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华教存在的价值

── 丘维平 ──


以下录自《非民主化华教无以转型中兴》(黄进发,《林连玉忌辰省思华教运动(四)》,“独立新闻在线”http://www.merdekareview.com/,2008-12-19):

……在民主化后的马来西亚,华校必须更有效地论证其存在的终极价值,对多元社会的贡献。华教运动至少有三个选择,它们使用不同的论述语言,追求不同的政策目标,并影响华教运动与国家、其他社群的互动。它们各有利弊,华教运动必须有意识地做出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诉诸“集体权利”(collective rights)的价值,高举80年代以来强调的“母语教育”大旗,以“母语学习最有效”为基本立论。这个选择最容易争取“华人应该懂华文”的民族主义者。然而,除非同时承认华人的母语可以是英语或其他语言,这立场也会让许多不谙华语而受到敌视的华裔反感,像巫统一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他们推向单一源流教育系统的阵营。更大的尴尬是,如果华社真诚相信母语教学最有效,那么华校那10%-12% 非华人子弟其实就来错了学校,华教运动有道德责任劝退。华教因此其实是“封闭/内向的民族教育”。

充分推展这个逻辑,则所有华人(至少父母说华语或中国方言者)必须把孩子送进华校,而华校也应该是纯华人学府。不止华教将成为(至少华语系)华人的族群边界,同样道理,淡小、宗教学校也将成为淡米尔人、回教徒的族群边界。母语、宗教教育因而实质隔离不同族裔背景的孩子,形成“国民团结论者”批评多源流学校分裂国民的口实。过去华教的抗辩是“不平等才是国民分裂“的原因,等到有一天如果江沙马来学院、玛拉院校也开放给非马来人入学,华教要怎样继续反对“接触论”,论证“接触不一定促成和谐,反而可能会引发冲突”?或者提出有效的方案促进学生交流?如前所说,如果宗教学校因为回教化争议成为社会主流的眼中钉,母语教育就可能遭受池鱼之殃,先走上祭坛。

第二个选择是诉诸“经济价值”,以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来论证华文有文化、经济、政治价值,因此华校应该保留。这个立场可以配合传统的“母语教育”论述,因为 “华语既然有价,华人子弟怎可忘本不读华校?”,也可以满足大中华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虚荣心,“其他族群子弟如果要忘记本身母语变成‘说华语的二毛子’、‘唱福建哥的友族同胞’,也是好事”。华教因此是“开放式/扩张型的民族教育”,就像马来文化民族主义者眼中的国民学校;因此自然会刺激多数族群的民族主义反应,被其他母语教育的同道所疏远,最终被打上更多“华文沙文主义”的标签。

第三个选择是诉诸“个人选择”的语言,强调学生与家长有权选择本身的教育系统,反对国家把本身价值偏好强加于个人身上。这个论述不会自动排除不谙华语的华裔,也不必否定传统的“母语教育”论述,而可以创意性地调整、扩大其实践:母语教育如果是最有效,而家长与孩子却选择用第二语言学习,那么学校就应该给予非母语学生更多学习上的支持。今天,马来西亚的英文教学是假定英语并非学生母语,国小的国语教学、华小的华语教学、淡小的淡语教学却完全假定教学媒介语就是学生的母语,尽管只有淡小状况符合现实。

既然强调家长与学生的选择权,学校的授课就应该更有弹性,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语言授课。这最终将打破现有多源流教育制度的樊篱,从截然不同的类型变成光谱上的不同结合:譬如说,70%中文、20% 英文、10%国文的重点华小;40%中文、30%英文、30%国文的多元华小;40%国文、30%英文、20%华文、10%淡文的多元国小。这些学校既符合母语教育论述;也允许各语言教育之间的竞争,因此也符合“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利益;更可能吸引不同族群孩子入学,因此也符合“接触论者”的利益。

这个选择的坏处是,它破坏了“族群民族主义者”要藉母语来维持其封闭性的族群边界的愿望。它当然也会被单元文化的“国家主义者”攻击,因为,如此有弹性的教育系统可以促进族群交融,但是,却其实却使教育系统更加支离破碎,不利于国家的控制。从这个角度去看,确确实实植根于“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人选择”论述,是“族群民族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这两个表面上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公敌,因为后二者都不过是“集体主义”的不同品种。使用“西方自由主义”的语言,虽然可能是最有效反抗国家同化政策的选择,感情上却很可能让一些人难以接受。

以下引申一点看法,借以抛砖引玉。

根据《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一般来说,华人的母语是华语。一些受英语教育的华人家庭,如果从小就采用华人方言,母语是华语方言。那些家里从小就只说英语的华人家庭,母语是英语。

“母语学习最有效”,是经验的总结。从教学的便利,学识吸收效果来看,母语学习最有效,母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采用母语作为教学的第一语文,可以同时辅佐教学第二甚至第三语文。因此,“母语教育”不必是封闭的,也不好自我封闭。

推崇“母语教育”,会不会让许多不谙华语的华人受到敌视?这是社会心理的问题,不是教学语文的问题。采取包容的心理,互相尊重各人的母语,鼓励开放交流,对社会群体是有好处的。从小就只讲英语的华人家庭,当然学习英语最有效;只有他们志愿克服语言上的困难,才会接受华文教育。

由于“母语学习最有效”,非华人子弟进入华校就读,需要有适应的鼓励。怎样是适应的鼓励?就是要非华人子弟明白“母语学习最有效”的道理。非华人子弟进入华校,华文不是母语,要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学方面要补救语文基础的不足。明白了实际情况,非华人子弟可以进入华校就读。现下就读华校的非华人子弟,难道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华文?难道这不是一种趋向开放式母语教育的现象?

华人大多进入华校学习,以母语(华语)为主要教学用语。考虑了其他的因素,一些华人进入英校,就像一些非华人进入华校一样,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同样的,“有一天如果江沙马来学院、玛拉院校也开放给非马来人入学”,只要考虑过非母语学习上的深一层要求,华人也可以进入马来学校学习。交流接触,会有好处。

《非民主化华教无以转型中兴》指出:“第二个选择是诉诸经济价值,以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来论证华文有文化、经济、政治价值,因此华校应该保留”。

经济价值,本来是选择第二语文的考虑因素。学习第二语文,目的是方便交流。以中国来说,在向全世界推广汉语的同时,也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外人学汉语是第二语文,中国人学英语也是第二语文,都是为了互相交流。严格的说,大部分外人不需要学习汉语,大部分中国人也不需要学习英语。因此,经济价值不应该作为接受华文教育的主要理由。

以“经济价值”作理由,要求华人接受华文为第一语文教学,主要是功利思潮作祟。根据这种说法,当中国还没有迹象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时代,华教就不必存在了。可是,在那时候华教就已经发展壮大。功利因素只能作为学习第二语文的依据,不是华教存在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选择”是“个人选择”。“个人选择”,因素众多。以“母语学习最有效”的基础,考量个人条件选择教育,也是合理的作法。

教育的最后决择,都有“个人选择”的因素。选择“母语教育”,也是因为它是切合实际的“个人选择”。选择其他语言媒介的教育,也都会有着个人决择的因素。

把“个人选择”划入“自由主义”,过于笼统。如果先考虑自己的母语环境,也考虑个人学习条件,“个人选择”并没有什么“放任自由”的地方。母语教育是主要的教育,但是,不是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一样,不能完全排斥“个人选择”的因素。

总的来说,“母语学习最有效”是华教存在最重要的价值,教育语文需要照顾“个人选择”。只顾“母语学习最有效”,不顾实际情况,是固守教条的作法。完全依赖“个人选择”,不考虑母语的轻重,也不是最佳选择。

此外,语文承载着文化,母语教育直接关联族群文化,这里都不加叙述了。

2009-1-26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9年01月26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26, 2009
2009年01月26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26,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