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复办南大”三大境界

谭甫旭


韩素音在1992年 6月26日全球南洋大学校友联欢会上提出:“为你们的后代,是不是可以考虑开始在某一个地方办一所南大的学院 (Institute) 或大学。我不主张去马来西亚或新加坡办这样的学校,因为那些地方太小了。”一时之间,引起了众多“复办南大”的回响。往后,“复办”演变成“续办”,到了十年后的今天,早已形成微波荡漾的局面。

韩素音以全球的观点看学习中华语文和文化的课题,开阔地说:“我们应该往前看,用明天的眼光看明天,不要用昨天的眼光看今天。”设立中文学院,对象是居留中国以外全球的人们。“南洋大学即使座落在新加坡 (技术上,作为国大的一部分) 也应在加拿大设立分校,在那里提供一个学习华文的学院。”

正如韩素音所说:“我……比别人太早一些 (I am a bit too early),……”。多伦多虽然有好多华人,开设不少课余性质的中文班,却还没有达到建立华文中小学的规模;为外地华人开设华文或是半中文的学院的设想,还未有“赶得上”的条件。对新马中学生来说,到加拿大升学,经济上倒是个相当大的负担。无论如何,今天条件不成熟,只要当地华人辛勤耕耘,韩素音的呼吁,仍旧是个明天的希望。

新加坡的校友 (指有文中观点的新加坡校友,并不概括所有的新加坡南大校友。下同。) 的“复办南大”,是“要成立一所能秉承前南大校风,具有东方特色和注重宣扬东方传统、思想和智慧的大学”,“并不一定要南大复办”。不提南洋大学在华文语言文化上的重点,也忽略了历史上南洋大学的南洋特性。现在的新加坡,根本没有办中文或半中文大学的教育基础。“双语教育政策越来越成功”,“中小学的华文课程很少”;“东方价值观”,恐怕只是受英语教育者,对东方社会的片面体会罢了。

对于新加坡的校友来说,“复办南大”并不是甚么“时不及待”的事。有人还宣扬“……在法律上来说,南大并没有关门,因为我们是和新大合并而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但是,在国大里,“南大校友的部分并不太完整”。国大以国家为主,无法继承过去南洋大学对南洋各地华人所负起的使命,也不能在华文教育上有所建树。法律上,“官定”“南大并没有关门”,实际上,却把“南大”赐给南洋理工大学。将来南洋理工大学“复名”为“南洋大学”,便是“表示能了解校友会希望见到南大复校的愿望”和“并不一定要南大复办”的奥妙远景。

马来亚的校友 (指有文中观点的马来西亚校友,并不概括所有的马来西亚南大校友。下同),眼光超越了马来西亚国界,停留在云南园里。除了历史与地理的原因,更想为马来西亚的独中生重开在新加坡升学的旧路。考虑到“新加坡有关方面认为,南大与新大合并成为国大后,在法律上,南大还是‘存在’于国大内”,特地“将‘复办’的字眼改为‘续办’”。“重要的是,它必须为东南亚的华裔学生,特别是华文独中生,广开深造之门。”

法律能使南大并入新大,也能用来设立理工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因此,法律可以为难人们;也可以按情理修改,去适应社会现实。在法律上,南洋大学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南洋大学所遭受到的法律上为难,所有南大校友和南大创建人士都有深切体会。“南大还是‘存在’于国大内”,不过是“南大家族”的皇牌还操持在国大的说法。合并前的南洋大学与当今的国大,在语言文化与教育精神上,根本没有任何血肉关系。“复办”改成“续办”,委屈求全,并不能轻易的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没能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提供有效的协助。

在“续办南大”呼声消沉时,涌现了韩江学院和新纪元学院,给独中生开拓了更多有效的升学途径。马来西亚的华文中学生,不一定要靠新加坡续办南大才有出路。除了在马来西亚升学外,独中生也可以争取去台湾或者大陆深造。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需要向另一个国家,提出不合当地现实的要求。

新加坡的现实,“并不一定要南大复办”,也不可能重办真正的南洋大学。华文教育,只有迂回盘旋,播种生根,寄望将来。马来西亚的历史,又何曾有过轻松发展华校的时代?在困难环境底下,只有自强不息、力求上进,才有“复办南大”的明天。理想境界的追求,除了概念的探讨、研究与各种建议外,还得从各种途径去作多种尝试,积累许多点滴成就,才能迎接韩素音“办一所华文学院”的希望。

2002-6-2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2年06月02日首版 Created on June 2, 2002
2002年06月0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ne 2,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