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访浙南青街畲族乡的李氏大屋

── 李学数 ──


忆秦娥·青街李氏大屋
大门斜,石墙围护畲人家。畲人家,层廊四合,柱垫朱砂。白银为厝时人嗟,众厅香木雕云霞。雕云霞,匾书犹在,不驻年华。
──陈志岁 (1958─)

青街畲族少女
青衣左衽美头纱,圃畔三人三朵花。
相戏敧身偎竹笑,山乡静里泛春霞。

──陈志岁 (1958─)

游青街畲乡民俗馆
竹岭高低欲匝村,古居作馆傍西源。
合回檐现瓦椽式,鈒镂壁遗剞劂痕。
共赞百家工制器,了谙一世听胪言。
恭勤山客文明在,筒酒蓝衣可问元。

──陈志岁 (1958─)

青街畲乡(新韵)
林空鸟恣啼,霞彩客为衣。
且醉山哈酒,人间惜别离。

[注] 畲族人自称“山哈”,即山客之意。
──卢善能 (1971─)

  2008年6月15日,我回到浙江南雁荡山的青街,这是我父亲诞生的地方。

  青街,原名睦源。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清时称崇政乡。民国后期称睦源乡。1935年命名为青街乡,辖如今闹村乡的联山、苍南县腾土羊乡的杨半岭、北山村,南雁镇的前山、朱寮、堂基村等共计18个村及现在的青街乡所辖区域。1992年撤并扩时,将原睦乡并入,再次改名为青街畲族乡。

  青街是久负盛名的“毛竹之乡”,种植毛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竹林面积1.2万多亩,四季产笋,是平阳主要产笋地。

  青街也是平阳县唯一的民族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青街畲族乡历史悠久,据考证,在唐天宝年间,周氏始祖周欲纳为避安禄山之乱,从江西饶州乐平县迁居平阳县睦源(今青街畲族乡辖内),建家立业,繁衍子孙,演延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于1773年建造的李氏大屋,位于青街古老街市南端,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幢木结构的合院式老宅,有着232根柱子,每根柱下的柱础均为鼓型。据称,此宅夏天无蚊。原来,此屋在建造时,每根柱子与柱础接合处,均放有朱砂。

  建有四面回廊即走马廊的此屋,其长方形的天井占地一亩有余,大院四周上面共有8个大厅,24间房。走马廊上的美人靠,清一色雕花。全宅每个房间的花窗各不相同。还有六个门神巨像,虽历经百年但依旧色彩鲜艳,清晰可辨……当地人这样传说:李家当年迎娶平阳万全一位财主的女儿,却不知何故与亲家怄气。于是,万全财主为女儿做了一顶比李氏大屋的门高得多的花轿来刁难,不肯认输的李家就命下人开仓,在围墙内外用谷子铺成一道坡,让抬花轿的人踩着这道坡从围墙上进入大院……

  当年建造此屋时,师傅们每人还养有一头猪,以示为建此屋而安营扎寨之意;东家也是靠清点鞋子数来统计出工人数;光那栏杆上的百花窗,4个师傅带着徒弟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此屋工程量的浩大由此可见一斑。

  李氏大屋,规模宏大,气度轩昂,保存完好,屋内尚有数十人居住,可能过于宏大,几十人好像不见人影似的。

  大屋共二进,迈进门台是内院,有水池花园,古树成荫。树阴下,院墙是溪石垒就,靠院墙有长长的石条凳,夏天到此游玩,坐在石条凳,那时多么的惬意呀!

  二道门有横额“司马第”,是清道光二十年的遗迹。李氏大屋内院系四合式木构建筑,中间天井,四围是二层走马楼。走马楼上雕花木头栏杆保存完好,工整美观。

  中间的天井,据说约一亩地大小。大院四周上下有8个大厅,4条楼梯,24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镂空花窗,样式各异,做工精致。

  在网上看到潘一钢先生在2004年9月7日写的《青街李氏大屋》:“车从空落落的青街上歇下来时,灼灼的日头下,乡里一位很热心的宣传委员撑着一把花伞,熟门熟路地把我们引进一条树阴蔽日的小弄。小弄不长,却很清幽,三下两下就走到了尽头。抬头一觑,一堵山似的大屋很有气势地横亘在眼前。她收拢伞,笑着说:“这就是李氏大屋,风风雨雨都百余岁了。你看,依旧那么坚实。现在还居住着57户人家,近200人呢!”

  是的,我们就想看看这屋。都说“顺溪屋,青街竹”。青街是畲乡,是偏僻地,也有如此好,如此大的屋,多多少少让人觉得有点意外。

  这大屋呈“回”字形,外围又有用溪石垒成的3米多高的墙,是很典型的封闭式建筑。不难看出家园和自然的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强调和放大。走进石墙,便是二道门,一溜6扇,门上镶金嵌银画有6尊门神。岁月流逝,门神依然有神,个个栩栩如生,可见当年画匠高超的技艺。屋内有占地一亩余的天井,四周是两层的走马楼。踏上去,咚咚地响,给人一种旧版的记忆。窗牖、门楼、护栏等雕刻得极精致,若不是一流的工匠,花上好几年的功夫,仍做不出这般的慢工细活。

  李氏大屋封闭,偏僻,却走出了革命家,走出了数学家,也走出文人墨客,都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心里想着答案时,忽地看见大屋檐下坐着好几个在静静写着作业的小孩,那么认真和勤奋。悸动之后,心想: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吧。

  我的三堂哥李信言,现年85岁,从事教育工作45年,李氏大屋最珍贵的是楼上的银屋,底下是他写的青街李氏大屋的银屋来历:

  “李氏大屋的银屋,是一个较精致的工程,是建在二楼正厅,左边牌道‘回避,肃静’右边‘带同分府,儒学正堂’,周围都挂上200多年前的祖宗遗像,银屋就建在正中。

  据祖传青街王神洞畲族兰姑姑娘被卖到温州大南门虞筛里,受尽欺凌,后退回王神洞。我五世祖怜其孤苦,收养后娶兰氏为妻。兰氏65岁卒嘉庆己巳年12月10日。当时因我五世祖与其六弟成见,再加旧社会恶势力之大,嫌兰氏出身低贱,又是畲族女,兰氏木主牌不准进入李氏宗祠。我五世祖认为自己房头人少被欺,敢怒不敢言,只好把兰氏木主牌安放在厅桌上,并吩咐子孙代代要日夜勤劳,俭吃省用,争一口气,今后如有兴家立业之时要花当时建李氏宗祠的一切代价建一座细致彩色的小屋一座安放兰氏木主牌。这样一来一直到九世祖(光绪二年)与建李氏大屋同时兴建。第一层兰氏木主牌,观音,土地,第二层雕刻栏杆花样突出屋顶雕龙凤非常精彩。花费时间一年半,资金白银三仟玖佰玖拾两,为此取名为“银屋”。当时闻名南北二港。每年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人称是北港第一民屋。近年来杭州大学,同济大学某搞大建筑研究的专家带学生来此后,认为:青街李氏大屋保存完善结构完整,具有明显的明末清初的江南山屋的建筑风格。”

  温州都市报2008年4月20日报导,在我们老家发现百年的广告:“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李氏大屋近日发现了3张药品‘百年广告’。昨晚,温州博物馆专家高启新先生辨认了海报的照片后称,这3张海报是清朝末期的物品,应该有百余年了,温州博物馆也收藏了同年代的此类海报。

  记者昨天在李氏后裔李氏大屋看到,这3张张贴在李氏大屋的后堂木制墙壁的‘广告’,是有关洗脸粉和胃药的海报。其中一张治胃病的海报上印有‘胃病良药,健胃壮身,开胃化食’等文字,洗脸粉的海报上绘有美女头像。因年代久远,海报几乎已经融入了木制墙壁,揭不下来了。

  据悉,李氏大屋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是一座木结构的合院式老宅,至今保存基本完整。据现年85岁的李信言老先生称,他的爷爷李品芳曾是一名药商,这3张海报可能是他贴在墙上的。”

  现在的银屋是文革之后重建,可惜找不到工匠恢复精美的原貌,给人看来一种很粗劣的感觉。虽然李氏大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国家没有给一分钱作为维修的费用。从1996年越剧“竹外桃花”,2002年瓯剧“高枝吴山村”,到2002年故事片“三等小县”曾借李氏大屋拍外景,补贴一点费用,其余大部分的钱都是族人自费维修。看到现在有些败落,我担心不到十年时间这大屋就要损毁。

  我在附近的畲族乡走走,与当地人交谈,发现语言很像是客家话。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中国东南部,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和广大山区。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意为刀耕火种。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客家方言或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无文字,通用汉文。

  再说青街的畲族。据有关史书及相关宗谱记载,畲族始祖平番有功,官封忠勇王,并招为驸马。但他不贪图富贵,在高辛帝赐姓分封广东潮州一带后过着狩猎农耕的自由生活。

  该乡畲族系明代时期由福建迁居而来。雷、蓝、李、钟系其四大姓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形态。

  以前,畲族过得非常贫穷,衣服都是破烂,很少与山下的人接触。据称,畲族流行的过节风俗与汉族不同,有自己的方式。最隆重庄严的莫过于正月初举行的祭祖活动,最为热闹激情的是三月三的对歌活动。像结婚时的对歌活动,则要持续三天三夜。更为有趣的是,婚后新人回娘家,青年男女则会挡住小两口对山歌,对得上才能放行,否则大夥儿要往他们脸上抹锅灰。即便到了岳父家,也还是要对歌,在宴请新女婿时,新郎如果对不上,那些阿姊阿妹们便毫不客气往新郎脸上抹上锅灰,以示这是“我家女婿之意”。

  我看到畲族的领导蓝伯伯曾与我哥哥同事,蓝伯伯在五十年代还到北京见过毛主席。他现在身体很健康,忙着建新的庙宇。他本来要找一个会唱山歌的老人过来唱山歌给我听,可惜这老人上山插秧去了,没有在家。最后他送我一本平阳县蓝氏志,内有一些畲族的民谣和山歌。

  其中一首《苦情歌》,1983年被整理,描绘了以前畲族过得困苦的日子:

  “一件衣衫破又破,十八年前做的裤,穿了长久无法洗,三把柴秤称不过。
   没吃没穿真真苦,天天难过天天过,夜里无被盼天亮,日里无粮等天暮,
   吃亏吃亏真吃亏,身上只盖破棕缞,娘拉过去郎拉来,棕缞只够盖脚尾,
   凄惨凄惨真凄惨,身上只盖破棉团,娘拉过去郎拉转,棉团只够盖心肝,
   做了穷人真困难,借人升米脚手酸,早时借人一升米,晚时来还一升三。”

  蓝伯伯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跑到城市去找工作了,剩下的两千多名都是老人和小孩。很多田地都荒废了,这是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现象。

2008年6月20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8年6月20日首版 Created on June 20, 2008
2008年6月2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ne 2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