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南大精神──
新加坡下一代的救星?

── 激 奋 ──


  拜读了《亚洲周刊》报导,专访南洋理工大学新任校长徐冠林有关复名南洋大学的新闻。徐校长语重心长,忧虑地表露,新加坡年轻一代缺乏苦拼精神。希望下一代能承继、发扬南大精神。正如1993年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说:“南大精神若丧失,新加坡就有麻烦”,非常有远见。

  据近期报导,新加坡经济衰退,失业严重,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难找到适当工作,只能充当临时杂工维持生活。吴作栋总理也预测今后新加坡经济上会更有困难。难道繁荣的新加坡真的遇上麻烦,必须挺出南大精神,作为下一代的救星?事实上,新加坡不需要南大精神,何况还有其他诸如“台湾精神”、“韩国精神”、“以色列精神”、……等等,都可以灌注入年轻一代。

  南大精神孕育于五、六十年代,对当前新加坡而言,是过时产物。大部分南大生出生于战后,许多父母是在生活线上挣扎过日子,情愿自己挨苦,让子女受高等教育。目前的新加坡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建设,欣欣向荣。年轻一代丰衣足食,不需要“自力更生”、“力争上游”。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顺心如意,生活安逸,没有遭受社会压力的刺激,更不必在逆境中奋斗求生存。相比对照两个不同时代,既使徐校长把理工大学复名南洋大学,名存实亡。

  旧南大与新南大,相隔二十多年,没有沟通,也没有相同学制,复制品的新南大精神,与原装的南大精神,根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新加坡年轻一代,由于丧失了中华文化,导致思想精神上,追求、倾向、羡慕甚至崇拜西方文化,常见有自满高傲的半殖民地作风。南大精神非万灵仙丹,对新加坡年轻一代发挥不起作用。

  徐校长受过中华文化薰陶,虽非南大校友,不冠上什么南大精神,也能为新加坡社会做贡献。由此足以证明新加坡不需要南大精神,也可以对国家社会创立功绩。徐校长心里明白,南洋大学是新马华人为维护华文教育而设立。为华文教育的生存斗争,是南大精神的推动力,南洋大学与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

  简言之,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南洋大学,南大精神也不存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摒弃华文,推行发展英文单语,是新加坡新一代丧失苦拼奋斗的根源。若是认清这点,新加坡确认南大精神对下一代具有它重要的作用,那么必须从根源做起,在教育上恢复传统华文小学、中学,发展中华文化,才能给新加坡下一代带来一线希望。

2003.3.16 Edmonton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3年3月16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16, 2003
2003年4月1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pril 10,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