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香江寄语 — 蛙 鸣

── 木 羊 ──


看见一则令我摇头叹息的新闻,新界某处高级住宅区,有居民投诉附近蛙声扰人,要求管理公司派人捕捉青蛙云云。青蛙在野外生活,是两栖动物。它们吃蚊子和孑孓,对人类和环境都有益处。人类在它们的栖息地盖大楼,是人类首先侵占了它们的地盘,现在还要把它们赶尽杀绝。

香港人很少接触大自然,他们已经习惯生活在石屎森林中。我相信很多人对大自然的天籁,例如夜晚的虫豸声等,非但感觉得陌生,也许还会觉得恐惧。蛙声绝不比车声响,为什么人们能够忍受汽车的噪音,而不是蛙声?外国人就不同了,他们比较喜欢住在郊区,也比较喜欢接触大自然。前几年,我在一个展览会上,看到一些主要销往美国的花园装置,竟有录音设备,录的是蛙鸣。美国人认为在家的花园里听见蛙鸣,可以让人轻松下来,能减轻生活上的压力。美国人的生活情趣,果然与我们大大的不同。

其实青蛙也是环境的一份子。有水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影。七十年代我还住在吉隆坡的时候,就不时在花园的水桶里发现蝌蚪。今年四月的复活节假期,我上古寺静修。古寺离开公路六公里,没有公共交通,要自己走路进去。途中经过农田,当时是雨过天青,到处可以听见蛙鸣。此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路上我一直在聆听青蛙的鸣唱。我发现蛙鸣是有节奏的,它们应该是在沟通。首先,一只青蛙打开话题,其他的就回应。蛙声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长有短,就像一篇天然的乐章。那时,雨后的青蛙在田野间正在合奏一阙春天交响曲。

每个人对青蛙的观感是不尽相同的。有关青蛙的诗词也不少。辛弃疾有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毛泽东十七岁时写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出声?』少年毛泽东的霸气,在诗中已显露无遗。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2年6月16日首版 Created on June 16, 2012
2012年6月16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ne 1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