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请借问杨教授……

── 章 良 ──


  根据《星洲日报》2006年7月15日的报导:

  “杨振宁:冲突是暂时的现象,科学、宗教目标一致。科学有限,宗教无限,科学的知识不断增长,科学知识永远追不上宗教。两者方法不同,追求目标却一致。”

  除非杨先生有特别下定义,否则“宗教”一般的理解就是把它与“神”、“上帝”划上等号。

  科学上的一个根本戒律是:不能被证明的东西就不能被科学所承认。科学与宗教是界限分明,河水不犯井水,不能混为一谈。

  19世纪末,“以太”说(ether 或 aether)甚嚣尘上,被有些物理学家看得很认真,像是看到犹抱琵琶半遮脸的红颜。不过,当无情的实验结果证明它(以太)的不存在时,这些物理学家只好乖乖的站到唐明皇那条线上去,痛不欲生的挥泪别红颜。可怜这红颜从此长埋地下,再也没有人过问了。

  牛顿是公认的一个伟大科学家,一个革命性的科学家,但这世间没有完人,我的第六感是,牛顿已预感或已发现到他的理论有欠完整而苦苦并久久思索不能解决而不能自已。由于他是个庸俗的入世科学家,他曾经与人认真到发怒以至消沉的争论微积分是他发明的。他也曾经去做过造币厂的厂长,也做过富翁。

  他放不下身段,终于走上寻求上帝求安宁的道路。

  后来,果真出现了“黑体辐射”问题,成了物理学界上的灾难。经典物理学的规律不灵了!包括牛顿的力学规律,受到挑战了,物理学家,哲学家们都慌了手脚。还好半途杀出一个晚节不保的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M. PLUNCK),他几经艰辛,也几乎消沉,不过后来他终于创立了量子论来打救这场灾难。(PLUNCK 先生后来参与希特勒的运动。)

  那边厢,爱因斯坦说:如果粒子是凭自由意志而运动的话,那“令伯”宁愿到赌场去做荷官(派牌的人),或到路边去做个补鞋匠,再也不做物理学家了!他至死不渝,坚持信念,深信他的统一场论可以解决“测不准原理”的问题,只是目前知识的进程尚未达到而已。

  探求真理事是没有捷径的,更不能取巧。前北京大学校长及数学教授丁石孙先生说:哥德尔(K. GODEL,数学大师)的不完备性定理在哲学上,认识论上的意义是;真理是不可能在一天里得到的,而是逐次逼近的。

  杨先生是位很值得敬佩的入世科学家,他的入世是“为他的”,不像牛顿是“为己的”。杨先生一向很关心社会问题,尤其是美国社会问题。

  根据90年8月3日《南洋商报》报导,杨先生在新加坡参加第25届国际高能物理学大会后发表说:美国现在危机四伏,最根本的一点是,个人至上主义在美国发展到了极端,产生了种种畸形现象,谁也不晓得该怎么解决。假如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肯定不是美国的世纪。

  美国的问题不只是社会问题,更有经济财政问题。好些年前,郎格非先生曾经将一首要在梦中点醒凤姐(红楼梦里的凤姐)的诗送给山姆大叔,诗曰: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郎格非先生从经济的观点判定美国是将要完蛋的。台湾的老大南方朔先生也持同样看法。其实,现在美国是在借钱度日,是路人皆知的事。

  60年代美国发觉人文问题严重,80年代初成立了一个强大的委员会研究人文问题。WILLIAM BENNETT 为该委员会的主席。虽然报告书也在大约1984年出炉了,不过也同时发现毒品问题严重,WILLIAM BENNETT 先生又被老布什抓去做反毒治毒的头头。到头来是人文问题没有改善,毒品问题也似有野火燎原之势。

  二千多年前,庄子在“庚桑楚”篇的最后一句话是:“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人与人相食的惨事,中外世界已证明。尤有进者,今天情势已发展到“人自食者也”的灾难地步!当然美国也不能幸免。身居美国大半世纪有余的杨先生,见了当然扰人神伤而有“谁也不晓得该怎么解决”之叹。

  请借问杨教授,你对这世道是否有深沉的疑惑?果真是的话,你应该用你当年那挑战物理学界教父爱因斯坦的超然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这世道。我深信,以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勇气是可以把很多不可知的东西变为可知的。

  勇气是很重要的,据说当年德布罗意(de BROGLIE,法国物理学大师)的老师把他学生关于他那很多当时的物理学家看了都把头搔得几乎要掉下来的“所有粒子都是波粒二象”的论文给爱因斯坦先生看时,并加说一句:“我这学生简直是疯子”。爱因斯坦先生听了大声回说:好哇,疯子才有那样的勇气!

  杨教授,你还年轻,B. 罗素先生90开外之年还在巴黎主持一个世界审判团来审查美国在越战的滔天罪行!道不孤必有邻,我相信追随你的必有人在。

  最近看到世界杯足球赛的英雄基丹的剖白,感动到不能形容。他在电视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小朋友道歉!法国人的这种超然的照顾树苗的崇高道德情操与美国大兵在伊拉克强奸小孩,谋杀小孩的兽行(见2006年7月17日“TIME”周刊30页)相比之下,真令人感动了又感动!

  照顾树苗,树苗的照顾是每一个成年人的天职。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负有千斤重的道德压力,尤其是影响力巨大的公众人物。

  祝您像B. 罗素一样年轻!

18。07。2006 槟城。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6年08月03日首版 Created on August 3, 2006
2006年08月0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August 5,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