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徐冠林不了解
海外南洋大学校友

── 正 理 ──


《联合早报》2010年11月1日访谈报导,快要卸任的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说:“海外南大校友对新加坡现在的发展不是很了解,他们的理解还停留在殖民地或者是建国初期。”发表这种言论,证明这位校长不是很了解海外南洋大学校友的观点。当他把海外南洋大学校友的想法定位在“停留在殖民地或者是建国初期”,认定别人在“开倒车”,他怎会听取海外南洋大学校友的见解,怎会了解海外南洋大学校友的看法?

海外南洋大学校友知道,现在新加坡的中小学多以英文教学为主。如果办起一间华文教学为主的大学,没有本地学生来源。新加坡建国以来,环境变迁,国家意识超越一切,大学首先为国人而办,要争取成为东南亚第一,不会为东南亚华人办华文大学……。因此,没有重办南洋大学的条件,把“南洋理工大学”换成“南洋大学”,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没有南洋大学的实质。

在同一篇访谈中,他说他在2003年“认为,只要南大成为一所综合大学,去掉‘理工’两个字不是大问题,复名是迟早的事。”现在,他说“他的思路更清楚,他认为要把南大办好,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南大应该维持重视理工的优势,加强科技方面的突破。如今,南洋理工大学的工科和理科占了70%,以这样的组合成分来说,‘理工’两个字确确实实是南大的特色。”南洋理工大学的“复名”活动,就是“‘理工’两个字”这么简单?这些年来的混乱,到底怎么澄清?

事实上,这位校长经常把南洋理工大学的“南大”,包罗南洋大学的“南大”。南洋大学早已在1980年并入新大成为现在的国大。做为南洋理工大学的校长,讲“南大”,多数是指“南洋理工大学”,讲“南洋大学”,可以讲明清楚。哪好讲南洋理工大学的“南大”,又含着南洋大学的“南大”?那么含糊不清,妄想改变历史的心态,怎能“把南洋大学、南洋理工学院到南洋理工大学50年的历史整理好,把模糊的桥梁搭建起来”?

所谓“注入南大精神”、“把南洋大学‘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精神传递了下来”,玩弄“南大精神”的把戏,在在都是显示校长的“成就”罢了。自居为南洋大学校长,有没有想过,这些作法所隐含的侮辱成份?

2010-11-2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0年11月2日首版 Created on November 2, 2010
2010年11月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November 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