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香江寄语 — 洋 名

── 木 羊 ──


香港人大多数都有一个英文名。我不知道这种取洋名的习惯是几时染上的。在我的公司里,七十个华籍职员,除我之外,每个人都有一个洋名。

有人说,洋名字比较容记,叫起来也比较亲切。我不认为这种说法是绝对正确;但在崇洋方面,香港比大马「先进」得多。因为在大马,除了英校出身的人及教徒之外,很少人采用洋名。

取名是个人的自由。但在一个华人社会里,洋名整天价响,听起来十分刺耳。反在香港的欧美人士,大多有中文名字。这也许是入乡随俗的表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既然外国人也取中文名字,为什么堂堂的龙的传人反而背道而驰呢?难道月亮是外国的圆?或者是对自己的中文名字引以为耻?

最近我请了一位秘书,凑巧她的英文名与现任的一位同事相同。为了避免混乱,我便叫她的中文名。我发觉这种叫法更为亲切,而且绝对没有什么困难。

至於教徒方面,取个教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正如回教徒也有回教教名。但有一点我不明白,日本人教徒却不用教名。我认识几位日本人教徒,他们还是原原本本地沿用日本名字。这是否与民族自尊有关,或是其他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英文名与中文名殊好殊坏,那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名字和文字,各具有本身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条件。而且,华人采用洋名,并不能改变黄皮肤,黑头发的事实。当然,我并不是说采用洋名的就是数典忘宗的人。也许,洋名是殖民地社会的一种自然产品。但我有点搞不清楚的是,自认为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的台湾,也有许多人采用洋名。这种心态,只好让专家去解释一番。

名字对於个人,诚如商号对於商店,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但我并不相信姓名学之类的论调,说什么名字会影响命运等。不过一个清新美丽的名字,倒会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为了标榜时髦,就乱命名一通,这种态度是不对的。以为洋名比中文名字更亲切的看法,其实就存着一种消极的心态与自卑感。

钱锺书在《围城》里对洋名有以下的描述:……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个人叫火腿(Bacon),因为他的中国名字叫培根……中国人取外国名字,让我常想起英国的猪和牛,它的肉一上菜单就换了法国名称……

1982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0年12月5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5, 2010
2010年12月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5,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