马来新兵解雇。马来人当兵原本就是殖民时代的马来人传统职业。对马来社群而言,应征武装部队招聘是理所当然的就业机会,政府何来大惊小怪?官方立法马来文为国语却阻止马来人保家卫国的自相矛盾令人无语。这肯定是一个极具代表性之虚伪政治的演绎。

1998年《李光耀回忆录》证实了武装部队同样也不要华校生当兵的史实:‘负责这项工作的林金山发现,尽管经历了1966年的珊顿道军训站事件,新加坡武装部队招募的马来人仍然过多。当时的国防部常任秘书波卡斯是我们最信任的官员之一,他曾经担任政治部主任,认为不能信任受华文教育者,因为几乎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接受华文教育。在招募军士和准尉加入武装部队,以训练我们的国民服役人员时,由于坚信受华文教育者容易变成华族沙文主义分子,同时比较倾向于支持共产主义,他宁可选用马来人。我们有必要纠正这样的偏见。这是个非常敏感的任务,由波卡斯领导的小组负责进行。一名年轻中校杨孟荣在之后的几年里推行了一项计划,通过招募更多非马来人,减少马来人在军队中的比例。’这一段历史记述解释了李光耀先前的评述:‘华人觉得受排斥,经济上缺乏机会’。

1999年9月李光耀与大学生对话时说:‘如果你让一名有深厚宗教信仰,而他在马来西亚又有亲戚的马来人军官,去负责一支机关抢部队,那是一件相当难以捉摸的棘手事情。’当了四十年国家总理还有如此强烈的偏见,竟然公开颠覆多元文化种族平等的立国方针。这也说明了何以李光耀终其一生都在重复不断的污名陈六使和南洋大学。

由此可见,政治正确的南洋大学历史观充彻了政治谎言。这也解释了官方历史论述何以必定要严格遵守政治正确的原则,要不然,历史真相就会刺穿政治标签的历史假象。

总而言之,南洋大学是共产党温床之说与华文教学媒介语是沙文主义之说,都是必须被彻底剔除的南大历史垃圾。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9年10月12日首版 Created on October 12, 2019
2019年10月1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12,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