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改变关键”待从头

── 洪雅琳 ──


  自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学院应用学习教育检讨(ASPIRE)的报告提出后,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议论,进而促使国人对侧重“投资回报”的功利教育、重视大学文凭的精英教育等,予以全面的重新思考与重新定位。

  教育部长王瑞杰指出,该报告书旨在突破文凭至上、突破成功的狭隘定义以及突破学习的局限等,进而肯定各有所长、敬业乐业、提升技能、终身学习等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学习正确的东西。”

  其实,这不正是涉及了教育真谛的诠释、教育本质的认可,甚至是人生价值观的反射。就个人而言,这可是人生抉择的一大难题。宏观而言,这种教育策略的改革,不也是国家面临的艰辛挑战?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学历,文凭至上,以薪酬多寡、赚钱能力、职位高低论社会地位与成就大小的我国环境而言,此时此际来个思维观念上的大突破,谈何容易?

  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英兰妮在国会中形容这份报告书是“改变关键”,深层反思,该报告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国人对教育的意义、读书的目的、个人的前途及国家的愿景等课题。

  首先,它提醒了我们应以启人心智的智慧教育取代功利教育。诚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引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它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尤记得曾有一度我国被嘲讽为是一大工厂,制造了大批有高效率的机器人,缺乏有独立思考的创意者。虽然这种论调似乎有以遍盖全之嫌,但它却是值得我们再三反省。

  其次,就读书的目的而言。且以学术泰斗陈寅格为例,他就是秉持“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作为读书的目的。而我们读书则多是务实的与文凭挂沟。换言之,“投资回报”是目的,个人兴趣是次要。如今环顾四周,大学生比比皆是,难怪ASPIRE建议着重工院与工教院学生的未来发展。而敬业乐业的精神,无疑成了“行行出状元”的基本要素。

  再者,随着全球化人才的竞争,个体的终身学习态度,似乎已成了未来的一大趋势,因为唯有精益求精的不断提升技能、专业能力等,方不致惨遭淘汰。

  综观上述所论,且让我们借鉴以往的成败经验,重新调整功利的学习态度,不再一味以学历文凭、赚钱能力论成就,甚至希望能尽快的改革重功利的社会氛围。有鉴于此,如何以智慧教育取代功利教育,如何不拜金也不拜文凭,如何学以致用,如何从提升技术、专业能力、进而提升人格修养,并更进一步的发挥回馈社会的精神等,确实成了未来的艰巨挑战。

  有道是:“抉择比努力更重要。”纵然未来难以预测,但关键之处就在于我们在未来的日子中,究竟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凡此种种,无不成了“改变关键”之忧思,虽说“改变关键”待从头,但其实它不也意味着:“改变关键始于己。”

(2014年10月13日《联合早报》)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10月13日首版 Created on October 13, 2014
2014年10月1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1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