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球校友联欢会纪念特刊

我 的 学 术 生 涯

崔贵强 (史地系历史组第一届)


  1954年,我年方十九岁,新加坡中正中学高中毕业。翌年,便应雪兰莪属加影育华中学之聘,负责该校初中部文史地之教学工作。育华中学历史悠久,创校于1918年,初中部的莘莘学子,年龄偏高,思想成熟,尊师重道,求知欲强,我们师生融洽相处,打成一片。在那一年里,我深感自己学识浅薄,教学经验不足,为了不辜负学子的愿望,所以经常提心吊胆,辛勤备课,直至深夜不寐。左秉隆(清末中国驻新加坡领事) 的诗句:“欲授诸生换骨丹,夜深常对一灯寒”,正是我那时心境的写照。

  1956年,母校南大经过了一番筹备后,开学在即,敞开大门,迎来各方青年学子前往报读。我怦然心动,认为这是个良好的契机,便毅然辞却教职,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投奔云南园的怀抱。

  云南园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一生中一段美好的岁月。那期间,我常浸濡在图书馆里,如饥如渴,翻阅书刊,汲取知识,与古人对话。我也常驰骋于运动场上,锻练体魄,挥汗如雨,乐不可支。有时在花前月下,清凉如水的夜里,常邀约三名知己,闲坐湖畔,促膝谈心,谈古论今,如入忘我之境。时光流逝,四年光阴转瞬过去。1959年,我终于戴上方帽子,成为母校文学院史地系第一届毕业生。

  1960年,我接受柔佛州峇都巴辖华侨中学之聘约,再度执起教鞭,讲授高中部历史与地理课程。那时的华中,办学认真,名驰遐迩,吸引了全马各地学子精英前来求学,集天下英才而教之,诚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在华中执教一年后,我又因响往云南园的优美读书环境,再度投身云南园,回母校当史地系助教。直至1967年,我获得美国亚洲基金会奖学金,远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深造,主修东南亚史。夏威夷远离美国本土,是孤处於太平洋的群岛,风景宜人,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夏威夷大学的环境优美,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历史系中有两位颇负盛名的教授,分别出版了泰国史与印尼史的著述。夏大两年的大学生活,使我的学识更上一层楼,而且掌握了西方学者研究学问的精髓。1969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再回返南大当历史系助理教授。此后十年间,我一直在历史系任教。其中有两年担任系主任。这期间,南大主管频频变动,教学改用英语,风雨飘摇,人心惶惶,直至1980年,母校终与新大合并,改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南大于是寿 终正寝。

  1980年新大与南大合并后,一部分前南大教员到国大去教课,对我们某一批人来说,这简直是噩梦的开始。本来嘛,我们就像一群被遗弃的孤儿,寄人篱下,任由他人支配,受人白眼,其中尤以历史系与地理系最严重,这也是我一生中最艰涩的岁月。后来还好能摆脱困境,离开历史系,调往华语研究中心,教授中文,直至1995年,年届六十,便退休归隐。

  我这一生,与南大结了不解之缘,离开国大后,再折返云南园,受聘为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兼开一门“东南亚华人史”。一年后,转任华裔馆研究员。华裔馆就设在前南大行政楼内,这里研究的工作虽紧张,但心情愉悦,直至2002年才离开。从此赋闲在家,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

  我终生在教育界内浮沉,为人师表,堪称桃李满天下,也勉强算是一介书生,醉心读书与写作,多年来沉溺于东南亚华人史之研究,但囿于自身才疏学浅,著述难登大雅之堂,充其量只不过是学术殿堂的过河卒子,打打边鼓,凑凑热闹,但敝帚自珍,仍有一叙之必要。

  在南大攻读的四年期间,我努力学习。60年代初任助教时,由于“东南业史”一门课教授悬空,我临危授命,披甲上阵。心十虽有疑惧,却不敢怠慢,认真备课,广泛涉猎有关东南亚史的中英文史籍,材料日积月累,蔚为巨帙,细心整理后,遂于1965年有《东南亚史》一书问世,全书厚达310页,为当时重要的东南亚史华文参考书籍。至1969年夏大学成后返校服务,多年来开讲“新马华人史”与“东南亚华人史”等课程,一面教学,一面从事海外华人课题之研究,撰述了多篇诸如〈晚清官吏访问新加坡〉、〈海峡殖民地华人对五四运动的反响〉及〈战后初年中国驻新马领事〉等论文,后来都收集在《星马史论丛》一书中。

  嗣后多年,我又继续努力耕耘,笔耕不辍,先后出版的较重要著述有:《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1989)、《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1993)、《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1994) 与《东南亚华文日报现状之研究》(2002) 等史籍。译作则有廖建裕的《爪哇土生华人的政治活动》(1985) 与潘翎(华裔馆第一位馆长) 主编的《海外华人百科全书》。

  在诸多著述中,要以《国家认同》一书用功最勤,历时最久。为了搜集资料,我仆仆风尘,东奔西走,除了涉足本地国立大学图书馆外,更远赴台北国史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伦敦殖民地档案馆及吉隆坡国家档案馆搜集资料。举凡已发表与未发表的官方资料、中英文报刊、社团纪念特刊及中英文史籍及论文,无不尽量网罗殆尽,然后分门别类,置于书中各章节内,论述了战后十余年来国共内战掀起新马华社的反响,以及华人国家认同由中国逐渐转移到居留地的过程。全书分十四章如下;(一)背景:华人人口与社会结构;(二)战后初期新马的国民党;(三)中国民主同盟在新马;(四)国共内战冲击下的华人社会;(五)华人与马来亚宪制;(六)海峡华人的国家认同;(七)战后初期马共的国家认同;(八)国民党人与马华公会的冲突;(九)新中国与新马华人;(十)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态度看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变;(十一)马来亚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变;(十二)海峡华人的政治活动;(十三)独立建国前的阴影──语文与种族问题及(十四)结论。著名史学家颜清湟教授对该书的评语是:“不管在英文或中文书籍中,算是一部较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对于新马华人国家演变的探讨作出重要的贡献”。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教授也谬誉为经典之作。当年新加坡的台北贸易代表处秘书姜书益先生研读该书后,大加赞赏,并代为推荐,荣获台湾某华侨机构的学术著作优越奖状。该书 的出版也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本人曾因此受日本东京发展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cs) 之邀,前赴东京作专题演讲。嗣后更与该研究所研究员原 不二夫(Hara Fujio) 联名发表研究专刊,题名为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dissolution of the pro-China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共收集了八篇论文如下:(一)战前新加坡的华文报刊;(二)「中兴日报」:新加坡同盟会的喉舌;(三)赤道线上的呼号:胡愈之与「南洋商报」;(四)胡愈之在战前新加坡的论著;(五)胡愈之与「星洲日报」;(六)战后新加坡的华文报刊;(七)胡愈之与「风下」周刊与(八)「南侨日报」:新加坡报坛的奇葩。

  《新加坡华人》一书是一部较全面的华人通史,阐述新加坡从莱佛士开埠至二十世纪末的近两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人在新加坡的社会、经济、教育与政治等方面的活动与贡献。全书共分十五章,计有(一)1819年以前的华人;(二)移民南来与人口增长;(三)战前的社会发展;(四)战前的经济活动;(五)战前的华文教育;(六)及(七)华人与中国;(八)日治时期的华人;(九)战后40多年来人口的增长;(十)战后华人社会的变异;(十一)战后4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十二)战后40多年来的华文教育;(十三)战后的海峡华人;(十四)国家认同与国家意识;(十五)总结。该书曾获新加坡艺术理事会颁发最佳非小说(non-fiction) 书籍奖。

  《东南亚华文日报现状之研究》则是就近些年来新马、印尼、泰国与菲律宾五国华文报业的销售、内容、形式与中国及本土意识等方面作比较研究。中国的崛起,对东南亚区域的华文报业无异注入一支兴奋剂,灌输了新生命力。全书分六章如下:(一)新加坡华文日报现状──三足鼎立、独步报坛;(二)马来西亚华文日报现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二)印尼华文日报现状──冬去春来、百花竞妍;(四)泰国华文日报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五)菲律宾华文日报现状──处境维艰、前景堪虞;(六)五国华文日报的比较。该书被誉为一部比较厚实、描写细致的著述。

  岁月悠悠,蓦然回首,惊觉岁月催人老,我已跨越古稀之年,垂垂老矣。眼不明,耳不灵,思维迟钝,动辄疲态毕露,不复有当年勇,整日价在故纸堆中打滚,与笔墨为伍。我的学术生涯,看来已到了强弩之未了。

(2007年4月2日)



全 球 南 大 校 友 一 家 亲

2008年09月23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23, 2008
2008年09月2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2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