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参加全球联欢会有感

── 费名流 ──


我与南洋大学全球联欢会原本无缘,却在近两年来接连参加了两届联欢会。报章上有许多正经八稳的报导,这里是我的观感。

交警、司机及义工

怡保的全球联欢会,主要节目都在舜苑酒店举行。我们被分配到另一酒店住宿,得靠公车来回接送。主办当局安排了交通警察护送,联欢会的公车在拥挤的街道通行无阻,保证各项节目的时间不受影响。交警护道,是本届联欢会的一大特色。

联欢会公车的一位印籍司机,不时用华语(普通话)问候大家,大家也用华语和他交谈。他说,邻居都是华人,给他一个学习华语的环境。如果我没记错,他的姐夫是华人,也提供他学用华语的良好条件。等车等人的时候,与这位司机交谈,不觉时间一晃而过,少去等候的烦闷。

这一届联欢会的另一特色,工作人员众多,许多学生和朋友都来帮忙。安排公车,协助引导,工作人员给外地来的校友,提供友善的服务。联欢会是校友和家眷的节目,加入年轻一代的义工队伍,组织和锻炼了年轻的一代,也扩大了南大圈子、传承着南大精神。曾听人说,校友讲传承南大精神,都局限在表扬儿女的优越成就,很有“赞花”的滋味。怡保的全球联欢会,突破了自我局限。

晚宴的同桌

欢宴晚会的节目,安排紧凑,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文娱节目紧凑,校友较少到处走动,减低了会场凌乱的感觉。我不是文娱工作者,且待内行人去赞赏两晚的演出。

记得报名参加北京全球联欢会时,有人建议先找几位相熟的校友,组成同桌,方便交流。我不想增多主办当局的难题,只是听从安排。在北京时,与同桌的几位老大哥,谈不上几句。还好,认识了来自加拿大东部的校友,找到一些共同话题,改变了冷清的场面。怡保全球联欢会的晚宴,同桌也是来自不同院不同系。听他们谈起,相互间有十年的届别。朋友几次来谈话,自己变成置身同桌之外,不能了解同桌之间“代沟”的深浅。主办当局除了抽选名流(VIP)外,大概是依据报名先后,凑合人数成一桌。同桌能不能谈得来,天时地利、个别情绪和“摆老”程度,都是因素。看来,编排同桌,也是一门学问。

校友都想在全球联欢会上会见阔别多年的远地朋友,报名单有许多熟悉的名字,要在宴会桌号上寻找,却不容易。在宴会上会头,会错过演出节目,也妨碍同桌校友的交流。在别的场合遇见,匆忙问候,也不能深入畅谈。各届联欢会,好像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安排,另造条件,让老朋友重叙旧情,展望未来。球联欢只能是阶段性的碰头,校友平时还是要加强联系。

最最的联欢会特刊

在怡保联欢会上取得北京联欢会的特刊。这是历届特刊最笨重的一本,全是精装本。特刊内载用费马币3万4千元(平均每人约30元),意想作个永久的纪念。特刊19页联欢会筹委会名单,特地编出“出席会议统计”,留下最特别的纪录。没有会议记录,只有出席会议的统计:14位筹委从来不出席会议。联欢会的筹委怎样选出?他们知道被委任的职位吗?会议地点是文莱、吉隆坡、还是新山?只有8位筹委出席的会议能不能有效的代表22人的筹委会?

怡保联欢会前(2010年8月28日),傅文义发布北京联欢会电子版特刊,电子版特刊与这本笨重的特刊关系如何?北京联欢会,有主办单位,有协办单位,会后还有是不是协办单位之争。君主封臣和据地称王的争执,使人失望。北京联欢会,虽然“成功举办,圆满结束”,许多校友感觉的是一场失望。北京联欢会后的纷争,在失望之余,增多了一重失望。

校友是螺丝钉

离开南洋大学后,校友一向都靠校友会联系。校友会代表集体,为集体服务。“集体”的观念,有个盲点,让人以为校友会就代表了所有的南大校友,实际上校友会却没想为非会员服务。校友会会长和执委,都是个体,能不能代表集体,得看各人的工作理念。踏实工作者,多有成绩,好高鹜远者,经常引起纷争。

就马来西亚来说,有新山、马六甲、吉隆坡、霹雳、槟榔屿和砂劳越的地区性校友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域多是马新的千百倍,却没有相对众多的校友会组织。即使有校友会组织,地区辽阔,不可能包罗所有的校友。许多校友,还是不从属于任何校友会组织。

联欢会是全球性,全球校友是个大“集体”,校友会只是各自独立的小“集体”。联欢会的对象是全球校友,不要局限在校友会。在工作上优先处理校友会的要求,甚至忽略个别校友的要求,是狭隘的作法。各届全球联欢会,要扩大眼界,扩大圈子,照顾来自各地的校友,重视各方面的见解,才能更好的传承南大精神。

小结

北京的联欢会,有着不想多提的失望;怡保的联欢会,留下值得回味的山城记忆;槟城的联欢会,希望会再成功。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0年09月22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22, 2010
2010年09月2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2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