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林语堂和陈六使

── 陈碧林 ──


前些年,有位“历史学者”,躲进图书馆几个星期,得出林语堂要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结论;声言为他大抱不平,也要为他平反。寓意是:一个博士学者,对比一介生意商人,林语堂学历超高,知书理阔,陈六使学资浅薄,只能扛担错误。

其实也很简单,办大学谁不期望是第一流大学的大学?问题是:怎样达到目标。林语堂一家包揽大学要职,要求第一期建校费用1千万元(按3%通胀率,约为现今5千万元新币),意想停止正在建筑中的校舍,不急着招生开学〖1〗。当时,许多华文中学毕业生,没有华文大学可以继续深造;华文中学师资也面临来源短缺,大家都盼望南洋大学早日开课。

南洋大学的建校资金,来自新马南洋各地热心人士的捐款。林语堂到南洋大学,前后只有半年,不能面对难题,不能有所建树。离开南洋大学时,领取了35万元遣散费(按3%通胀率,约为现今175万元新币)。收了钱财后,还向报刊宣称“共产党破坏我的大学”,污告李光前和陈嘉庚,也攻击陈六使和华校中学生〖2〗(南洋大学还没开课,没有华校大学生)。这些事,是一生作为学者的林语堂的人格污点。如果生前有表示过忏悔,或者还会有天良可寻;可惜,自己毁了自己,何来平反。

近日,在南洋理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下在台湾当副教授的利亮时,借着“纪念陈六使逝世四十周年”的研讨会,推出了类似言论:

林语堂建议的2000万元办学费,直到开学时也只有1400万元,实际到账还不到1000万元,而陈六使在不断呼吁筹款外并没有别的方式,所以在开学后就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陈六使不是个教育家,忽略了未来发展的很多细节,比如他以有限公司的方式注册南大,日后也没有认真解决这一问题。

既然办学费是林语堂建议的,利亮时可以查索建议有无被采纳,不好把没有通过的建议当作议案执行。实际上,当众人看出林语堂的大手笔,又不急于筹备大学开课时,谁敢接续捐款?不懂得珍惜捐款,不领会那是南洋华人的血汗钱,再多的捐款,也不能填补漏口。

利亮时的“以有限公司的方式注册南大,日后也没有认真解决这一问题”,把解决了的问题化成“没有认真”解决,把南洋大学面对的“很多细节”变成陈六使的个人事务。新马当地的人们都明白,以有限公司的方式注册大学是权宜手段,“别的方式”是由政府资助。但是,当地政府不支持华文大学,也不资助华文大学。以后南洋大学的发展证实:接纳了政府的资助,华文大学就得改成英文大学。到了1980年,更以英文不够水准作理由,变相关闭南洋大学。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华校和华文大学,这是当地华人社会面对的难题。利亮时把学校资金问题,当成陈六使的个人问题,把南洋大学当成陈六使的大学,未免用心太甚。

怪不得,备受南洋大学校友指责的王赓武教授这么总结:“故事还没有完,南大历史才刚开始谱写……”。继承林语堂的衣钵的门徒,今后将会再有更多的开脱理论。

2012-11-5

参考文献:
〖1〗《陈六使与南洋华文教育》,陶恒生,《传记文学》第74卷第3期442号,1999年。
〖2〗《共匪怎样毁了南洋大学》,林语堂,《生活杂志》,1955年5月2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2年11月05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5, 2012
2012年11月1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12,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