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愚蠢的乌鸦?聪明的乌鸦?

── 李学数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天下乌鸦一般黑
──俗话

  早上,我去附近的公园散步,看到马路上一只乌鸦昂首阔步在寻找食物。昨天公园有人野餐,地上残留一些食物碎屑,它东跳跳西跑跑,好像是很快乐的样子,公园有太多人们丢弃的东西,它应该有很多可吃的食物。

  以前我不知道乌鸦是被称为“鸟类的清道夫”,有一次看到电视的“动物世界”,才知道这种鸟是益鸟。

  但许多人不喜欢它们,以为他们是肮脏。中国人不是很喜欢它的颜色,认为黑色就代表不吉利,代表“恐怖,恶运,死亡”。认为乌鸦是不吉祥的动物,是报凶信的使者,听见它的叫声,人们禁不住地要唾骂它。

  孩子小时,我对他们讲《伊索寓言》里乌鸦喝水和狐狸骗走乌鸦乳酪的故事。故事的乌鸦是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

  我最近去老人中心放映一些“聪明的动物”的电影录像带给老人观看。其中有一个节目是 BBC 在日本拍摄 Osaka 城市的乌鸦怎么用工具吃核桃的情节。

  一只乌鸦叼了一个核桃高飞然后投下,有时壳破裂,它就可以吃到核仁。有时不破它就想另外的方法。它把桃核丢在汽车道上,让汽车轮胎轧过,于是它飞下啄食。可是麻烦来了,它必须不断闪避迎面而来的汽车,真是麻烦。

  它观察到交通灯控制汽车的行驶,于是把核桃丢在斑马线上,当汽车轧过之后,行人走过,它也无顾忌的吃这些桃核,等亮了红灯才飞走。令人惊异的聪明。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猿猴也会借助石块砸开坚果。

  我的印度朋友C教授告诉我在印度人们也是不喜欢乌鸦。他说他小时候,父母给他食物,他有时在屋外吃时,往往有乌鸦过来偷抢他的食物。但是这些乌鸦却欺善怕恶,从来不敢对成人或者衰老的老人进行抢劫。乌鸦嗜好偷食其他鸟的卵和幼雏。

  七十年代初我去匈牙利的 Szeged 演讲,并看望我的好朋友G教授。在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发现他们挖掘地下的古迹,有一个营帐建筑就很像蒙古包。多数学者认为,西迁的北匈奴到达东欧,最终和当地人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匈牙利人。

  匈奴是来自蒙古大草原一带的游牧民族的总称,是突厥种。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公元91年,汉军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北匈奴主被迫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后来就定居在东欧洲的匈牙利大草原上,以依傍提苏河的斯基特城为他们的大本营。由于他们需要非常辽广的草地,为马匹和牲畜提供足够的饲料,匈奴人就以结盟或征讨的手段,控制了大片的平原,范围从俄罗斯的乌克兰山地,横跨法兰西的莱茵河。

  当我们经过校外农地,却见一大群的乌鸦有几百只在聒噪,从来没有见过像蝗虫那么多的乌鸦在一起发出哇哇哇的叫声,就像唐诗里的“落雁迷沙堵,饿鸦噪田野”的情景一样。

  听说匈奴人喜欢引吭高歌,他们的民间音乐和中国陕西民间音乐有点相似。知道匈牙利人并不讨厌乌鸦。问当地人,他们称乌鸦为 "Yawuli" (鸦乌哩)是我们的乌鸦的颠倒。会不会是以前匈奴人称乌鸦为 "Yawuli" 这名就保留下来?

  我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是据说在非洲有白色的乌鸦,可见上面的话不一定正确。

  北宋的苏东坡(1036─1101)写一篇《乌说》的文章描述福建人捕捉乌鸦的方法:捕乌鸦的人到郊野,带着纸钱及瓦罐盛的饭,假装是祭祀死人,在坟墓间假哭,撒纸钱,把饭放在坟前供养死者,然后离开。

  这时郊野的乌鸦会飞来,争吃坟墓的饭。

  等它们吃完,这猎人又到另一座坟前假哭,撒钱供饭,让乌鸦过来争食。

  他连续做几次同样的动作,乌鸦虽然聪明狡猾,但不会对猎人起疑心,不会觉得他有甚么不良居心,于是跟随他,又吃又叫,高兴得很。

  等到这些乌鸦放弃警惕,猎人就撒下天罗地网,把这些乌鸦捕获了。

  许多人知晓它们会反哺。《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小时乌鸦爸爸妈妈哺育小鸦,等到小鸦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会叼食物给老鸦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是我见到的中国人唯一说乌鸦好话让人感动的事实。

  其实乌鸦还有一个美德是奉行“一夫一妻制”,中国人却缺乏的。中国人一有点钱或有势就喜欢“包二奶”,不忠实有外遇,违反一夫一妻制,将包二奶视作有钱、有权的象征,乐此不疲。真是比乌鸦还不如。

2008年4月1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8年4月12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12, 2008
2008年4月2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2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