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实用主义战胜文化?

── 江学文 傅文义 ──


《海峡时报》这家英文报是新加坡的权威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前英殖民地政府和现在新加坡政府的喉舌。新加坡人口75%以上是华人,这家英文报的销量远超过华文报,所以很有影响力。2004年1月25日,它在同一天刊登两篇有提到南洋大学的文章,引人注目。本文作者分别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和澳洲悉尼,通过网信(Email)讨论,撰写两篇分析,本文是第一篇。

该英文报以"Nantah tale: How pragmatism triumphed over culture"(华文翻译成为《南大故事:实用主义战胜文化》) 为题,说南大长期以来是争论的导火线,认为:

1)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南大成为共产主义煽动的温床,介入人民行动党和社会主义阵线的政治斗争。一些南大学生响往共产理想中的乌托邦社会,与非法的马来亚共产党有联系,甚至成为党员。
2)因为经费短缺,南大无法支付教职员优厚的待遇,学位不受承认,毕业生前途黯淡,很难在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受雇用。因此,多数南大毕业生不是到外国继续深造或工作,就是自己创业以谋生计。
3)最后,南大致命打击不是来自政治,而是来自经济。新加坡于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之后,以吸引外来投资作为生存的策略,重点放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企业工司,必须彻底改变语文政策,成立以英文为主的教育系统。英文的选择,不只是因为他是商业语言,他同时也是各民族的中性语言。
4)1970年代,南大屡受危机冲击,改制和英文教学改变不了他的命运。1980年,它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名作家韩素音医生在《吾宅双门》记述创办南洋大学的时候说:“那些一本正经的英国人提到华文大学,就叽咕个没完。成立华文大学这一计划,使到我应邀到新加坡的(马来亚) 大学发表讲话,‘到底为甚么必须要有一所为讲华语的人开办的大学?’我反问道:‘ 为甚么上层人物只能讲英语的呢?’ 一位脾气暴躁的英国人说:‘南洋大学是华人沙文主义的典型表现。’‘那你怎么看待新加坡大学的英国沙文主义?’当然,扼制华语文化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不让年轻人通过语言媒介受到思想灌输,新加坡大学的英国教职员和政府官员,非常有把握认为英文教育能够防止共产主义思想。”

1953年,新马华人筹建南洋大学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就把“共产主义”的罪名,加诸于南洋大学,该英文报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还叽咕个没完。李光耀在回忆录中文版第一册294页说:“我自己就不相信共产主义是一种邪恶力量。事实上,对于他们所要做的事,75%我赞同,至于其余25%,他们的做法是我所拒绝和反对的”。1946年至1950年,李光耀在英国剑桥大学读法律系,他会知道大学有共产主义的公开活动。曾经在英国 MI5 卧底,后来逃亡到苏联的几个情报人员,都和剑桥大学有关。

1960年代中,笔者中一人到英国伦敦读高级学位,逛书店街发觉那么容易买到“禁书”。想起1960年进入南大的时候,马来亚的紧急法令刚结束,马共的威胁已不存在,新加坡政府却于1960年代数次派军警深夜进入南大,到学生宿舍逮捕学生,搜查和带走“禁书”,变本加厉,规模一次比一次大。1965年10月,南大生反改制大罢课,驻守南大的军警有数百人之多。根据笔者的口述历史存档,政府派来南大的一位高级行政人员曾私下表示,南大生都很温和,不是外边说的有很多共产主义者。其实,主事者比谁都清楚,南大没有共产主义。侵犯大学尊严不是英国的传统,更不是剑桥大学所能容忍。既然自己是75%共产主义信徒,要抓共产党人应该先抓自己。

现在看起来,主事者有种种的藉口和做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最后关闭南大。

该英文报的南大故事并不新鲜,所有论点都是政府关闭南大之后的官方言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好像是炒冷饭一样,炒呀炒。“实用主义战胜文化”是令人瞩目惊心的标题,事实是,这种情况在有自尊的民族和国家从未出现过。因此,该英文报推销的这篇文章是毒草,目的是与政府共鸣,掩盖主事者关闭南大的罪行。

近在畿尺的邻国,是另外的故事──文化战胜实用主义。

2004年1月31日稿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4年02月01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1, 2004
2004年02月01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1,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