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阿Q的心态

── 家成孩 ──


根据西方心理医生的研究,认为人脑从小,甚至在胚胎时期,已经开始记录对双亲的感受。因此,“家长心态”自小就累积在小孩脑里。“家长心态”表现的行为:教条、权威、稳重、保守、封固、狡猾……

对应着“家长心态”,小孩的自身感受,形成了“孩童心态”。“孩童心态”,表现成天真、直觉、草率、冲动、软弱、反抗、冒险等行为。另外,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与学习,培养分析思考能力,逐渐建立了各自的“成长心态”。

每个人的性格,都在这三种“心态”交互作用下,衍生出各种行为。特别是,当“家长心态”和“孩童心态”交互占据了主导地位时,可能形成同一个人的双重性格。

“家长心态”和“孩童心态”,各有优缺点。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成长心态”,减低“家长心态”和“孩童心态”的弱点的影响,认真探究和判断各种风险,才能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本文尝试用这三种心态,归纳阿Q单方面的一些简单言论。虽然不是深入研讨,却希望读者能够另有领悟。

阿Q脑里的录音机,磨转出来的“家长心态”:
  “这毛虫!”
  “畜生!”
  “记着罢,妈妈的……”
那个年代,骂架的言论,好比家常便饭。阿Q一生,最有权威的一句是: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阿Q最后一次进城回来,“成长心态”的话多了:
  “回来了。”
  “上城去了!”
  “那是朋友的,本来不多。他们买了些,……”
  “现在,只剩了一张门幕了。”
  “那么,明天拿来就是,”

贯串在阿Q的生涯,主要是“孩童心态”的言语: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你还不配……”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谁认便骂谁!”
  “我说他!”
  “咳,呸!”
  “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
  “造反了!造反了!”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降了革命党么?”
  “假洋鬼子不准我!”
  “他们没有来叫我。他们自己搬走了。”
  “我不知道,……他们没有来叫我……”
  “我……我……不认得字。”
在阿Q的悲剧里,饿狼的眼睛,“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终于,阿Q带着“孩童心态”,当了死囚,游街枪毙。

我们华人的性格,阿Q气质深厚,“孩童心态”众多。阿Q枪毙后多年,“家长心态”比比皆是,“成长心态”却不够强壮。──是反思的时候了,请大家共勉。

2005-4-22

(作者注):有关“家长心态”、“成长心态”和“孩童心态”的论述,请参阅 Tomas A. Harris, M.D. 著:I'm OK - You're OK 。本文观点,与原书不尽相同。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5年04月22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22, 2005
2005年04月2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23,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