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大精神的感触

── 傅文义 ──


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以北京大学为中心、青年学生为主,发生一场全民运动。史称五四运动。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就此,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示威。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抗强权(即对抗日本),内除国贼(即惩除汉奸)”。

1953年,新加坡的爱国华人领袖陈六使先生在福建会馆的会议上,建议创办华文大学,他答应捐五百万新元(当时是很大的数目),并且说:“余将倾余之财产与侨众合作,完成吾中华文化在海外继往开来之使命。”陈六使登高一呼,万山响应。获得新加坡马来亚(当时新马一家)各阶层华人的支持,献捐,各种形式的筹款等等,到1955年初步完成建校,并开课收生。

基本上,创立南洋大学是新马华人爱护华文教育的全民运动。和五四运动一样,它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产生,中国人珍惜和纪念五四运动,南大人同样珍惜和纪念创建南洋大学的运动。这样就够了。

但是,现在的南大人总是以南大精神自我陶醉,或教训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怪哉!

南大人往往忽略南大精神除了爱护华文教育之外,还有反殖民主义的特点。1963年,南大学生反对大马,因为大马是英国和马来亚精心制作的新殖民主义。马来西亚的成立,使到马来亚的国土面积增加一倍,新殖民统治加诸于砂劳越和沙巴两州。

到了今天,马来西亚的南大校友承认新殖民统治既得的利益,以获得封建的封衔(拿督、丹斯里)为荣。住吉隆坡,乐不思蜀。南大精神反殖民主义的特点,已经荡然无存。

在还没有确定南大精神之前,只知道喊“Hi 南大精神!”,有啥意义?龙虾虽然好吃,吃得多也会腻!

2011年1月31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1年1月31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31, 2011
2011年1月3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31,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