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球校友联欢会纪念特刊

北魏第六位皇帝──元(拓跋)宏

潘秀才 (物理系第十七届)


  鲜卑族原先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麓,如今的呼伦贝尔东部、齐齐哈尔西北一带。当时大兴安岭又名鲜卑山,鲜卑族由此得名。鲜卑人的生活曾长期停顿在原始社会阶段,以畜牧射猎为业,生活简单朴野,没有文字。后来鲜卑族日渐强盛,接收了中原降人,开始制造兵器甲盾,学习汉语和兵法,逐渐在“五胡”(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氏族、羌族) 中占了上风。新兴的鲜卑族由拓跋硅领军,向南扩张,屡战屡胜,占领河北及山西,公元386年建立北魏,397年定都山西大同,接着平定了柔然部落以及夏、北燕、北凉等国,于439年统一中国北方。

  一位绝出的北魏皇帝──孝文帝元(拓跋)宏,他是北魏的第六个皇帝。他生于北魏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卒于太和二十九年(公元499年)四月。在他在位的二十九年间,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尽管历史学家已经发表过不少论著,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拓跋宏,就能够了解拓跋宏对中国的贡 献。

  在还没有介绍拓跋宏之前,我想介绍一位举足轻重,与拓跋宏息息相关的太皇太后──冯氏。拓跋宏的千秋大业与冯氏太后是分不开的。

  冯太后(公元441─490年),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冯氏从小就过着优裕的生活,后来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入宫。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后,封十四岁的冯氏为贵人,十八岁立为皇后。同年,立两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立子杀母”的规矩,拓跋弘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抚养拓跋弘,待太子如同亲生。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朝政由冯太后把持。 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让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本身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孝文帝拓跋宏聪慧,冯太后害怕他长大以后不能够为自己所用,千方百计想把他废掉,在一个冬天里打算将孝文帝冻死或饿死。后来因为重臣的进谏才停止。冯太后不打算废黜孝文帝之后,就开始对他进行政治教育。冯太后受过汉文化的影响,临朝听政以后又聚集了汉文化很高的文人。在冯太后和汉族人士的影响下,孝文帝耳濡目染,深深的被汉文化所熏陶。冯太后执政期间,在政治上做大刀阔斧的改革。颁行了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推行汉化,兴学校,复礼乐,改革刑律,宽待工商,解放工奴。这使北魏政权的社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带给孝文帝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

  孝文帝亲政时期,他在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西北) 的明堂举行了斋戒,召集群臣,要占卜决定是否出师征伐南朝。孝文帝的真意当然不是南伐,而是利用南伐的借口迁都洛阳。当20万大军到达洛阳时,便以迁都作为条件放弃南伐。北魏在公元496年,正式迁都洛阳。为了全盘彻底推进汉化,孝文帝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胡姓统统改为汉姓,帝皇宗族及诸国从魏分为“八氏十姓”,部落的各家族分为“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如“拓跋”改作“元”,“步六孤”改作“陆”等等。孝文帝强制胡人改穿汉服,禁止讲胡语,一律讲正音(中原汉浯),并以行政手段促使胡汉通婚。这样剧烈的措施,推行时自然不会顺利,但孝文帝万万没有想到,带头违抗的竟是自己的长子──太子元恂。为了汉化的顺利进行,他只能付出亲生儿子的代价。经过孝文帝的主动融合和以后的发展,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历史上非汉族的君主,试图在接受汉化的同时保留本族的重要习俗,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辽朝皇帝曾坚持“捺钵”,即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到不同的野外帐篷中生活和办公,但到了后期,捺钵时间越来越少,而实际的首都却已从上京(今内蒙占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南迁到了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王公贵族还喜欢住在更南的南京(今北京市)。金朝后期,迁入黄河流域的女真人纷纷学汉语,穿汉装,改汉姓,以致皇帝多次下诏禁止。但连太子、诸王都“自幼惟习汉人风俗”,女真“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气得金世宗骂他们是忘本,看来已无可奈何。满族入关后,为了保持本族传统煞费苦心,将边外的“龙兴之地”列为禁区,设置围场,皇帝每年行围打猎,禁止满汉通婚,强制推行满族服饰,坚 持使用满族文字、姓氏,措施不可谓不周。但曾几何时,早已在关内定居的满族人不愿再回关外;八旗将士骑不了马,拉不开弓;乾隆以前的皇帝还能跃马射虎,以后就只避暑不围猎了;满姓虽还保持,名字却早已汉化,并在实际上取代了姓名。到了清朝江河日下之时 ,关东开放,新军取代绿营,通婚开禁,剪辫合法, 还有多少传统能够保得住?二千多年间,没有一个民族取得过比孝文帝改革后的鲜卑族更好的结局,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自秦始皇一统以来,中国唯一一次有可能出现南北远久性分裂的时期就是南北朝时代,南北朝不但地理阻隔、统治民族不同,甚至在风俗思想等方面也一度走得越来越远。但魏孝文帝消弥了这一切,汉化之后,南北政权之间只剩下地理的阻隔,统一又成为历史的必然。孝文帝的改革,彻底改变了鲜卑族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汉人的生活习惯,达到了胡人汉化,汉人胡化的种族融合。虽然北周取代了北魏政权,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敞开了隋、唐代的盛世大门。这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资料取自
  1.芮传明新撰《二十五史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
  3.邱华编著《中国十五位大皇后》,灵活文化事业,2006年
  4.原撰司马光《资治通鉴故事》,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年



全 球 南 大 校 友 一 家 亲

2008年09月24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24, 2008
2008年09月2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24,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