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林 则 徐 家 训

── 李学数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官虽不做,人不可不做。
——林则徐告儿子书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
──林则徐告儿子书

慎勿贪恋家园,不图远大。男儿蓬矢桑弧,所为何来?而可如妇人女子之缩屋称贞哉!
──林则徐《致郑夫人》

念非善莫举,人非善莫与,事非见莫说,物非义莫取。健时作病时想,可以保身;裕时作乏时想,可以守家。
──林则徐告儿子书

  小时候我在马来亚生活。小学念华校,五年级时,早上还对孙中山遗像鞠躬,六年级时还读中国历史,初中一还有上中国历史的课。可是以后随着英国殖民主义者对母语的压制,孙中山的遗像换成乔治及英女皇的像,中国历史也不再教了。教材后来改成英国的教材和课本。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二毛子及假洋鬼子,中国历史知之甚少。就像南洋小孩嘲笑读洋书的华侨的一首儿歌:

  “吃洋葱,
  放洋屁,
  我问你:
  祖国在哪里?
  I don't know。”

  一直到出国在加拿大和法国,我才寻找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

  七十年代,有一天我去加拿大多伦多看望我敬爱的本源兄,在唐人街看到有一戏院在放映1958年由赵丹主演的《林则徐》,这电影在放映前播了一段中国试爆原子弹成功的新闻片,剧院里的观众热烈鼓掌。可是电影里的结局林则徐被流放伊犁,令我热泪盈眶,心情沉重。

  这几年我开始读有关清朝的历史及有关林则徐的资料。底下是我对他的一些认识: 清朝名臣林则徐(1785-1850),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之学。道光十八年(1838)在湖广总督任内,严禁鸦片,成效卓著,因而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在他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的关键时刻,他给夫人写了一封信说:“苟不从严查禁,烟害将弥漫中国矣。……夫余生逢盛世,明知禁烟妨碍英夷大利,必有困难,而毅然决然,不敢稍存畏葸之心者,大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除害,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1839年,改任两广总督,次年主持著名的虎门销烟銷毀了沒入的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鴉片。鸦片战争爆发后,他组织军队严密设防,屡败入侵的英国军舰。但因投降派诬陷,终被革职,不久充军伊犁。被发配到伊犁三年期间,他采行屯垦策略,在水利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推动边区经济发展。

  林则徐出身貧寒,“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当时贫窶之状,有非恒情所能堪者。”父亲林宾日的文才在乡里颇有名气,但在科场却屡试不顺,29岁才考中秀才,补了廪生。

  林宾日在则徐刚满四岁,就开始实施启蒙教育,每天上私塾授课,便抱儿子在膝上开始启蒙教育,有人质疑是不是太早了,林宾日回答:“非欲速也,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尽管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但却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孩子的天性,总是让儿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尽管生活极其艰辛,有时竟至“饔飨不继”,却始终没有让儿子辍学的念头。有人劝他让林则徐改图他业以佐家计,他总是笑而不答。

  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回忆:“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已,然未尝加之笞挞,即呵斥亦绝少。”

  林则徐说“府君在庠序二十年,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文”,绝不沾染社会的丑恶习气,更不贪图不义之财。当时考秀才必须由廪生保送,有个“身家不清”的人送来很厚重的礼物,请林宾日出具保送,林宾日问他:为何不请他人保送?回答说:因先生一向信誉好,若出具,没有人会怀疑我。

  洁身自好的林宾日不屑这事,回绝了他。林则徐在《先妣事略》中,记述其母亲“平日济困扶危,在人若己,必曲尽其心而后即安”,“亲族乡党缓急,无不周恤”。可见林家助人为乐的品格是非常突出的。林家后代曾长期保留两件象征性的东西:一盘素炒豆腐和一盏两根灯芯的油灯。年夜饭在油灯下吃着素炒豆腐,以纪念往日的艰辛。

  林则徐的次子林聪彝资质不太聪明,在《训次儿聪彝》的家书中,他对聪彝说,自己的三个儿子中“惟尔资质最钝,余固不望尔成名,但望尔成一拘谨笃实子弟,尔若堪弃文学稼,是余所最欣喜者。盖农居四民之首,为世间第一等高贵之人,所以余在江苏时,即嘱尔母购置北郭隙地,建筑别墅,并收买四围粮田四十亩,自行雇工耕种,即为尔与拱儿预为学稼之谋。尔今已为秀才矣,就此抛弃诗文,常居别墅,随工人以学习耕作,黎明即起,终日勤动而不知倦,便是田园之好子弟。”

  在一个传统对农民轻视的封建社会,一个知识分子能尊重农民,而且能让自己孩子去务农而不去追求科举考试,真是难得。

  诸葛亮曾有教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为富不仁,積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恶驕奢,仕途无益。”

  林则徐训导儿孙,儿孙铭记不忘:

  “子孙若如我,要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我想林则徐的家训应该让在羁押的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先生看一看,希望他能从中得到教诲。

  最近在圣荷西的老人中心,我遇见一位台湾来的老太太,她说她是林则徐的后裔,家里还藏有关于林家的家谱。

  我对她说我对林则徐很敬重,是否可以给我看一看这家谱。

  其实我有一个梦想是等我退休之后,能与我的老友“现代的徐霞客”孙述寰教授结伴去新疆的伊黎寻找林则徐的历史事迹及看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

2009年10月13日

【附录】
林则徐 训长子汝舟

  字谕汝舟儿:尔叨蒙天恩高厚,祖宗积德,年才二十八,已成进士,授 职编修,是为侥幸成名,切不可自满。宜守三戒:一戒傲慢,戒奢华,三戒 浮躁。尔既奉母弟居京华,务宜体我寸心,常持勤敬与和睦。凡家庭间能守 得几分勤敬,未有不兴;能守得几分和睦,未有不发。若不勤不和之家,未 有不败者也。尔昔在侯官,将此四字于族戚人家验之,必以吾言为有证也。 尔性懒,书案上诗文乱堆,不好收拾洁净。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痛改, 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皆宜检拾伶俐,以为弟辈之榜样。勿以为是公子, 是编修,一举一动皆须人服侍也。尔能勤,二弟皆学勤;匀能和,二弟皆学 和;尔能孝,二弟皆学孝。尔为一家之表率,慎之慎之。

  大儿知悉:刻接汝母书,家中大小均平安,甚慰。吾儿在京,身躯当亦 如常,惟须加意调护,勿使万里外老人担忧也。广东起居饮食尚适,勿念。 惟鸦片充斥,戕生耗财,殊为可忧。闻此风已传至各地,故乡子弟,亦有不 幸染此癖者,殊属可恨。京中情况如何?有此毒物否?嗜此者,大率因夜眠 不足,精神困顿,初则视为药品,以为稍吸无妨,继则惟知其害,而已欲罢 不能矣。一失足成千古恨。吾儿须切戒之。勿以稍吸为不足虑,更勿以暂吸 为不足成瘾。须知此物之毒,不减鸩酒。初吸之似可振起精神,实则饮鸩止 渴耳。父闻入言,精神衰颓时,吸之有奇效;然犹人当贫乏时,出重利以借 债耳。借款到手,似觉舒展,实则害已中于身矣。盖借明后日之精神,以助 吾此时之精神耳。一吸以后,不吸便觉委顿,而瘾成矣。迨既成瘾,则虽吸 亦无效。犹之人当债务满身时,不再借固无以存活。即借亦不过用以支付利 息,未能受用,卒之越弄越僵,不至毙命不止。吾儿须牢记之,慎勿堕入也。 闻吾儿睡时甚迟,此甚不可。作事须有定时,朝早起而晚早眠。况京官究属 清闲,不比外省官吏。一至夕阳在山,已可出部,何必弄至深更大半。又闻 吾儿极好宾客,人在外作客,友朋固不可少,然须择人而友。京官中虽多仕 流,吾儿所交者,未必尽为匪人,然亦不可不慎。言语亦宜谨慎。鸦片一物, 更须屏绝。否则非吾子也。元抚示。

  大儿知悉:接来信,知吾儿三载在外,十月内将回籍一次,并顺道沿海 路来粤一游,甚为欣慰。吾儿三载离乡,汝母汝妇,虽在家安居,然或则倚 闾望儿,或则登楼思夫。客子归乡,天伦之乐融如。吾儿有此家思,不以外 物而撄情,为父殊深嘉许。父十一载在外,虽坐八轩,食方丈,意气豪然, 然一念及家中状况,觉居官虽好,不如还乡。特以君恩深重,公务冗忙,有 志未能申耳。吾儿在都,位不过司务,旅进旅退,毫无建树。而一官在身, 学业反多荒弃。诚不如暂时回籍之尚得事母持家,且可重温故业、与古人为 友,足以长进学识也。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 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邀幸成名,何德何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 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官,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 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今吾儿既日知汲长绠短,思告假回籍,孝以事 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唯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 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 勿荒弃学业,须磨励自修,以为一旦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 儿其牢记之。迩来身体如何,须加意当心。父年事虽高,然精神甚旺,饭量 更较前增高。汝母在家,亦甚康健,可勿深念。汝弟秋闱,虽蒙荐卷,未能 入彀。此正才力不足,未可怨天尤人,闻甚郁抑。吾儿寄家书时,可以善言 婉劝之,父有不便言焉。来书字迹颇潦草,何匆促至是,后宜戒之。元抚手 谕。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9年11月6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6, 2009
2009年11月7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7,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