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香江寄语 — 照片的力量

── 木 羊 ──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带来震撼,可以感动人。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就曾经激励了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促使他们走向革命之路。但文字需要消化才能产生力量,不如照片来得直接简单。最近我看过两张照片,整个人似被雷击,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第一张是号称世界第一悲惨照片,由美国一位摄影记者拍摄。图片中一个瘦得皮包骨的苏丹小孩正吃力地爬向联合国的救济站,在他的背後,一只巨大的秃鹰跟随着,牢牢地盯着他。这张相片还得过最佳摄影奖。但後来摄影记者因为内疚,得奖之後不久就自杀身亡。原来当时摄影记者忙於拍照,没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即时伸出援手。当他觉悟时,回头找寻,但孩子和秃鹰已经不见了。很明显的,孩子已被秃鹰抓走,成为秃鹰的大餐。

这件事引起很多讨论。有人认为记者的责任是报导新闻,不是救人。但也有人认为,救人是天职,人命比新闻重要。当时,假如这位美国摄影记者在拍照之後,马上把孩子抱起送到救济站,那就可以避免两桩悲剧。

第二张照片是一个系着头巾,拿着拐杖和锌钵的女人,正向一个坐在地上,衣衫褴褛,拉着胡琴的男人布施一张纸币。施舍乞丐一点钱有什麽好感动呢?大家别忘记那个女人的装束,那是中国内地要饭的典型打扮。这些人,好多是从外省的农村出来城市里讨活的。这就是说,一个要饭的女人布施另一个讨钱的。这种情形不常见,难怪照片中的几个旁人都在注目。

我看不清楚那张纸币的数目,相信最多是一块钱。现在在中国内地,讨饭的很多,给钱的少。因为强乞的情况太多,大家都怕了。所以我认定那个女人一天也没多少收入。假如她真的拿一块钱出来布施,那可能已是一天收入的百份之十,这是很难得的。也许,她认为大家都是在同一条藤上的苦瓜,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这说出了一个道理,穷困的人才真正了解穷困的人。施舍不在乎多与少,而是在乎诚心。在自己也自身难保之下,还不忘帮助他人,这才是感人之处。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5月16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6, 2014
2014年5月16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6,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