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特刊

从屈原到闻一多

黄盛发


  屈原(约公元前340~278),战国时代楚国人,曾任楚怀王的左徒官、三闾大夫,曾经获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他对楚国忠心耿耿,支持苏秦的“合纵政策”,主张联齐抗秦。后来上官大夫(一说靳尚)因嫉妒“屈原才能,向楚怀王进谗言,使疏远屈原。顷襄王即位,他受令尹子兰指使,诬害屈原,屈原因被放逐江南。”江南指今沅、湘一带。屈原被放逐之后,“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由于政治上长期被排挤,郁郁不得志,他把满腔悲愤和爱国热情,通过长篇抒情诗《离骚》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他先后因目睹楚怀王上了秦国的当,死于秦国,以及郢部被秦兵攻占,楚国灭亡,最后终于怀着极其沉重的亡国之痛,在绝望的情形之下,“怀沙”自沉于泪罗江,以死来祭他心爱的楚国,也以死完成了一首悲壮的史诗。其实,屈原生前,已是一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除了能充分缘其情和言其志的代表作《离骚》之外,还有《天问》、《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国殇》) 和《九章》(包括《橘颂》、《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

  今天,屈原的名字,早己走出了楚国,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他不但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而且也是属于全人类的。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就曾号召各国人民举行纪念活动,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他们就是:中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拉伯雷和古巴爱国作家何塞·马蒂。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诗史上第一篇有作者名字的长篇抒情诗,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丰碑,它具有永恒的艺术思想价值。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力量,增强勇气和信心。在世界文学史上,它可与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但丁的《神曲》和哥德的《浮土德》并列和媲美。

  郭沫若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说:“一棵茁壮的向日葵刚刚才开出灿烂的黄花,便被人连根拔掉,毁了。”

  闻一多,1899年10月22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于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终年47岁。闻一多是死了,但他却活着,而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活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心间。

  事实上,闻一多不仅是诗人,他而且是学者和民主战士。

  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写道:

  “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中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大概从民国十四年参加《北京晨报》的诗刊到十八年任教青岛大学,可以说是他的诗人时期,以后直到三十三年参加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的五四历史晚会,可以说是他的学者时期。再以后这两年多,是他的斗士时期。学者的时期最长,斗士的时期最短,然而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

  作为诗人,闻一多出版过两部诗集《死水》和《红烛》。

  在《死水》一诗的末节,他写道: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曾经把自己比作一团火,这火即使在《死水》里也可感觉到。朱 自清对这节诗的含义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 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闻一多在《一句话》里写道: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十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从这节诗里,就可以看出他所说的“丑恶”是指旧中国的黑暗势力,而 他心中是始终盼望着一个光明的新中国的诞生的。

  闻一多也在《红烛》中唱道: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写的是红烛,颂的其实是诗人的赤子之心,也是战士的一颗红心。为了创造光明,他不惜流泪、灰心,以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闻一多曾经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写一部“诗的史”或一部“史的诗”,而正当他计划开始写这部“诗的史”或“史的诗”的时候,无情的子弹却夺走了他的生命,让他血溅昆明街头。

  我们可以说, 闻一多的生命之火是熄灭了,但他作为诗人、学者和战士的精神,却像一把不熄的火,永远在世上燃著。最后,他是用了他的生命和鲜血,完成了一部不朽的“诗史”或“史诗”。

  本文的目的,不是全面论述屈原和闻一多的生平、诗歌及/或学术成就,而是试图通过以上简明的叙述,来说明和肯定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屈原到闻一多,时间的跨度超过两千年,但这股爱国主义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它像一根红线,把屈原以来历代中国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岳飞、文天祥……以至现代中国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臧克家、郭小川、贺敬之、易仁寰……等的名字连系起来。这一股爱国主义精神,必将超越时空的限制,一代一代传下去。

  特别是今天,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理想、爱祖国、爱人民和尊重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进而为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最后,必须指出,我们肯定的是爱国主义,但却坚决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我们主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或者说,我们主张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或国际主义原则下的爱国主义。理由是,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越是热爱一个国家(或民族),就会越加热爱这个世界(或全人类),反过来说,我们越是热爱这个世界,就会越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屈原和闻一多的尊敬和怀念中,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1996年3月13日,新加坡



舟浮沧海 情系南园


2006年05月14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4, 2006
2006年05月1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