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对吴庆瑞的一些看法

── 叶德民 ──


  浏览联合早报得悉吴庆瑞博士逝世,享年91高寿,吴庆瑞是李光耀政府的重要智囊和得力助手,更是建设新加坡这个小红点的最大功臣。

  毫无疑问吴庆瑞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但没有去撰写回忆录,我们无法从他自己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人。只能从他的媳妇陈淑珊撰写的《吴庆瑞传略》以及其他点评和媒体报道,从侧面去了解这个人物。

  笔者是在新加坡接受华文教育成长,新加坡的传统华文教育早已被李光耀政府连根拔掉,由幼稚园到南洋大学已不复存在。内心至今仍然感到无比的沉痛和无奈,此种情结也难以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开解。

  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李光耀政府首先就针对华文教育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1972年2月出炉的《吴庆瑞报告书》认为:“在单一的教育制度下,强制能力参差不一的学生,应用在家庭不用的语言求学,是造成新加坡教育制度弱点百出和学生辍学率居高的主要原因。一般之资质中等的学生没有能力以第一语文水平应付两种语文,以及非英文源流的学生对英文的掌握相当低,因此英文有必要作为第一语文,全力掌握”,报告书也认为:“方言妨碍双语教育的发展”。于是确立双语教育原则以英文为主,母语为次,华族的母语为华语,方言必须予以消除,必须将学生参差不齐的资质予以分流。

  紧接着新加坡政府依据《吴庆瑞报告书》按计划开展语文改造的巨大社会工程,并于1987年完成了全新学校统一语文源流,一致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美其名为双语教育,实则是一统为新加坡式的英文教育体系。此外,在社会上大力推动“讲华语运动”,统一华族语言,消除方言,今天我一些朋友的孙子已不会讲祖宗的语言(方言)了。在所有学校建立分流制度,让资质好的学生学深一点、学多一点,资质差的学生学简单一些、学浅一些、学多一些时间。这个分流制度由1980年开始直到2008年才取消。

  就谈谈新加坡小学教育的分流制度,其实,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体的潜能做最大限度也最全面地发挥,教育体制的存在应该是为了提供最能达成此一目的环境与机制。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能是学习过程的考核评定,只能是学生资质的一个参考数据,根本无法衡量学生的潜能。同时小学分流制度的根本要害就是违反了基本人权,年纪小小的学生就被人为地分化了,由于学习成绩的缘故,被编到低资质的班级上课,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以如此的社会代价来培养精英,笔者看这些精英也只不过是机械人罢了。小学分流制度实施了28年,行动党政府才认识到不大对劲而于前年取消,却已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

  李光耀上台执政前,新加坡华族的家庭用语有95% 以上是讲方言和华语。李光耀上台执政后全方位推广“讲华语运动”超过了三十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新加坡的第三代连祖宗的语言(方言)也不懂了。同时人民行动党政府要以英语文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统一了其他源流的教育体系,用了28年的时间,很成功地把华文教育体系连根拔掉。而今天,新加坡华族家庭用语只剩下35% 左右是讲华语和方言了。

  鉴于华文和华语在社会上急速下滑的趋势,去年新加坡推广华语运动理事会的“讲华语运动”的主题定为“华文,谁怕谁”, 希望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孩子加深对华语的认识,提升孩子对华语的掌握能力。然而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管怎样绞尽脑汁来推动“讲华语运动”,充其量只能是在大环境的逆流中试图延续一项无法达到目标的运动。如果人民行动党政府语文政策的大方向不作变更的话,企图提高民族的语文水平和文化传承的任何运动都将是徒然的。

  最近有关降低母语在小学会考比重的议论,在新加坡闹得沸沸扬扬,李显龙总理和黄永宏教育部长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李总理说,“政府的长远目标,是要保留母语和传统文化,以彰显亚洲社会的特性,并且使母语继续成为新加坡的竞争优势……”,同时黄永宏部长为自己的谈话导致公众误会教育部有意削减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表示道歉,似乎稍微缓解民间的议论。

  当年李光耀总理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改变南洋大学的教学媒介语,而后南洋大学不但改变了教学媒介语,还被关闭了。还有,1963年12月王邦文教育部长在立法议院列举事实和数据来证明人民行动党政府会公平照顾和鼓励华文教育。可是,今天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体系已被连根拔掉了二十多年。回顾过去,难道新加坡华族同胞还不会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吗?还会看好新加坡民族文化的前景吗?

  吴庆瑞已盖棺,他在教育这一领域所制定的政策,影响了新加坡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命运,而历史事实在在说明了,李光耀政府扼杀了民族教育体系,而刽子手就是吴庆瑞博士。笔者无意在此褒贬吴博士,只是依据历史事实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2010/5/17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0年5月17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17, 2010
2010年5月18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18,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