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看《黄土高天》忆与农业大学教授一夕谈

── 李学数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时空无限百姓为天,宦海行舟民意作帆。
——为官之道

  2019年5月26日身体不适,不想作研究工作,在客厅观看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黄土高天》,看这反映中国黄河边的农民生活这四十多年的变迁,感慨万分。

  回想1993年我一次被当时加拿大缅尼多巴大学经算系系主任邀请去作研究,周末刚好大学的留加中国同学会,放映一部新片《焦裕禄》(Jiao Yulu)。

  由于在六十年代末期加拿大大学图书馆有订《人民日报》,出于对中国政治局势的关心,我常抽空去翻阅,知道焦裕禄的事情。而且那时每天晚上作研究时常开收音机听广播,曾收听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广播,也听到纪念焦裕禄的歌曲。因此一看到大学海报有关于他的电影放映,于是约了香港好友李锦荣兄,及一位从安徽来的留学生——我夫人的亲属一起去看。

  可是惊异的当天诺大的讲厅,空空洞洞的没有那么多人——只有我们三人观众及一个放映员的同学!!

  电影令我们感动,我的安徽来的亲戚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他对我说电影拍的很真实,反映确实中国曾是苦难多灾年代的事迹。锦荣兄的大哥在中国50年代初期被认为是地主,遭到当地官员的折磨。他告诉我,他和许多香港人的看法大致相同:“所有中国共产党人都很糟糕”,他从没想过中国有像焦裕禄那样优秀的好书记。

  当天晚上一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来这里作小麦育种研究的教授请我吃晚饭,想了解美国的大学教育情况。

  我把白天看到整个讲堂没有观众的事这个奇怪的现象问这老教授。他说平日只要放映台湾香港的武打或言情电影,整个讲堂是爆满,可是上映这些具有政治性的中国电影就会有冷落的现象。

  他跟我谈他的农业大学的学生,有些人是情不愿心不甘地进入这里。他讲离国前,他看到学生在餐厅里把一些白馍馍不吃丢弃在垃圾桶,感到心痛。

  他请求院长把一些新生带去大学不远的村区去体验农民的生活,希望这些从城市来的学生能认识农民是过怎样的日子,给他们一个再教育。

  院长让他带学生去不甚远的村区去生活。

  这里的农民日子过的是比云,贵,四川,河南及陕北的农民好许多,但也不是吃得起白馍馍。平日是吃玉米糊,为了给城市来的师生吃得较好,他们是烙一些饼来待客。

  他知道农民的艰苦,只吃一点点,留一些给农民的孩子吃。

  他说农民的孩子站在窗户外,门口看他们吃,一些学生还嫌食物低劣,但没有更好的东西,只好大口大口吃,孩子看了,急说:“怎么把我们的口粮吃了?”

  一些学生住不惯农村的生活,几天就打道回府。

  他说:“年青一代不知农民的艰苦,而城市的孩子也不知道距离他们不远的农民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我对他说我年青时在新加坡的南洋大学读书,没钱吃饭与几个穷同学给在乡村的农家包伙食。

  农家中晚饭是稀饭——水是米粒四十倍的可以算出颗粒的粥,菜就是番薯叶和小鱼干炒花生米。这也是他们平日的食物。我只能吃二碗,过不久肚子就咕噜咕噜地叫,这是难忘的一段记忆。

  因此我了解农民贫穷是过怎么样的生活,读高中时曾为了维护母语教育,到牛车水及绝后岛(现在的圣淘沙的原名)分发传单,看到低层人民过的生活是多么艰苦。

  后来我有机会到杭州师范大学演讲,在大学餐厅看到许多学生浪费食物的情形,心里很痛心。

  回新加坡和一位物理系学长谈此事,他说在南京以及北京的大学他也发现这现象。学生在食堂抛掷白馒头,和我们在加拿大读书时在学生餐厅看到学生用面包打“食物战”一样。

  日子过好了,但不要忘记在中国,在非洲,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人们和孩子因饥饿而死亡。我们是不能浪费食物。

——2019年5月27日病中偶思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9年05月30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30, 2019
2019年05月3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3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