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球校友联欢会纪念特刊

浅 谈 复 办 南 大

叶迎章 (政经系第一届)


  2006年第十届南洋大学全球联欢会在11月29日假墨尔本的龙舫酒家掀幕,大会特别安排了一项交流会,主讲人多达六位。除环保和和科技讲题外,多环绕在南大和华文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地理学教授陈国相博士,他是南大第一届地理系毕业生。他是以复办南大为题,发表他的见解。他热爱南大,他更对这所民族大学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而深感骄傲。他对南大的关闭,爱恨交加,那是可以理解的。他说自从加拿大多伦多第一届全球联欢会就把复办南大的问题,提到工作的日程表,但至今过了15年,还听不到复办的声音。其实 复办南大的工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且与建立华文大学的构思联系起来。

  第一届南大全球联欢会我也有参加。当时大会就有复办南大的构思,裴声国际的大作家韩素音教授,以其热爱南大和关怀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语言的发展,提出复办南大。基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她认为不要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复办,因为那里毕竟太小了。

  加拿大的南大校友在学术的各领域都表现卓越。这群远离故乡而又深感南大培育之恩,他们才有今天的成就。另一方面南大是一间民族大学,民族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特性,在传统民族文化熏陶下,才有那样刻苦耐劳,勤奋向学的精神。当他们想到民族大学栽培出来的精英是这样具有热爱民族,国家和人民的高贵品质。因此他们对复办南大的问题。加倍关怀。

  我想在这里提一提有关民族大学或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实例。在苏联社会主义联邦的年代,由于苏联对其他加盟共和国,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语文个面忽略,加上以大国沙文主义的观点,大力推行和加强俄语的教育,一切行政机关和教育组织均以俄语为中心。基于俄罗斯共和国的强大和威力,引发那些热爱和保卫自身文化和语言的各民族人民的普遍不满。但他们只敢怒而不敢言,这种持续的怒气,一定会形成一种强而有力的离心状态。这也是造成苏联解体的一个明显的原因。

  当时苏联的语文特点是一方面说各民族语文平等。在行动上却大力推广俄语,再者又美其名说推行双语制,在实践上都排斥各民族的语文。在各种的立法上从来就找不到被忽略和被歧视的其他民族的语文。真是智者也有一愚,因为这是言行不一致的作为。

  事实上,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应该让她有发展的土壤,有了发展的土壤,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对国家和民族都是有利无损的。

  话又说回来,南大在新马以外的地区复办的问题,1992年在多伦多就有略略提出来讨沦。虽然没有说出在加拿大复办,但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复办的条件。因为加拿大或其他的区域没有华语文化和教育的沃土。没有这样的沃土,只有遭受夭折的命运。

  无论如何,新马才是有复办南大的条件。新加坡有75巴仙的华族人口,马来西亚也拥有25巴仙以上的华族人口,这里才是复办南大的沃土。至于要用什么方法,如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来复办南大,才是应该着重的讨论中心。

  南洋大学的建立是当时华族人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突出点,并体现成一所民族大学。民族大学就是要以本身的文化和语言,创立一种热爱民族,提升本身的文化和语言,渐渐形成一种爱国的情操,又具备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虽在准备不足的条件下,而能战胜气势凌人的法西斯德国。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抗战中,能打败野蛮的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这两个民族具备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加上坚忍的民族凝聚力,而成功地保卫了民族的生存。

  民族大学就是具备了这些优秀的条件,然而却常常被一些持有偏见的人扭曲了,说什么这是大汉沙文主义的作为。我认为单单用一种共同的语文,又不是他们的民族日常用语,就可以团结所有的民族,从长远来看是短见的。我们不为了有一种共同的语文,而放弃各民族的文化和语文,那是解除他们优越的民族特性,简直不可思议的。

  实际上,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不可靠压制或歧视来制定政策。文化和语言只有在长期的交流和融通,慢慢地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尤其是这全球化的局势下,单单强调一种共通语言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复办南大虽有雷大的声音,而实际的情况是难以实现的。首先现有的南洋理工大学,不易改变现状;另一方面要恢复南大成为一间民族大学,最低限度起码要有华文小学的存在才有可能。

  随着复办南大的声音缓和下来,要求正名南大的呼声又响起来了。这种情绪埋藏在华族人民的心田里是难以淡化的,就是在老一辈人过去了,新一辈人仍然要问为什么要关闭南大。再者南大创办人陈六使的荣誉和尊严,在华族人民中永远会对他怀念。另一方面新马的教育体系缺少我们华族那种坚韧的民族凝聚力。现时所见个人主义和金钱挂帅的思潮抢先领风骚。因此要求民族优良传统的思潮就会涌现,这是正名南大的期望的基础。

  2000年以前,新马两地都有正名南大的行动,各地的南大校友会就有向南大有关当局提呈备忘录,或进行咨询和交流。2000年和2002年南大校长詹道存博士在温哥华和沙巴两次的南大全球联欢会的演讲中就说南大正名箭在弦上,只待射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主事。随后南大新任校长徐冠林博士,在新加坡文华大酒店的一项演讲中,也说正名不是什么问题。他还说他是华校出身,父辈也是厦门水产科毕业生,长期在陈家庚和李光前机构工作,他父辈为他能出任南大校长这项重任,无比欣慰。

  我想这两位校长的正名南大的讲话,不是无的放矢,必得那些高层人士的默许。最后在行将退休的前国防部长陈庆炎博士宣布这个时候正名南大是不适当的。因此正名运动就此结束。

  南大就是在正名以后,也难成为一间民族大学。因为新加坡没有华文中小学校,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办民族大学的土壤。长期以来,在一种共同语言的旗帜下,加上各种政治因素,似乎没有建立民族大学的条件。有人认为,在学校里有一科华文,鼓励华族人士讲华语,或经常举办讲华语运动,就能秉承中华文化和语言的精华,那是奇思界想。儒家学说应该以它本来的文字语言教导, 其效果才是无穷无尽。我曾经尝试读英文本的史纪,但总是离开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精神很远很远。我常常这样想本来就存在中华文化和语言的大环境,白白让它流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南大关闭以后,马来西亚的华族文化和教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新山有南方学院,吉隆坡有董教总创立的新纪元学院,北部有韩江学院。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三间学院都是以南大精神,秉承中华文化和语言来办学的民间学院,和那些商业性质的学院完全不同。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华族的子女有90巴仙进入华文小学,先打好华文的基础,毕业后分两路进入中学,约有20巴仙进入华文独立中学,80巴仙进入国民中学,基于这种有利情况,创办一间华文学院或华文大学就有现成的社会条件。

  新纪元学院最近以十大理由要把学院提升到大学。当新纪元成为大学后,再与南方学院和韩江学院协商,以什么步骤达成全面合作,或可能合并的大团圆。

  当然,要在这块土地建立一间民族大学将是困难重重,首先要向教育部申请,并要符合政府的法令教规。我想虽然如此,热爱华教人士一定会冲出重围,还我华族的一个尊严。现时新纪元学院有一千四百名学生,加上南方学院和韩江学院的学生,成为一间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学,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想想1956年南大第一年只有约五百名学生,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的前景而感到喜悦和欢欣吗?

  我想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民族大学的理念,不应缩在一个匡匡的笼子里,它必须要有远见,并与世界发展的总方向一起前进,加强世界性的外语学习,已经不能再等待,一定要好好地掌握。

  今后的民族大学,不管它们叫什么名字,那不打紧,只要它们是发扬南大精神,承传中华文化和语言的使命,我们应该欣然接受。我们应该把它看作在不同历史条件诞生出来相同的硕果。作为南大校友应该深感兴奋。

  韩江学院的创办人和组织者都是以南大校友为主干。这间学院最近也宣布要办成大学,真是好事多多。南方学院也表示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申办大学。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现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语言的扩大和强化,那已不在话下。据我所知美国就有二十七个州中小学教导汉语(华语),连国际知名的斯坦福大学也开办华文高才生班。欧盟的许多先进国,他们争先恐后地开办华文班,亚洲许多国家也是如此,真是春天里盛开花朵的美景。在这种情况下,处在有利因素是完全具备,哪怕民族大学会不成功吗?

  墨尔本南大全球联欢会散会后,我和陈国相博士交流一下,我说复办南大不是校友们不努力,事实上是社会因素,历史条件,以及政治情况,使复办南大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是我们的南大精神博大精深,一定会以承传中华文化和语言,在可以繁殖的土地上越过困难,并使之发扬光大。

  不是吗?回到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和韩江学院先后正式宣布要办成大学。作为南大校友应该喜出望外。



全 球 南 大 校 友 一 家 亲

2008年09月30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30, 2008
2008年09月3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3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