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词汇的生机

── 李公羽 ──


  我们都喜欢祝愿说:“希望大家有美好的生活”。美好再作细致的分词可以是安稳的,平和的,充实的,温饱的,小康的,小资的,大气的,豪华的,奢侈花团锦簇的等等不同气派排场的衣食住行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见的社会中人们的美好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也可看到贫苦人家清简生活,连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不保时的悲苦生活情况。悲苦再作细致的分词可以是工作时间长,手停口停,仅能为衣食忙不停;三餐不续,饥寒交迫,失业率高工作难找,这是悲惨世界的生活方式。美好与悲苦说的只是衣食等生活物质缺乏的事情,可以视为生活的基本条件,那些国家顾不上国民基本水平的生活条件是贫穷的、其起码的行政治理出了问题。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谈起住与行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可算是进入小康社会。要维护小康社会我们须有防备与防止失败的能力,方能立足于地球世界。其他过时的旧内容什么主义、政党、民族、民粹都是次要的旧团队工作过程的经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履迹、辙迹、轮迹等的行迹。经过时代的打磨与融和化育,塑成互为鉴戒的新理念,後生新团体可凭据的创新途径,世界毕竟属于後生代。笔者认为主要有三项事务:一是,防强国先征服後和谈的霸业谋图,不掉入他们设的陷阱,人们才能建成自立自主不奢的小康或小资国度。二是把我们的国家语文文化固立好,文化事业及教育事业马虎不得。三是人人都有大家气度,改邪归正一齐向未来的全球世界和平发展努力,把美好留在人间。

  现代人造的物质越来越多,如用塑料、尼龙等人造纤维及各种高聚化合成原料制成的产品种类繁多。三维打印机已面市。人造的高科技及大工程的机器及工具各式各样的都有,利用有生命的动植物做成的产品如木板、皮革、蚕丝等越来越少。没有新的词汇不能说明这些新产品的名称,性质,功能,作用等等;也不能描述其中的各种过程,效能及运用方法等等。因此我们的语文文化必须有新词汇的生机,随时代的改变创新而有更多吉利、优美、新颖诚恳好听的字汇词语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这样我们的语言文字才会生机勃勃,语文文化会向善向上发展。

  新的词汇如智能机器,约略可分为计算机,操控的自动机器手臂,远程和近程的电脑操控的智能机,仿人模样的机器人,三维打印机,太空望远镜,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等,这些新词汇是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从无听闻过的东西。很多未来的东西也不是我们这一代同辈人所能见到。

  词汇如概率,指的是‘可能’有多少,即概率有多少。机率是指机会有多少;机会比可能小,可能范围大,机会范围小。譬如阴历每月十五有明月,看到明月的概率是当晚夜空无云遮闭,其机率是那一时刻无云遮闭。当晚夜空里那一时刻内无云,其推论是‘里’比‘内’大。若小是小,其小无内才是最小,内有什么是另一回事。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构成物质有不同分子,分子里有离子、原子,原子里有核能。核能内有什么是另回事,核能物理学家懂得更多核能知识。物理学从应用到高科技的发展皆有其过程,都须要从理论到试验应用到实践可行,都须要字汇词语来表达,整个过程都须时间须经费;谁做成善良的事谁得益,天助自行互救的善行者们。

  想把明确的概念说清楚,我们的词语就得写明白,例如‘施行法律’与‘施行公平法律’其内涵是大不相同的。阅读者看了‘施行公平法律’就意识到这法律须含有合众情、合于有共识的公理,大公无私,公平正义的性质。只写‘施行法律’这词不够谨慎严密,这样的法律也可乱七八糟影响社会的安宁,使社会失去公德心。国家设立一条新法律,如果没有使用明白确定且不含糊的词汇是不能作成国家的立法条文,其他的企业、公司等等的商务条文也都须有类似的清晰度方可行。

  在道德层面也须把善与恶的理念写好、说明白,能表达清楚人性美丽善良的作为。人与人之间有利人益己的无私心、社会与居民之间有公益心;有慈善活动皆为善行。国家与人民之间有大公无私的助穷困民群的社会福利公平分法和配置,国家治理及政事如何发挥到对全国人民得益最多为至善,这些善理念及实践在高等及中等发达的国家都已做到。善的理念是人类文化开发的先觉、先导者,经过上下求索出许多有理智且不同的研究科目,再从实践中塑造成每个世代各异的时代风格,社会特色。

  全球人间之所以要把善与恶看透,写、说清楚,做分明皆希望把人道精神做到最佳美实惠,于人于己都无亏也无悔于心;让人类及後代有更好的和平生活环境,更卫生清洁、树绿花好的清丽与山明水秀的清新,此三清生活条件可使人们身心健康快乐。

  民族要立足于世界,其自家民族要懂得抑恶扬善的道理,从个人到家人到社会到国人都须有自律抑恶能力,一般上人们都知晓黑暗面会出现:虐待、恶意、唱衰、疾病等现象。人类须培养止恶言,抑恶行,改恶习的能量,让人人有充足的正能量往善良公平美好的光明大道进行。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6年8月31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31, 2016
2016年8月3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ugust 3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