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表示
(新加坡三十日讯)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表示,假如“南大精神”完全丧失了,新加坡就会有麻烦。他说:“英文是工作语文,却不是我们历史之一。”
李光耀最近在新加坡总统府的办公室接受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黄肇松、特派记者徐宗懋的专访时,表达上述看法
李光耀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华人族群被移植到一个非华人的环境中,总有一个深重的情意结 ── 坚持紧抱着他的语文、历史和文化。就这点而言,这是很好的。
他说,不幸的是,我们的情况使我们必须以英语作为工作语文。当学生和家长决定在学校选择英文为第一语文时,南大就维持不下去了。与其让它式微瓦解,不如协助它转换教学媒介,让它和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一所大学。
他说:“四年后我们果然做到了这点。当我们诀定把南洋理工学院提升为大学时,必须使它和过去的南大有所区别:南洋大学注重历史和语文,理工学院注重科学等等。所以我们在南洋大学名称上加了‘理工’两个字。”
“不过,对于老一辈的南大学生来说,有一种失落感,我能理解。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用转变它来拯救它,而不是看着它瓦解。”
访员问他,对华人社会而言,南大只是一所学校,它是期盼、梦想和精神的象征。这股精神是否也随南大而逝?
李光耀说:“我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假如那股精神完全丧失了,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他指出,我们的人民必然对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语文有一份自豪。英文是工作语文,却不是我们历史的一部份。
他对访员说:“有时我有点恼怨,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在英文上面,以至于我的英文比华文好。对许多新加坡华人也是这样。因此我把我三个孩子送进华校,而不是英校。他们把英文当成第二语文学习。但是由于我的工作环境,由于我们是银行、金融、媒体等国际中心,今天我所有三个孩子的英文都掌握得比华文好。但是他们依然保有那语文文化的自豪和骄傲。”
(原载 1993 年 1月31日 《星洲日报》)(按:根据 1992年《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146页转载。)
主 页 Home | 封 前 彩色版 | 第一部 联欢会 | 第二部 南大精神 | 第三部 怀旧短文 | 第四部 怀旧诗篇 | 第五部 回 响 | 第七部 其 他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2年3月23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3, 2002
2002年5月1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2,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