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营造“优雅社会”的反思

── 洪雅琳 ──


  新加坡对“优雅社会”的追求,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反思。它既充分体现了独特的新加坡文化,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与此同时,它也一体两面的反映了我国精神资源的匮乏与“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事实上,国家的软实力包括了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等。深层思考,所谓生活富裕并不代表精神充实,新加坡至今仍至力追求成为“优雅社会”就是一例。

  众所周知,新加坡一向被誉为社会稳定和谐、国民善良单纯,在国际舞台上似乎是备受赞赏的弹丸小国,一直以来便力图营造一个理想的优雅社会。但近日据新加坡行善秘书处﹙Singapore Kindness Movement Secretariat﹚的2012年的优雅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去年的“优雅指数”﹙Graciousness Index﹚反由前年的61分跌至53分。如此不进反退的尴尬现象,确实引人再三深思反省。

  扪心自问,如何提升并强化国民的人文素养?如何使国人的优雅意识同质化?如何使国民的优雅行为内化为新加坡的民族特性?凡此种种的诸多困挠、对己对人的诉求,简言之,优雅的“新加坡梦”何时圆?

  宏观而言,且以深受中华文化软实力传播的日、韩为例,他们在磨合过程中融入了各自民族的特点、再以创新的观点,结合国民的独特素质与生活内容,从而积极开发而成为其社会特质。反观作为开放性的多元社会的新加坡而言,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速倍增,异国文化的融入与冲击,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我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素养。

  营造“优雅社会”没有捷径、改变现状困境需要时间。它有赖于人文素养的积累、上下一心的努力、家庭与个人的贯彻实践、国家与社会的紧密配合,进而以人为本的坚持不懈的务实精神,方能打造成一座硬软实力兼具的现代化都市。

  若就国人的个人素质方面而言,我们不妨强调中华文化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韬光养晦”、“外圆内方”等。诚如星云法师的提点:“做人处事,让人几句言语。人我纷争,让人几许余地。”如此一来,新加坡人的优雅气质,自然应运而生。

  如此推己及人,再推人至国,优雅社会之梦必成真!且让身处蕞尔小国的你我,不分彼此、上下一心的共同营造一个让人动容、令人响往的优雅社会——新加坡!

﹙2013年4月24日 3pm﹚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3年4月30日首版 Created on April 30, 2013
2013年4月3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30,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