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取与舍、得与失

── 洪雅琳 ──


  阅读了3月9日张从兴于《联合早报》所发表的《欲安贫乐道而不可得》一文后,不禁令人再三反思、感触良多。该文以当前中国的两种生活景象为例:一是住在乡村里的农民,为了“改善生活”而远离父业妻儿,奔赴沿海城市去打工。另一则是城市里的市民为了寻获“精神的舒缓与心灵的闲适”而回归山野。这就有如钱钟书的《围城》所写:“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文末语重心长的总结道:“实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真的就是幸福了吗?”此外,该文还进而指出:中国的“城里人”还能“移民”到边城去过宁静的生治,但是没有“城外”的新加坡人呢?即便国人愿意安贫乐道,无奈高涨的生活费与下一代的教育费等,又岂能让国人“安贫”呢?

  首先,就宏观而言,何谓“幸福的生活”?为何有人急着“想出去”的同时,却又有人一味的“想进来”?深层思索,它可谓是直接或间接的涉及了社会价值(Social value) 与个人价值(Individual value) 的价值取向、变与不变之间的取舍问题。当然,它也无不涵盖了整本经济结构的改造,价值理念的自我调适、自我修正等。

  其次,就个体的人生价值观而言。由于每个人对生命的要求不同,即生命的价值认可问题。正因如此,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你我穷尽一生,所为何来?究竟追求什么?换言之,何谓人生最终的价值?一般而言,人类需要的三大层次,即:第一,低层次的需要。它概括了衣、食、住、行等。第二,高层次的需要。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学习、劳动、创造、义务感、责任感等。第三,最高层次的需要。就如人类的理想社会。凡此种种,自然影响了整体生活品质的优劣,甚至进而造就了人各有异的使命感。

  再者,凡夫俗子如我辈,究竟是“想进去”抑或是“想出来”?这无疑也涉及了个人安全感的问题。一直以来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惯性效应,高度的危机意识、生活上的种种困惑和焦虑,无不涉及未来的生活保障课题。

  总之,随着新加坡已经转型为成熟经济体,一般国人对物质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Acquisitive spirit),使得物质生活日渐丰裕。但这中间的取与舍、得与失,又岂非是个值得你我反复细心斟酌、再三深层探索的人生课题。正所谓:“一个人拥有多少,就应该失去多少,不可能什么都是你的。”事实上,“跟自己比较,你觉得值得,就是最大的幸福。”既是如此,且让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充分发挥利己利人的“使命感”,自然不枉此生走一回。

(2014年3月19日2pm)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4年4月5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5, 2014
2014年4月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