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几则碰撞莞尔小事

── 李公羽 ──


(一)

  整桌华人一起吃中餐,大家快乐的谈论着。不久,面食上桌,大家一起动筷子吃将起来。突然听到嗍嗍声发出来,大家意识到有人在吸食了。其中一个逗趣地说“喂,你的吸食大法有声音了,把声音消掉,你反而可以吃多一些,其他人不知道。如果大法出声音,桌上每个人盯着你,反而要少吃许多。”

  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有些西洋人把吸食看成是唯一吃面食的方法;如果是刁难玩笑,也不要气馁。只要改正它不就行了吗。吃时,夹满一箸放进口,然后咬断就吃这一口,或者用匙助吃,或者把面条切短,拿起一箸,多少由各人定,只要一箸一口就算斯文,有教养了。

(二)

  这里的人如果久(几个星期以上)不相遇,旧识再相见都会相拥轻轻肩抱一下。而我们的习惯只需朝对方说一句“好久不见,你好吧。”即可。我曾对他们表示自己不大习惯这样做,他们可以理解。有一回,和一位女旧友拥抱,她突然说“你好香”;不竟让我觉得这妇人如此细腻而莞尔一笑。也联想若是有体臭此举可避而远之,不必为。还是东方式的礼仪够周全,也少了香臭的嘻哈闲聊。不过,身处此地我们也不至于拘谨到连变通都失去;因此在须要时依然入乡随俗轻轻肩抱一下,不同是不那么随时随意的频繁习惯。

(三)

  认识一个西洋人,他说他会讲两句中文词汇。他说,有一天,他看见一群东方人,于是对他们说“你好”,对方说“我们是日本人”。另一天,他跟中国人在喝酒,对方说“干杯”,他也说“干杯”。他和我说他以为干杯是英语的 cheer 一样意思,没想到是把杯里的酒喝完之意。听了以后,我也在想,我们何不来也区分一下:豪爽的人喝酒,可以用干杯这词,一饮而尽。但酒量不大的人应该换个词,用‘庆杯’或‘敬杯’,喝少量酒没关系,只表示高兴即可。祝寿星公‘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祝健康快乐则用‘祝杯’。这样我们的喝酒的内容就丰富些,多了不少词汇表示不同形态的祝贺:干杯,敬杯,庆杯,祝杯,交杯……。广东人则说‘饮胜’。他们去参加结婚晚宴或弥月酒会称之为‘饮喜酒’。

(四)

  本地人的家教要孩子有礼貌,管教甚严。在家中,要求孩子要用请,谢谢,对不起这些文词。如请把门关上。别人给你或替你拿东西,必须说谢谢。防碍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为了要做个好榜样,他们用身教方法,大人和小孩都要这样说,直到孩子成了习惯为止。他们认同这样的孩子才有教养。我们为了不缺失也逗着孩子说。因此许多小朋友到别人家都习惯用这些词语,长辈听见也顺心得很。

  另外,他们经常和幼儿一起读儿童故事书,直到他们会自己念便停。

*

  对于习惯碰撞是小事或是大事,因人而异。有人以为是一己小事的习惯自由,与他人无关。另一些人,尤其是西洋人,以为此习惯有碍他人听视觉,是缺少教养、不斯文,不愿与之长久相处。相信异族通婚也要看缘份的。

  如果把各样差异,小的如长相、肤色、习惯、性格、行为,大的如社会制度,行政治理,教育系统以及各种体系、体用等等的不能包容持续。这类格格不入的大小差异积累多了成大隔阂,表现在行为则成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自负的自我,夜郎自大,傲慢偏见,不一而足。如此这般,物以类聚变成一种定局,在不同时代久不久会不由自主的重现。这类动乱会维持多久,全在于人群的定力及能耐。如果有虎视耽耽的有机心人在旁等机会,人间世情要变得更复杂。于是我们的文化有『人定胜天』或者『人算不如天算』之说。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12月2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2, 2014
2014年12月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2,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