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茶 室 倾 谈

── 李公羽 ──


(一)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个人的选择行为就是在走自己的道路。有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者,只要执着及有效的推行便可使事业有成就,理想得以实现。无目标者,只能随波逐流, 如落花流水一样,停在那儿是那儿。有一天顿悟了,兴趣大发,努力钻研,也可大器晚成。有目的者,志在必得,立志而为,可得。旁观者清,把每个人的人生道路称之为命运。

(二)

  以前的儒道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人合一。」用现代廿一世纪的语言可注译为「正心,健身养性,团队精神,合作愉快,建立互相尊重、机智的良好人际关系,以和谐皆存的理念去发展社会。」

  建造城镇,限制‘改造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还要注意‘原始自然’的环保,保护原生动、植物及水源、森林以及其物种。

(三)

  二十一世纪的爱情必须是互动的、平等的、双向有往有来的关爱与呵护。在男女几近乎平等的社会里,希望对方专一倾心而自己放任无忌的爱情是一种自私与独栽的思维,那是不通的。

(四)

  人际关系最最主要是必须培养互相尊重的能耐,给自己也给对方留有回旋或转环的余地与时间。

(五)

  在人的思想行为中,常有正面与负面的想法在互相策动着。正面是有明,负面是无明。有明与无明,都是策动生存、情爱、荣辱等等强烈思想、情绪的根源。有明,则有理性、坦诚、明白、仁慈。无明,则贪妄、猥琐、伪善假意,装模作样。它的内容难以分析,因为它潜藏在意识的深处,有时非常抽象不易发现,难观察到。

(六)

  「文明是知觉的累积」这话没错,说得好。人要有知觉才有人生。「麻木不仁」的人,知觉必不敏锐,很难番新,终必出现食古不化。性格一成不变,生活在其中难有创新的远见;只会跟随前人或他人,人云亦云,人为亦为,却不知省时度势,不知分别好坏或善恶。

(七)

  ‘形而上学’是有物质,有意识的概念。‘精神’是有能量却摸不到形界的思想。学习哲学其中一个目的是解迷惑和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训练解惑的思维能力以及用最严谨的思考能力破解困境达到理想目标。

(八)

  ‘优胜劣败’在廿一世纪已不适用;关键在‘优生劣汰’。‘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也不宜用。败者,也许太前卫;也许太落伍;只因不识时变。况且,失败以后还可以向第二、第三志愿发展;不必去为寇。

  如果一个团队不识常理,只知好强、要赢;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择手段,行为卑鄙,失去人格与品德,反而成了个只知强蛮,不识安危,不知好歹的人,多没趣。

(九)

情为何物?
有缘来相会,俱有团队精神,能互动,合作愉快。

情何以湛?
只有在相敬如宾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互惠平等,互求向善向上。

情何以勘?
有人说:「情深似海」。
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毛泽东说:「……天若有情天亦老……」
.
.

情何以堪,能白头偕老?
夫妻相守,志趣相投,互关爱互助互呵护。能互相往向善向上的道路前行;有远景;有家教;有家庭文化;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知道公理,有德行。

(十)

  人们常说要有道德,所指其实是‘德’的一种:同道之德。譬如车辆行驶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如果不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而为所欲为,慢驶者不在慢道上,快驶者不在快道上,或乱超速的行为都属于失道德的规范。

  德行分很多类型,如公德、酒德、道德、口德、品德、私德等等。优雅文化必须具有德性的行为与语言。例如不做太过豪放的动作、不说粗陋的话语。举止端庄有礼,谈吐斯文合情理等等。

  有人认为「优雅的语言,能使说这种语言的人变得优雅;有效率的语言能使人变得有效率;有深度的语言使人走入深度思维;精神充沛,有自信,头脑清晰,具这些气质皆足以使人高雅、自尊、上进。」,这些素质可以熏淘及培养在校学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0年3月28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8, 2010
2010年3月2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28,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