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想起《鋤头歌》和陶行知先生

── 李学数 ──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陶行知

我本来是中国的一个农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把我向贵族的方向转移,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一样,向那中国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陶行知

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
——陶行知

  上了年纪,记忆就衰退,不久前看的书和写的文章,却是模糊记不起来。然而小孩时学的东西及一些活动却历历如新的浮现在脑诲中。

  今天早上与仇教授一起打太极拳,我听他讲述小时在重庆育才小学与陶行知校长在一起的故事。

  我告诉他我小学在南洋唱陶行知写的《锄头歌》:“手拿着锄头锄野草呀!锄去野草好长苗呀!咿呀嘿,呀呵嘿,锄去野草,好长苗呀,呀呵嘿,咿呀嘿!”由于这首歌简洁、明快、上口,深受同学们喜爱。但这歌词的后面:“革命的成功靠锄头呀!锄头锄头要奋斗呀!咿呀嘿,呀呵嘿,锄头锄头要奋斗呀!咿呀嘿,呀呵嘿。”由于当时是在英国统治的殖民地,在紧急法令“剿匪”统冶下,“革命的成功靠锄头”,是殖民者最怕听到,所以我们没有唱这段,也不知道有这一段。

  陶行知(1891-1946年) 是人民教育家,生于安徽省歙县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1910年入金陵大学文科,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回国后看到当时的中国有2亿的文盲,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大力推行,特别是乡村教育。他立下宏愿“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还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办学政府不掏一分钱,全靠陶行知在朋友那儿募捐,他活动经费是靠写书稿费,有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说:“我要去南京老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

  1926年,陶行知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创建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还改地名为“晓庄”。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生活本领”。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反对鼓吹“劳心者治人”而脱离生产劳动的不良传统。

  《锄头歌》是后来的晓庄师范的校歌,薛来彩在《陶行知和牛》写陶行知创作这首歌的历史:“在晓庄,教学之余他常走在田间地头和老农聊天,教老农识字,给老农讲科学知识。聊到高兴处,老农便会给他哼赶牛号子。陶行知听了很喜欢,听多了,耳濡目染,他便在赶牛号子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首《锄头歌》——‘手把锄头锄野草,锄去野草好长苗,五千年古国要出头,锄头底下有自由。天生孙公做救星,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锄头锄头要奋斗。’”

  一个喝洋水读洋书的人,回耒可以做高官过舒适的日子,他却说:“我本来是中国的一个农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把我向贵族的方向转移,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一样,向那中国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他在1946年7月25日因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亨年55岁。

2010年6月10日


【参考文献】
大師陶行知 http://www.56.com/w18/play_album-aid-3964690_vid-MjIxNzE1MTI.html


【附录】

《锄头歌》

lchutouge.gif

薛来彩:陶行知和牛

  陶行知是一位出过洋的大教育家,但他对“牛”却情有独钟。他是安徽徽州人,人家讥笑他是“徽骆驼”、“绩溪牛”,他却说:“人家都以‘徽骆驼’、‘绩溪牛’为侮辱,我却以此为自豪,牛能吃苦耐劳,还有一股‘犟’劲,我们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牛”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太密切了,因为那里的田地大多都是丘陵或山坡,耕种劳作,唯一依靠的只有牛。出生于安徽歙县乡村的陶行知太知道“牛”对农民的重要性,太熟悉牛的品行了,他就要当这个改造中国落后教育的“牛”。1917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陶行知,在痛苦的思索后认为:“要改造落后的中国,应先改造中国落后的教育,要改造中国落后的教育,就要从乡村教育入手。因为中国以农立国,85%的人口在农村,全国85%的文盲也大多在农村,农村问题解决了,整个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他要通过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使农民变成快活的神仙,农村变成西天的乐园”。他正是凭着“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一股“犟”劲,毅然放弃了优厚的教授生活,谢绝了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的前身)和吉林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脱去西装草履,穿上布衣草鞋,告别城市繁荣舒适的生活,来到南京北郊的小庄,要创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实验师范学校,点燃一把火,让星火燎原,“为三万万四千万农民烧心香”。

  那时的晓庄地处偏僻的市郊,条件非常艰苦,所有的校舍都是老师和学生自己盖的茅草棚,他就是要用最少的经费办最好的教育,培养具有“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创办之初,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就住在当地农民的牛棚里,与牛做伴。晚上帮老农喂牛、帮老农饮牛,善待每一头牛,以至于牛跟他很熟悉,见到他会发出亲昵的“莽莽”声。他取日出而作之意,把“小庄”改为“晓庄”;取在劳力上劳心之意,把学校后的“老山”改为“劳山”,要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如日出破晓。

  在晓庄,教学之余他常走在田间地头和老农聊天,教老农识字,给老农讲科学知识。聊到高兴处,老农便会给他哼赶牛号子。陶行知听了很喜欢,听多了,耳濡目染,他便在赶牛号子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首《锄头歌》——“手把锄头锄野草,锄去野草好长苗,五千年古国要出头,锄头底下有自由。天生孙公做救星,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锄头锄头要奋斗。”这首《锄头歌》就是后来的晓庄师范(现在的晓庄学院)的校歌,被录制成唱片后风靡一时,传遍大江南北。

  他就是以“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一股“犟”劲,在中国落后的乡村,硬是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之路。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去世时,他的“乡村教育”已经普及到了中国的许多乡村角落,连新疆,内蒙的草原都办起了这样的乡村学校。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0年06月11日首版 Created on June 11, 2010
2019年11月2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2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