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对外汉语教学

── 木 羊 ──


好多年前,我在巴黎认识了一位美国退休教授,大家谈得很投机。他回到纽约後,大家通过电邮继续交往。他时常劝我到美国去教美国人中文,因为他认为我的英文很好,可以把中文用英文解释清楚。我说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说只要参加一些短期进修课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零七年初,刚好看到中文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招生广告,於是我报名參加。报名後还要通过口试,确定报读者的普通话能力後,才决定是否录取。我以为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事,因为自已从小就念华校讲华语。没想到口试时要读汉语拼音,我从来没学过所以不会。而我(也许包括你们)说的新马华语,很多字汇都发音不准,声调不对。所以在朗诵环节,來自北京的主考老师听了皱眉。结果问道:「你在什么地方学普通话?」幸好我最终被录取,在花甲之年,重新背上书包上学去。

班上共有18位学員,好几位是在职的中学老师,我是年纪最大的一个。这个课程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不同的老師负责,他们都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副教授。修完这个课程要花168小时。每周3节课,每节3小时。对要上班的学员,上课是相当吃力的事。对我而言,这也是苦差,因为我的记忆力已衰退,很难学习新的东西。

课程的第一个单元是「对外汉语教学」总论,内容包括教学法、学习理论、教材和测试。这个单元让我知道什么是标淮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淮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每个单元的课程都要求学员写报告,而且要通过考试,因为语言大学要发证书,不能马马虎虎。为了应付功课和考试,我每天都花上几个小时复习和找寻资料写报告,比念大学时还要用功。

第二个单元是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老师要求每位学员写教案,上讲台示范和讲解怎样教普通话。在这个环节里,有教学经验的学员占尽上风。我不习惯在大众面前演讲,因此表现一般。不过在写作教学方面,我把旧稿搬出来,结果抢回不少分数。

第三个单元是汉语语音和汉字教学。我这个年代的人从来没学过拼音,但上了几节课後,我已经可以用拼音来打汉字,同时也纠正了一些读音和声调,普通话也因此说得比较标淮。

我们常说京片子都有卷舌音,其实这是儿化,即在音後加上 r,例如花 hua,花儿 huar。另外我们时常都忽略了音变。例如“一”的读音:一、十一、第一、万一等,都读原调念阴平;但在去声前就要念阳平,例如一样、一向;在非去声(阴平、阳平和上声)前,“一”念去声,例如一般、一年;“一”夹在相同的动词之间,就要读轻声,例如想一想、来一来等。掌握了这些原则,普通话自然会说得好。至於汉字方面,几千年的文字演变,并非几节课可以说清楚,所以老师也只能轻轻带过。

第四个单元也是最後的单元是汉语语法和词汇教学。真没想到汉语也有这么多的语法规则。学过语法後,让我了解什么是病句,写稿时要尽量避免。提起病句,课中发生了一则小插曲。老师举例句“会温习功课非常困难”,他问怎么会错成这样?这是我写的,是对第三单元课本的意见(完成每个单元後,学员要给意见,呈交中文大学作改善课程参考)。老师虽没指名道姓,但我还是觉得难受。一直在想:怎么会写成这样?当晚临睡前才突然想起,这应该是令字,一时手快,令写成会。於是我向老师解释,顺便把年青时写的一篇小说向他讨教。後来在讨论一篇北京学生的文章时,老师说:「……这不是林同学那个档次……」。在我脸上贴金,大概想补偿我的委屈。

对我来说,词汇学也是新东西。什么词素、构词类型、词义等令我看到眼花潦乱。不过,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活到老,学到老,真是有道理。辛苦了七个多月,终於修完了全部课程。我现在对自己的汉文汉语较有信心(我念商科,不是中文系毕业),自信不会误人子弟。虽然因为签证问题,不能到美国去教汉语,但学到的东西,永远属於自已。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0年1月9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9, 2010
2010年1月9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9,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