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次等生”的回忆录

── 符懋濂 ──


在某些人眼中,我是名“次等生”,因为出身无牌大学。也许阴差阳错,人家把我派送到优等学府执教,和名牌大学出身的“优等生”共事,长达二十六年之久。我对他们相当了解,彼此关系十分融洽,从孩子取名到买车买房,我都曾当过他们的“顾问”呢。

最初一两年,因为自己英语不行,出身不良,钱财不多,总觉得似乎矮人一截,样样不如人,自卑感岂可避免?所以只能埋头做事、弯腰做人。

为了学好英文来和优等生打交道,一有时间就到休息室,埋头苦读《海峡时报》。遇到不明白的词汇、短句,当然就得虚心求教、不耻上问,而优等生们多乐于赐教,没齿不忘。加上我原有的文法根底,使得自己英语进步显著,双方的沟通、交流、来往终于能够开始了。

与人交往,一定要知己之余再知彼;要重拾自信心、自豪感,更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而不殆。当然,知己容易知彼难,双方多沟通交流是唯一途径。第二年某日下午,和 Mr. Subramaniam(英文源流历史科三名教师之一) 闲聊时,他先问起我教的历史课程范围,然后说:“It seems to me,your teaching load is rather heavy. How do you manage it?”(“在我看来,你的教学负担相当繁重。你是怎样应对的?”)

这也许出自关心,也许是质疑次等生的教学能力。无论如河,对我来说,这是个很怪异的问题,因为《东亚史》也好,《欧洲史》也罢,不都是历史吗?历史系毕业生教两门历史课怎么会觉得繁重?况且我已有七八年的教学积累,即便多加一门《东南亚史》也不成问题。恰恰相反,我觉得负担很轻松,要不然哪来时间看报纸、学英文?

很明显的,对无牌大学历史系的课程结构,Mr. Subra 一无所知。我于是趁机告诉他,我们没有荣誉学位,都必须读四年。从大一到大四,我们读的历史科目较多,范围较广。[①] 除了通史、断代史,还有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历史专题、专书选读,以及相关辅助学科与外语。[②] 这么一来,就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专业体系,[③] 确保其专业水平绝不低于名牌大学,毕业生到国外大学升造也不成问题。

从 Mr. Subra 及其他同事口中,我得悉那所名牌大学的课程编制很不一样。大一、大二所有文科生都属于“人文学部”(Humanities),从大三才开始分系,但仍不够“专一”,每个学生都必须在“主系”(Major) 之外,加选个“辅系”(Minor)。如以中文为主系学生,可选数学为辅系;以历史为主系学生,可选地理为辅系。只有第四年的荣誉班,文科课程才有点的专业化的味道。这么看来,同是历史系毕业生,他们所读的历史科目,通常不到我们的一半(普通学位仅三年,又加上“辅系”科目),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二(荣誉学位)。彼此的课程结构的既然不同,专业化程度(深度与广度)有了差异,学术水平高低显而易见。因此,英文源流的高中历史课,需要三名教师来分担,就不足为奇、不难理解了!

名牌大学采用的是英殖民地式的课程编制,从市场(就业)角度来看,英制似乎比较“实际”,有利于毕业生当公务员;但从学术角度来看,其人文学科(历史、地理、经济)的专业水平,显然远不如采用美国式课程编制的无牌大学。

再者,无牌大学的学术水平,也是由次等生的专业水平来体现的!我们除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在攻读高级学位(硕士与博士)方面处于明显优势。因为我们的理论水平、语文能力较强,每人至少懂得一种外语,进入国外大学升造非但不成问题,而且多有突出的表现。[④]

这一切都属于陈年往事,为何往事重提?不为别的,只为了还历史以真相,使之大白于天下。历史既不能遗忘、丢弃,更不许人为的歪曲、捏造、诋毁,什么《报告书》、《回忆录》都无法改变以上的客观事实!

[注]

在四年间,我们修读20门课左右,除了英文、马来文、日文等外语,其它都属于历史或与历史相关的辅助学科。
属于通史类有《中国通史》、《西洋通史》、《马来亚史》、《东南亚史》、《英帝国联邦史》;属于断代史类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西洋近代史》、《印度古代史》;属于史学理论、专题则有《史学概论》、《史学方法》、《历史专题研究》。此外,可供选修的相关科目也不少,如《哲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文学概论》、《文字学》、《语言学概论》、《中国新文学》、《论语》、《孟子》、《英文》、《日文》、《马来文》、德文、法文……等等。
史论+通史+断代史+专题+专书+外语=历史专业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其深度与广度。
例如:颜清湟、杨进发、廖建裕、蔡史君四位次等生,都通晓三种语文,对新马史、海外华人史的研究成果,受到学界称誉。他们毕业后,就到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然后分别在澳洲、新加坡、日本大学当教授。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2年03月15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15, 2012
2012年03月1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15,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