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二届华裔数学家大会散记

── 李学数 ──


2001年12月14日

  距离飞机离开美国还有2小时半的时间,匆匆忙忙完成了3篇数学论文的最后修改工作,把它们一起用电子网路传给 Chopra 教授,然后写封道歉信,对由于忙碌没法子在去年把稿件给他深为抱歉。还欠他2篇数学论文及1篇大会的1小时专题报告的稿,望等开完“第二届华裔数学家大会”回来美国之后把它们弄完再寄给他。

  希望这不是一张空头支票,答应人们的事而不能完成,心里真是个负担。

  本来长荣航空公司希望乘客于飞机起飞前3小时到机场。到机场后顺手送行李到机舱,距离起飞还有1个半小时。在等待室拿起簿子思考一些问题。

  老婆本来劝诫旅行时尽量休息,不要想东西,不要看电影。看来一个人的习惯很难改变,脑子不能闲下来。平日难找时间做想做的事,很高兴在上机前把两个问题解决了。决定从美国飞到台湾这段时间不再想数学问题。拿了3份报纸和2份杂志,希望靠阅读了解一下这世界的变化。3个星期来没有看报纸,一读之下“当惊世界殊”。

  飞机行程中放映4部电影。我把老婆的话忘记了,看了3部。结果没有一部觉得有意义。其中一部的女主角在她第一部成名作,演技很好。她演一个纯真可爱的村姑,对一个乡村老师的执着的爱情,觉得她大有希望。可惜在其他几部作品里变成导演手下的“行尸走肉” ,发挥不了她的演技,真是糟蹋她的才艺。

  这次第二届华裔数学家大会,为了表扬陈省身教授对数学的贡献,会颁给他“终身成就奖”。他的一些大弟子应该会聚集一堂,为90岁的老师祝寿。我想我也会很快遇见吴文俊教授。他曾留学法国,回国后除了拓扑学研究外,还搞点中国数学史研究,最后以他的机械证明工作名扬世界。看到电影时就想起了他。这位曾被陈省身教授提携的数学家也和我一样爱看电影!

2001年12月15日

  飞机准时到达中正机场。C大姐、H君和孙述寰教授一起接我。孙教授比我早一日从美国来台湾,我们将会一起住在C大姐的家。

  C大姐和我一样早期搞近世代数。后来离开台湾大学数学系,跑到彰化师范大学去搞数学教育这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我对这几十年来想要改变台湾数学教育弊端的教育工作者深怀敬意。C大姐安排我在离台前第二天去她的学校做“数学布道大会”。

  C大姐在机场接了同一天从美国回来的儿子,就和我们分手回台中。走前还嘱咐一定要安排时间和H君一起搞研究。在这之前,我已和H君合写了论文,希望在留台期间联合孙教授一起解决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

  研究有一些成绩,找到一些新的定理,很高兴H君能进入状况。H君留学英国和德国,回台后一段时间曾在商界工作。我觉得以他在数学方面的训练,以及对数学的喜爱,不成为数学工作者真是浪费才能。

  1995年去世的美国约翰·霍金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周玮良教授,是陈省身教授的好朋友,两人同时留学德国。陈省身搞微分几何,周炜良搞代数几何。我的教授 Alexander Grothendieck 特别命名“周环”来纪念周教授开创性的一个研究,在我离法赴美时嘱咐我代他探望周教授,并问候他。80年代我见了周教授。周教授对我说,他回中国之后就做生意,数学也差不多还给了他的老师了。后来陈省身去上海找他,对他说:“中国的数学家这么少,你能出 国,而且有钱,不愁吃不愁穿,不应该放弃数学,回来搞数学吧!”他听了陈省身的劝告后,重新做数学。几十年之后他还感谢陈省身的忠告。

  后来我把我见到周教授并听他讲的这段故事告诉了陈省身教授。他笑着说:“周炜良的工作是非常深入的,non-trivial(不平凡)!”在周炜良去世之后,陈省身于1996年的《美国数学学会通告》写的追悼周炜良的文章说:“他回来搞数学非常成功!我认为是奇迹!”

  我也希望我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H君能在年轻时回来做一些数学研究,以后成为“台湾的周炜良”。

2001年12月16日

  台湾清晨4点钟我就起床。时差的生理时钟还没有调整过来,只好东翻西看C大姐的藏书。大姐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文史社会科学的书颇多。躺在床上一口气看了5本书,好久没有时间读书,真是快哉!

  6点把孙教授叫醒起来,一起在台湾大学附近走走,并吃豆浆和包子。

  回来后,又“快马加鞭”地做了一些研究。一面研讨一面思索,这样研究数学才快乐。

  傍晚去看“九章书店”的孙文先。他再版了我写的书。在那儿遇见了我的老友刘江枫兄(Andy Liu)。他从加拿大跑来,教20多个资优生学数学。Andy 对国际数学比赛贡献很大。平日除了教书外,周末还指导一些喜欢数学的中学生学习数学。1996年还获得了“大卫·希尔伯特奖”(David Hilbert Award)。几年前我们一起研究写了几篇论文。我跑到阿伯达去找他,他也来圣荷西找我。后来他和他的学生证明了我的一个猜想。很巧台湾中央大学的刘明晃教授也同时证明了这个猜想。两份论文题目一样,证明方法不同。我设法拉拢他们把论文合二为一,希望以后他们能一起研究!

  多年不见,Andy 是胖了,头发也灰白了。岁月真不饶人。

  很高兴文先的女儿去北京大学念数学。

2001年12月17日

  H君一早送我们去圆山大饭店。台北烟雨蒙蒙。上到“圆山”,紫气东来。旅馆看上去气派非凡,颇有金陵帝王之家的宏伟景象。

  H说这里早上有多人晨运。我们时间还早,于是上山看看,又来了一些细雨,只好回头回饭店。

  孙教授决定住圆山大饭店两晚,一来早上可以走山路,二来开会时方便休息,不必浪费时间在交通的来往上。

  报名以后,我们上到12楼的大会厅。早上9点大会开始。丘成桐教授致欢迎词。第一届华裔数学家大会是于1998年12月举行的。每3年由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轮办。目的是让国际知名的数学家和华裔数学家共聚一堂,交流各数学范畴的最新发展。

  每一届大会都会颁发“晨兴数学奖”给华裔青年数学家。今年2个金奖的获得者分别是李骏(中国出生,史坦福大学教授) 和姚鸿泽(台湾出生,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研究中心)。4个银奖的获得者是:万大庆(中国出生,尔湾加州大学教授),王金龙(台湾出生,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邬似珏(中国出生,马里兰大学教授) 和席南华(中国出生,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教授)。

  李骏,对向量丛模空间、稳定映照与 Calabi-Yau 流形上不变量作出了杰出贡献;另一位金奖得主姚鸿泽,则在数学物理上作出杰出贡献;晨兴数学银奖得主万大庆,大会则表彰他对证明有限域上 L-函数的 Dwork 猜测所作的杰出贡献;颁银奖予王金龙,则是为了表彰他对具有奇点的代数簇的双有理模型的杰出贡献。邬似珏获颁银奖,则是因为她对任意维数空间的 Sobolev 类中永波问题局部适定性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而席南华获得银奖,是为了表彰他解决了 Lustig 的一个重要猜想的杰出贡献。

  丘成桐是晨兴数学奖评选委员会的主席。先由提名委员会(由多达50名的世界华裔数学家组成) 以候选人的研究质量,资格和魄力作为提名原则。今年的评选委员会除了丘成桐外,还有8位国际知名的数学家:Lennart Carleson,John H. Coates,David Gieseker,Benedict H. Gross,Leon Simon,Joel A. Smoller,Thomas C. Spencer,Daniel W. Stroock。

  为什么委员会不包括其他华裔数学家呢?主要是避免中国人的选人唯亲讲关系的弊病,确保该会在评选得奖者时是独立和公正无私的。

  丘成桐说看到这么多的华裔数学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非常感动。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现在金融、经济、工程和军事都要用到数学。我们看到一个国家没有好的数学发展,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国。信息和计算机的发展,为应用数学开创了许多新领域。高能物理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弦理论,对拓扑学和微分几何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丘成桐提到1997年后香港回归祖国,以后香港可以变成像唐朝长安一样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国不止香港,其他许多城市也可以成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他希望散居各地的华裔数学家能互相合作,把中国的数学带到最前线。

  他也表示台湾的学术气氛不够浓厚。他殷切期望台湾科学家能以谈学问为重,不谈升官掌权,才能建立好的学风。

  1995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北京接见丘成桐,希望他帮助中国培养更多的数学家。丘成桐深受鼓舞,找到中国科学院时任副院长路甬祥和香港的老朋友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商讨实现目标的最佳办法。结果两年之后在北京成立了晨兴数学研究中心。陈启宗,这位丘成桐的同学,同时还兼任恒隆集团的主席,另外又设立了晨兴数学奖(Morningside Medal of Mathematics)。晨兴数学奖旨在表彰45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及应用数学上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晨兴数学奖每3年评选一次,在每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典礼上公布获奖者名单。金奖为25,000美元,银奖为10,000美元。2001年还增设终身成就奖,奖金50,000美元。

  今年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陈省身教授。陈教授不但70年来在数学上有开创性的成果,而且培养了像丘成桐这样的菲尔兹奖(数学的诺贝尔奖) 获得者的英材。陈省身教授一生创立了三数学研究所。2000年因高龄需要人生活照顾回到天津南开大学。可是他仍然闲不住,还对青年学子讲些基础课及一些历史发展的课题。

  丘成桐为他的老师写了一篇四平八稳的《赠陈省身先生终身成就奖赞》:

  “先生浙江嘉兴人也。一代文宗,士林景从。早岁登科,名振京沪。中年造类,声扬欧美。先生专探几何等价问题,创微分不变之学;又承嘉当心法,开拓扑先河。当华夏新兴,首奠宏基于西学者,舍先生其谁也?

  “嵯夫!江水浃浃,濯我冠缨;高山苍苍,广我胸臆。先生之教,厚古求新;先生之德,泽远流长。遂聚时贤,颂其德业。先生门下弟子,中国言数学者,皆感激于先生。谨以微物,献于先生尊前,以谢先生70年来领导之功也。”

  陈启宗表示,他设立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和晨兴数学奖是希望鼓励更多年轻中国人进行数学研究。他引爱因斯坦的话说:“数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没有数学,这是无法达到的。”正因为数学是所有其他科学的基础,我们必须不断寻找方法来鼓励数学家追求数学真理。虽然数学家的工作对一般人来说太抽象和太理论化,但是通过广泛应用,数学研究无疑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姿彩。

  陈启宗又引用法国拿破仑的话:“数学的演进和真善,与国家的兴盛息息相关。”他说他是一个商人,也关心中国科技的发展。他希望政府对科技工作者尊重,领导者不要干预学术自由,也不要随便颁发学位,这是对领受者的一种侮辱。

  10点10分,由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刘炯朗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给陈省身教授。九十岁高龄的陈省身因脚部静脉血栓尚未痊愈,临时取消赴台行程,由陈省身的女儿陈璞代领。接下去由陈璞宣读她父亲的信。她首先说:“我小时候父亲教我中文。可是我无心学,学得不太好。父亲很想来参加这个集会。但是十分遗憾,他得了静脉血栓,不能离开天津,需要医生照顾,不能当面领取给予他的终身成就奖。……”这时她讲不下去了。她的丈夫朱经武(是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走过来,接过她的讲稿说:“对不起,她刚才练习用中文讲,还是让我把陈先生写的信念完……。艾黎·嘉当(Elie Cartan) 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与他的联系改变和影响我很大。我的德国老师对他极为钦佩。我毕业后到巴黎跟他学习。第一次见面,他给我3道题目,我不会做,我有一段时间不敢去见他。嘉当每个星期四下午见学生,他的办公室外面排长龙。2个月后,他允许我到他的办公室访问。我的法文不好,可是还是从他那儿学到很多东西。……。不知丘成桐近况如何?感谢晨兴终身成就奖和荣誉博士学位,给予我的荣誉。”

  刘炯朗教授在颁发给陈省身荣誉博士学位时,称赞陈教授性格淡泊,教育英才无数。我这时想到美国亨利·阿当斯讲的一句话:“老师做的是百年树人的长远工作,他对后世的影响永无止息。”陈省身为振兴中华数学而努力,一代宗师当之无愧。他对数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此外,大会也首度以中研院士陈省身为名设奖,颁发“陈省身数学奖”给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于如冈,另颁“陈省身服务贡献奖”给交通大学理学院长林松山。

  早上有介绍获奖者们的工作以及获奖者的感言。我对两位获奖的台湾本土出生的数学家的发言感兴趣。金奖获得者姚鸿泽是台湾大学数学系毕业。他于2000年获得麦克阿瑟奖。他有鉴于台湾许多人才外流,认为如果台湾本土的科学家不够,应该聘请优秀的外籍科学家赴台湾做科学研究。即使中国大陆出生的科学家也无所谓。美国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人才。

  银奖获得者的王金龙今年才33岁,在台湾清华大学数学系教书。他是唯一的留在台湾工作的获奖者。他在感言中感谢他的高中数学老师卢澄根。当时所有的人要他毕业后去念台湾大学医学系。这位老师帮他挡住压力,鼓励他坚持以数学系为第一志愿。他的母亲在他国中时,虽然家里并不富裕,还为他买了一台电脑,让他设计电玩程式。

  很高兴看到王金龙能对他的老师感恩。事实上,卢澄根老师在高一时就发现他有数学才能,每周六由桃园开车载他到台北参加台大举办的数学资优生研习班。上数学课时,让他看他喜欢看的书,并且借给他大学数学教科书。1984年,卢老师担心他无法适愿大学课程,邀请了好几位数学老师替他“恶补”,在6个月内教完了高中3年的课程。

  1点半到3点是“科技与亚洲经济及企业发展之关系”研讨会。主持人是陈启宗和台湾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谋,讲员是摩托罗拉执行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谭定宗,以及台湾全球策略投资基金董事长杨世缄。

  陈启宗认为,科技为亚洲带来新的产业,20年来发展的半导体业、个人电脑业及网路业使亚洲经济产生很大的变化。科技也带来了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出名的例子是“亚马逊书店”。它原本是卖书的,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使后来创立的企业很快赶上原来有基础的大连锁商店。有 email 的帮助,现在公司的 CEO 的角色和二三十年前大不一样。以前扮演中间传递的角色现在已不需要,组织变成扁平化。

  张忠谋认为科技教育增强了我们决策的能力,科学教我们从广泛的现象推断一些结果。他认为中国需要一个企业的环境,政治稳定是重要的,人才的供应更重要。需要有世界级学校受过教育的领导层。世界级的学校在美国只有六七家,英国只有1家,日本、台湾和大陆没有。他比较了几个著名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学生差不多1万人,经费开销是14亿美元。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不到1万人,经费是14亿港币。台湾的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学生共约7千人,投资却是14亿台币。美国哈佛大学出来的学生10%变成美国的领导阶层。他希望见到中国有世界级学校毕业的学生成为领导阶层。

  杨世缄则分析台湾、中国及新加坡等地的发展利弊,并认为台湾应持续吸引高科技人才并健全投资环境,他并预言,拥有高度潜力的中国大陆如果能朝正确方向发展,未来十到十五年内将可成为高科技王国。

  3点半到5点参加“应用数学在21世纪的发展”研讨会。

  6点半到8点半到师范大学与洪万生的数学史的学生见面并交换一些数学史的讯息。很高兴他有许多研究生和他一起从事数学史的研究工作。

2001年12月18日

  清晨4点半起床,做点研究。6点和孙述寰教授一超爬圆山饭店后面的草山。空地上有小贩卖菜、卖肉和卖早点。有趣的是山上分了许多不同的团体做晨运,看来中国人喜欢搞小集团。看到许多庙宇。抗荷英雄郑成功也有庙,孔子和关公作他的陪衬。见到一块石头,刻有“反攻大陆去!”油漆仍新,是否还有人“毋忘在莒”呢?历史的悲剧,造成两岸的分隔。我希望见到两边的领导能以“和为贵”,抱着“本是同根生”的情谊,不要相煎太急。

  好久没有运动和爬山,一下子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下山时很高兴用闽南语和小贩交谈,并买了豆浆和很久没有吃了的碗糕。可惜孙教授不敢和我分享这样好吃的东西,他回旅馆去吃西式早餐。

  从8点到11点半有德国数学家 G. Falfings、姚鸿泽和王永雄的演讲。数学进展很快,不同领域的人很难了解对方在做什么。坦白地说,20年前搞过的东西,后来不搞了,现在听年轻一代的人说他们的工作,我真是听不懂。

  见到了浙江大学来的王斯雷教授,他给我看原来要来参加这次大会的中国数学家的名单,其中包括王元、杨乐,王梓坤和严加安等我认识的人。不知什么原因这些人都没有来台北。

  很高兴见到了赖东譬教授。赖教授50年代末期留学法国,师事法国著名数学家 Ehresmann 教授。Ehresmarnn 教授也是吴文俊教授的导师。吴文俊是今年初获得中国有史以来奖金最高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奖金达500万人民币。

  可惜由于当年国家贫穷,没法让赖教授有足够的时间获得法国博士学位。他回了台湾大学教书。70年代初他获得1年时间的机会来法国巴黎。我在一次庞加莱研究中心的集会上看到他。他正在勤奋地记笔记。我和他交谈起来,从此熟识。

  当时我告诉他,Henri Cartan(陈省身教授的老师 E. Cartan 的儿子,也是法国布尔巴基派的创立人之一) 在我所在的南巴黎大学为未来的中学数学教师开课,讲课很精彩。他听到后,问明时间和地点,老远跑来 Orsay 听课,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听完后感动得流眼泪,说:“难怪法国的数学会这么好,这样有名的数学家能为学生上课。如果我年轻时能听到这样的课,我也可能成为优秀的数学家。”他感叹当年教书,缺乏研究的条件,课务繁,而且杂务干扰也多。我看他的笔记记得非常详细,问他为什么这样用功。他说:“可能我没法子再有什么研究的发现。但是台湾大学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回去以后尽量把我在这里所学的东西传授给他们。我想总有一天这些人会是台湾的卓越数学家。”

  这就是我所敬爱的赖教授──热爱自己的土地和人民,默默耕耘,从来不哗众取宠,站稳岗位,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

  他已退休。眼睛不太好。看到我来台很高兴,还关心我的健康。我劝他退休后没事做就写回忆录,见证台湾的变化,不止让他的子孙(他已有孙子),也让更年轻的人们知道历史。他谦和笑笑,说他的文笔不好,可是倒还想写些微积分的书。

  下午听了2个关于图论的演讲。

  晚上7点半至9点参加“数学和电脑”研讨会,由刘炯朗教授主持。参与研讨者有:李家同、姚期智、丘成桐、万大庆和黄光明。

  刘炯朗,我在80年代初一个美国电脑会议上见过。现在头发全白了,从远处看很像洋人。他的一个学生K教授是我的一个合作者,对我说,刘教授在美国帮助许多中国留学生,而且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即使对一个极混蛋的人。这是中国人中少有的美德。姚期智是他教出来的学生,最近获得美国电脑界颁发的“圆灵奖”(turing Award)(这是电脑科技的最高荣誉,相当于物理的诺贝尔奖和数学的菲尔兹奖)。黄光明原先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他不但是统计实验和组合数学的专家,也是桥牌的高手,还能写很好的数学普及文章。他现在在台湾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工作。70年代他提携了张镇华,一个优秀的青年数学家。80年代他去北京中国科学院讲学,发现了一个工人家庭出生的堵丁柱。我在美国见到他时,他兴奋地告诉我,堵丁柱以后会很突出。他说中国有许多人才,希望海外华裔科学工作者能更多地发现他们并帮助他们成长。

  看到香港来的W教授。他是香港大学数学系系主任萧文强的关门弟子。后来我和他一起研究,尝试解决我的一些猜想。本来以为香港和台湾距离这样近,应该会看到文强。很可惜没有见到他。文强和我都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我们差不多同时开始写数学普及文章。巧得是他用的笔名是“萧学算”,而我用的是“李学数”。我们都对中国数学史有兴趣。他很用功,始终如一,勤奋钻研。而我却像有着波希米亚气息的胡人后裔,喜欢数学时可以不知天日,六亲不认地工作;不做数学时,可以全盘放弃,弃之如敝带,移情别恋到电脑科技去了。数学是一个美丽善妒的女人,你如果不忠于她,她也不会对你布施任何的爱──因此我在数学上没有文强的成就。

2001年12月19日

  仍旧是早晨4点起床,就在床上工作了2个小时,解决了一些问题。

  6点邀孙教授去爬山。可是他拒绝了,说腰酸骨痛,想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我就独自上草山。走到一半,天下起了雨。一个打伞的老人和我一起用伞。我说我是未老先衰,对他那生龙活虎的身体很羡慕。这老先生很可爱。他说他身体很好,却节欲。他劝我好好保养身体,多锻炼身体。他也感叹现在许多人纵情声色,并且通过网路散布色情文化,茶毒青少年,许多国中生都性早熟。这是他感到悲伤的事情。

  孙教授今天要离开台湾转道香港赴中国大陆。我提议他去天津探望陈省身先生。我们于11点半退了圆山饭店的房间。感谢大会的厚爱,把我们的房租都付了。

  午饭与香港来的数学家以及赖东溜教授一起吃饭。与他们合拍照片留念。

  下午本来有许多图论和组合论的演讲,其中有几个是我的好朋友讲的,可是我要赶去台中探望我的老友N教授。

  离开美国之前两天收到N以前的系主任侯教授从马来西亚发来的信函,请我协助审稿,并告诉我N教授一年前已中风,准备于2002年1月退休,离开台湾回马来西亚定居。

  N是中国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大表哥。年轻时靠勤工俭学来台湾上台湾大学数学系三、四年级,及上研究所。曾上过赖东溜教授的研习课。由于他的左耳有些聋,听课辛苦,他很少上课,都是孤军作战,自己读书。后来去美国爱荷华大学读研究所,在那儿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前参加了“保钓运动”。

  他毕业后到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去教书17年,没想到那儿对华裔是压制的。他在非结合环上有重要的工作,论文在美国著名的 Proceedings 和 Transactions 发表过。有一次,校方高层官员进行例行问话。这些不学无术的官员坐在冷气房间里,而让他在外面骄阳之下等了1个小时。一见面他们就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家作了什么贡献?”他听了之后觉得这种羞辱实在太大了,第二天呈上辞函,不为五斗米折腰,赔偿了1个月的薪水。他在侯教授的安排下来台湾教书,先后有15年之久。

  N是我的学兄,我们尝一起为新加坡南洋大学数学学会工作过。他是学术主任,我是组员。后来他赴台湾留学,我们就断了音讯。他的正直和爱护低班同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3 年我在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当客座教授。在我离台返美前夕,偶然发现失去联系20多年的N竟然就在相距彰化不远的台中住,真是“相见恨晚”。那次他参加了欢送我的宴会。据说在我回美国的第三天,他就由于以前在台湾读书时传染到肝炎,产生肝昏迷。后来C大姐安排我为暑期老师讲演中国数学史(这些讲稿后来辑成《中国数学五千年》,由台湾书局出版)。我回来探望N。在医院见到他腹部鼓胀,硬如石瑰,全身焦黄,昏迷下醒。看到不熟国语的N大嫂在病床旁日夜守望,我真是欲哭无泪,责问苍天不公,让这样世上少有的好人离开人寰。

  我离开台湾后,奇迹出现了。他清醒了过来,从死神手中逃生。他写信告诉我:“医生说这是千万分之一的情形。”我回信说:“救活你的医生,为了保有台湾医学史上千万分之一的美誉,一定不会让你死去,怎样都要救活你。你活的越久他就会越出名。你是活定了!”

  在N大嫂悉心的照顾下,N恢复很快。这次来台湾,知道他的肝病引起糖尿病,而又小中风,左眼也盲了。我放弃参加我的朋友傅恒霖、黄大原和邵慰慈的数学报告会,赶到台中看他。

  晚上和N夫妇共进清淡的晚餐。N说由于左耳聋,左眼盲,因此他对不想听不想看的事,就用左耳左眼去照顾,不操心少烦恼。我笑谑说他更像“中国的欧拉(Euler)”(欧拉双眼失明,是大数学家)。N信奉佛教,希望身体好时能做义工。对他这种燃烧自己的火凤凰精神,我是敬重的。

2001年12月20日

  中午与N夫妇一起吃素食馆。看到一位穿黄袍的和尚,没有一般佛门和尚的谦卑祥和之气。难道是我老眼昏花,看了政坛太多“大哥型”的人物,也把鲁智深当作“大哥”?

  素食馆的东西太好吃了。我平日抱着对食物“不贪”的信条,这次却在美食当头的诱惑之下破戒了。看来我不是当和尚的料。只好拿德国诗人歌德的话“人类会犯的罪恶,我都会犯”来自我安慰。

  饱食之后,小睡片刻。下午4点半静宜大学数学系的前系主任黄国卿来接我,准备和现在台中技术学院当总务长的陈伯亮一起吃晚餐。我希望他们能在做行政工作之余还能做些研究工作。我和他们讨论了两个我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我们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我希望通过讨论,让他们知道现在国外有什么问题是值得做的,并且也刺激他们继续钻研。

2001年12月21日

  C大姐安排台中的一位林老师送我到彰化。

  在台中到彰化的超速公路上,林老师对我说了台湾教育界的黑暗面。一些老师为了赚课外辅导的钱,日夜上课,赚的钱可买几幢房子。以往校长可以向出版社拿回扣,现在课本的采用由教师决定,于是出版社把回扣给了老师。用哪家出版社的书,哪家出版社给老师回扣。于是一门课竟然用三四种不同的课本。这些老师为了私利而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有些学生因为付不起书款而辍学。

  林老师反映,她班上的孩子很多来自破裂的单亲家庭,一些未成年的女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周末不回家,和男生混在一起。她也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整个大环境恶化,要尽力站稳教育岗位有无能为力的感觉。听了她的话,我心中很沈重。

  见到了久别的几位老朋友,很是高兴。我的演讲于下午2点开始。我对C大姐的实习老师讲“数学之树常青”。通过讲数学史,结合谈怎么教学。怎么尝试做研究。

  为了鼓励听众能踊跃发问及回答我的问题,我把N教授的一大包微积分的书籍当奖品。凡是回答正确及较好的听众都能得到一本书。我是“借花献佛”,替N教授积一些“阳德”。希望这些书对这些学生会有用。

  我在演讲时不提什么大理论,通过一些小故事希望能给听众一些教书做事的方法。

  演讲完毕,我引了印度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的一首英文诗:

  "A teacher can never truly teach
  unless he is still learning himself.
  A lamp can never light another lamp
  unless it continues to burn its own flame.
  The teacher who has come to the end of his subiect,
  who has no living traffic with his knowledge but merely
  repeats his lesson to his students,
  can only load their minds,
  he cannot quicken them."
  不求进步的老师
  不是真正的老师。
  自己不在燃烧的蜡烛
  又怎能点亮别的蜡烛?
  不再主动求知的老师
  就开始重复陈词滥调,
  他只能加重学生头脑的负担,
  不能激起思想的活力。
  (何崇武教授翻译)

  希望他们能以此为座右铭。我很惊讶很多老师不知道泰戈尔是谁!

  清朝赵翼写的有两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我们要看到这个局面在中国出现,必须培养更多的人才。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对于种种教育的弊端,我们能漠然视之,无动于衷吗?

2001年12月28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8年9月4日首版 Created on September 4, 2008
2008年9月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September 4,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