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大精神”众生相

── 信息录 ──



“自强不息,力求上进”
──云南园原图书馆前的斜草坡,砌有“自强不息,力求上进”。
──采用“力求上进”的原由,待考。
──许多校友当它是校训和南大精神。这里不再作个别引述。
“自强不息,力争上游”
──“自强不息”语出《易经》干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敝”
──“力争上游”出自清朝历史学家赵煜五言诗句,“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李业霖认为此两句言简意丰,是南大精神核心。(参阅:李业霖《南大精神与续办南大!》,2003年8月7日。)
──“南洋大学精神的精华就在于:自强不息、力争上游;因为是有骨气,所以自强;因为有勇气,所以不息;又因为有志气,所以力争上游。”(参阅:梁钺谡《也谈南大精神》,2003年8月25日。)

“南大所具有的特质是:别人不要做的,我们做,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能;别人无法容忍,我们可以容忍,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就是南大精神。”
──吴德耀教授,1976-77年南洋大学代校长。
──录自《南大展望将来》,1976年8月30日。

南大精神是鼓舞和激励南大同学认清职责、向上向善的泉源,是原动力。
南大生受的是民族教育,更应发挥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南大精神的最重要部分。
南大精神也包含不畏艰难,自力更生的特质。

──许万忠。
──录自《发扬南大精神》,1988年12月15日,《中国报》。

“南大精神”的实质,应也包含“民族教育在高压逆境中奋力自强的节操”。
──颀洋。
──录自《校殇:哀南大》,1995年6月30日,《南洋商报》。

南大精神的真髓无他,就是华族捍卫民族教育权利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源自华族寻求在新马扎下其文化和语文的完整的根的共同需要和愿望。
──录自詹文义《南大精神是什么?》,1995年8月6日。

南大精神是以陈六使先生为首的先辈们,基于对民族语文文化的热爱,以及为使新马华文教育达成完整的体系,在恶劣的环境下,作出重大的牺牲,创建南洋大学的大无畏精神。
南大精神是冷战时期,神州以外的鸿儒学者,为了宏扬中华文化,造就海外华裔子弟,不计较待遇和物质条件,投身云南园当保姆所体现的卫道精神。
南大精神是南大师生在殖民地时代后期,东西方冷战的时代洪流中,对政治环境变迁的警觉、热衷和投入,从而突出了他们对国家民族所具有的使命感。
南大精神是众多南大毕业生在面对学位不受承认、备受当政者歧视的恶劣环境中,秉承“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校训,在各领域发奋图强所体现出来的战斗精神。
南大精神是南大校友,由于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同样面对多歹的命运,在长期的互相策励、互相扶助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互助友爱精神。

──录自马来西亚董教总网页《华教180史料展》,1995年。
──根据存展《“南大精神”如何复活?》增改。(星洲日报,2003年12月21日。)

南大精神,实质有四点:
一、为维护和发展民族语文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为发挥爱国主义、爱群爱校的精神。
三、为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艰苦奋斗精神。
四、为团结合作,互相友爱的精神。

──录自马来西亚南洋大学校友会《续办南大建议书》,1998年5月26日。

何谓南大精神?南大精神是新马两地民间办学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我国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百余年来,新马两地华人为了发展民族教育,弘扬民族文化,而不断地兴建学校。最早只有小学,接着成立中学,而最后创办大学。先辈们大无畏的办学精神,就充分集中体现于南洋大学的创立,所以将南大精神视为民间办学精神的升华,并不言过其实。
南大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很高尚的,它涵盖了对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的热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对华族社会的深切人文关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对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如此等等。

──符懋濂。
──录自《南大正名与南大精神》,1998年。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力争上游、饮水思源、重视感情、崇尚道德、爱国爱民、回馈社会。
──陈孟臬。
──又称“八股精神”,被评为“烹饪八点”。
──曾在2000年6月温哥华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声噪一时,幸未列入各地代表会议记录。报章与网页,刊载众多批评言论。

南大精神强调“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不怕困难、从无到有”。
──张炼鑫。待考。

“南大精神”是一种盛大刚直的正气与节操,也就是孟子说的“浩然之气”,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录自联合早报《陈瑞献专访》,2003年8月12日。

南大的精神离不开华人对母语教育的执着、争取和热诚。华裔为华教所作出的努力及付出,就是南大精神。
──连和胜,曾任槟榔屿南洋大学校友会会长。
──录自《中国报》,2004年12月11日。

南大精神本质上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着,它与道家说的“道”与儒家说的“浩然正气”有着许多共性只能用心灵领会,而不能用语言相传。
南大精神也好像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描述的“浩然正气”……这种精神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激励人们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力争上游。
若说:“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力争上游”是南大精神的要素,那也未尝不对,但若说有了这些要素,便有了南大精神,那就稍嫌不足。

──刘锡通。
──录自《有也麻烦,无也麻烦——谈南大精神》,2005年1月1日,《星洲日报》言路版。

“南大精神”具体反映了全东南亚、南洋各地所有华人一个共同的心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私无畏、齐心合力,用血和汗,一木一石建立起了当时东南亚最高的华文学府——“南洋大学”。
──符史瀛。
──录自《南大精神》,爝火16期,2005年5月31日出版。 ……

“南大”,载体也。其精神也,灵魂耳。……“南大”根殖于南洋华人传统的文化和社会,百年辛勤立德树人,创建的完整华教体系中。华教体系者,乃先辈先贤,赤手空拳,避难南来开荒拓地,在异乡或西方殖民地,谋求族群生存,继承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先秦唐末中华文明和精神,在各种文化大沙文主义的不利环境中,群策群力,在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的过程中,汲入外来文化和习俗的同时,也丧失了些民族特色,而创建起来的。这个过程,就是“南大精神”形成的经过;故此,它是个具体的、不断发展的有机物。其特点为:固本求变,进取开托。南洋大学云南园中斜坡上之“自强不息”四大字不等于“南大精神”,实不能尽概括其意也!
──陈星南。
──录自《闲谈“南大精神”》,第九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2005年出版。

2003-8-12
2020-12-22增修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03年08月12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12, 2003
2020年12月2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2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