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健康意识”始于己

── 洪雅琳 ──


  针对保健促进局去年的一项盐分摄取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中八成囯人每日盐分摄取量超标,其中以30岁到49岁者的每日盐分摄取量最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平均每天至少有一餐或两餐在外用食。经营餐业者或为了美味、或为为了保鲜,难免增加了食物的盐分,如此不良于身体健康的饮食习惯,岂不令人忧心忡忡?只因“病从口入”,积年累月的失衡,有朝一日身体负荷不了而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引发的中风或肾衰竭等,届时拖人又累己,快乐幸福成泡影。

  一直以来,新加坡被誉为“美食天堂”,五花八门的美食文化,自然成了本地的一大特色。大众传播媒介大力推荐美味佳餚的节目,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俗语道:“民以食为天”、“吃得是福!”更有者以美食为乐,本着“美食当前、吃了再说!”的享受人生理念,一味追求高脂肪、高蛋白、重口味的别具风味的食物,如此毫无忌弹的一味“享受”,一旦健康失衡而患病,恍然大悟的悔不当初,迫于无奈的戒口,悔时晚矣!

  其实,以本地乐龄群族而言,深谙养生之道者大不乏人。且以饮食为例,他们以少油、少盐、少糖为烹饪原则,以蒸、煮、焖替代油炸或烘烤,所谓“无味是味”,少了调诸多料,清淡自然真滋味。至于青少年、壮年以及其他成人,或由于忙于打拚而无法在家煮食,也或因惯于在外用食的重口味,纵然家中烹饪的餐食,也已嫌清淡无味,远不比外食的美味佳餚。如此一来,一味重口感的享受,自然有损健康的素质。

  综上所述,饮食的健康实应尽量操之于己,“味无味”乃是真味、清淡自然是上策!除了尽量减少人工的调味料,也不妨少吃加工或烟熏盐腌的食品,再加上自我煮食方法的拿揑与调适,自然有益于提升身体健康的指数。换言之,所谓防范胜于治疗,早悟早实践,“先苦后甜”总远胜于“先甜后苦”。健康饮食的养生之道,虽有其一定的艰难与局限,但就长远而言,仍有其一定的意义与实际的效应。

  另一方面,一般人往往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心理的健康。实际上,健康意识不仅只限于生理上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也绝不可等闲视之。正所谓:“养生先养心”。身体属硬件、心理是软件,唯有软硬兼顾、身心平衡,才是全面的“健康意识”。放眼周遭,患有精神抑郁症者正与日俱增,轻则忧郁自闭、重则自杀或杀害他人,个中因素错综复杂。只因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积累成疾是必然。有鉴于此,我们理应多加关注,否则一旦病入心坎,自然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生理健康。

  总而言之,有关健康意识的全面体会与努力实贱,正是幸福快乐过一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有鉴于此,只要大家本着“健康意识”始于己的理愿,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尽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身体力行,且又持之以恒,最终利己利人又利国,何乐而不为?

(6-10-2011 10pm)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1年10月10日首版 Created on October 10, 2011
2011年10月1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1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