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外国语文

── 李公羽 ──


  学习外国语文是为了取得境外的知识,这样外国语文便成了取得各种知识的工具。其他自主独立国家及先进国家都如此。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把自己的中华语文学习好,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完全偏向于外语文的学习,久而久之便被外语文所同化;那样外语文就不再是工具而是代替了主体(中华语文)的现象。这样下去主体将逐渐式微,最后有被客体(外语文)所取代的危险;那将不是保卫中华语文的发展,而是长他人志气。至今一些语文弱的小国或民族或族群已有此先例。

  如果不能把外语文的知识经过消化,再把学习心得用中华语文写出来,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不能被中华语文吸收,也不足以用来发扬中华语文。这样的学习是个人的记忆学习,只是直译出来或读了便知的学科知识;不是用中华语文理解的学习,有时会觉得不能融会贯通,有功亏一篑的沮丧,这方法未免令人们惋惜,使知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出现,走不到弘扬中华语文之路。

  有时看到一篇中文书写的文章,其中用外文文字和缩写外文字母参杂在其中,使人觉得有匮乏感,是文字知识、工作未到位的现象和对中华语文不能随心所欲的运用,太可惜。社会学科有时会用上与生物学或生命科学学科有关联的词汇,这跨学科用语是相当有趣的事情。每个时代都有时代新文化,时代新文化要用语言文字(语文)来表达。每个时代都有新词汇、新名称出现,假若没有文化及文字工作者们的努力,就完成不了新时代的新颖语文文化使命。这样下去慢慢的、逐渐的会失去对自家新颖语文文化通顺、流畅运用的自信,甚至能力。现在我们会经常听到海外华裔们在谈话中要参杂不少外语言,这就不足为奇了;是可以辨别出不同程度的中华语言(普通话及方言)运用能力的例子。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9年05月07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7, 2019
2019年05月07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7,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