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在华岗的日子里
(为纪念华岗百岁诞辰而作)

── 符懋濂 ──


华岗是块风水宝地,地灵人杰,百年来从华岗走到各界的人杰,不计其数,更不胜枚举。我虽不是什么人杰,但我的成长进步的的确确离不开华岗,毫不夸张!我始终以华岗人自居,以华岗人为荣,就不知今日华岗是否也以我为傲,或多或少?

不晓得当时上岗有无测试一关,我仅凭着一纸小学成绩单,在开学数周后侥幸上岗插班。在《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流传至今的佳话,而我这个来自橡胶园的小“山龟”,傻头傻脑的,初期在华岗闹过的种种笑话,恐怕不比刘姥姥少些吧?

在我双眼里,华岗是那么巍峨壮观,那么视野广阔,那么秀丽新奇,是世界上最好的学习场所——至少在狮城找不到可以媲美的!我对她“一见钟情”,深深地爱上了她,而且始终不渝。然而,在学习道路上,初期我确实举步维艰,只能蹒跚而行,自信几乎丧失殆尽。尽管我在西山小学,凭着一点小聪明,各科成绩都顶呱呱,那是因为那小学水平太低,山中无虎猴称王嘛;到了华岗,才知道自己的小聪明,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老师讲解英文文法,我简直像鸭子听雷;老师讲解数学,我经常像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班上同学似乎都比我厉害,你想这是多么难堪、痛苦的呀!自卑、沮丧怎能从脑海中消除?

我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嘛自暴自弃,最终遭到淘汰下岗,去工厂当学徒;要嘛不拍困难,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继续在华岗驰骋!这是因为华岗的水平太高,要求太严,留级机会太多:包括华文不及格,得留级;英文、数学同年不及格,英文或数学连续两年不及格,也得留级;体育不及格,任何一科成绩低于50分,都必须留级。留级生的成绩如果还是不能达标,就会被令退学,很多同学因此告别了华岗,转到其它中学去。依稀记得,我念初一时共有21班,到了高中毕业那年,仅仅剩下8班了(其中也有不少大龄生自动退学)。拿到华岗毕业证书的我们,即使不是什么“英雄”,也应该算是“好汉”吧?

作为华岗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幸运、无比自豪,因为她哺育我健康成长,给予我最好的全方位教育(all-rounded 或 well-rounded education)。当时,华岗采用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三三制”,当中没有会考,相当今天所谓的“直通车”。不过,全方位教育主要还是体现于课程编制、教学内容上。为了栽培真正意义的知识分子,华岗确确实实推行“五育并重”,不仅重视德育、智育,同时重视体育、美育乃至于群育。

在德育领域,尽管没有“道德教育”一科——其实也不需要这类科目,我们所读《中华文选》的许多精辟课文,就饱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都德《最后一课》、林觉民《与妻决别书》、岳飞《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史可法《复多尔衮书》,以及《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的篇章,都释放了包含人生观、世界观在内的正确价值观。它们让我懂得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发愤忘食,乐于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这一些,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在智育领域,华岗没有进行文理分科,而且是文理并重,所以不会出现重理轻文的诸多弊端。从初中一到高中三,除了必修华文、英文、数学,每一班都必须修读生理卫生、历史、地理、文学史、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我敢断定这是最佳的中学课程编制或科目组合(subject combinations),它能够把高中毕业生栽培成为文化人,而不是跛脚的经济动物。我们当中不会出现“历史盲”、“文学盲”,或者“地理盲”、“科学盲”。我个人虽然倾向于文科,但对科技也很感兴趣,甚至自己动手装配扩音机呢。我们华岗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阅读课外书的风气盛极一时,国专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固然为华岗营造了阅读氛围,而这一合理的科目组合更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体育领域,华岗的体育设施,当时不仅全马独一无二,甚至足以傲视整个东南亚的中学校。单是篮球场就有十三个,还有乒乓室、体操室呢,而标准化运动场加上可容纳数千观众的看台,您在其它中学里哪儿可见到?每年,华岗都举办全校班级篮球赛,以及包括游泳项目在内的华中南中联合运动会,更是热闹非常的体育盛事(南中女生也乘机“打了鈡就去找华中”呢)。由于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华人的体质都差劲,享有“东亚病夫”的美誉,所以华岗特别重视体育。依稀记得,体育考试共有三项:百米短跑、跳远和跳高,这对于体弱的我是极大挑战!我在华岗养成了爱好运动的好习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远足都是我的爱好,至今还可以经常看到我在自然公园的身影呢!

在美育领域,由美术与音乐两科组成的美育,是陶冶人生不可或缺的,所以也受到了华岗的高度重视。校方规定,从初三开始,每位学生都必须到美术室上美术课,直到高三毕业为止。大家的美术(绘画)根底并不一致,但在陈文希、刘抗等多位名师指导下,进步神速,绝大多数的高中会考成绩不是特优就是优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名师出高徒,在我所认识的同学中,就有好多位成为优秀的美术家或美术老师!在音乐方面,记得我在高一、高二两年上音乐课,除了学习“豆芽爬楼梯”(五线谱)的初级乐理,我们最爱唱的是名歌民谣——尤其是新疆情歌《美丽的姑娘》、《都达尔与玛丽亚》。美育美化了我的人生,赋予我懂得鉴赏书法、绘画、雕塑的眼睛,还有爱听古典音乐、名歌民谣的耳朵呢!

在群育领域,当时的课外活动,都是我们学生自动自发搞起来的,身旁并没有老师督导。除了学生助学会、戏剧会、歌咏队、叙别会,每班都有班会(读书会)。班会由班长和几名干事领导,主要任务是搞野餐、郊游、救灾等集体活动,以及搞小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课内与课外两类,并且以后者为主。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争取新马独立建国!因此,自然而然的,学习小组除了大家交流课外书阅读心得,最主要还是议论、争辩时事问题。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以说是我们华岗人的写照!通过丰富多采群体活动,“团结、互助、友爱”在我们心田里滋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在那火红年代里,几乎没有存在的空间。此外,华岗人的组织、领导能力,非同一般,显然也和我们所接受的群育分不开。

我在华岗的成长,当然也得归功于师长们的谆谆善诱。师恩永世难忘,他们的芳名不时在我脑海中出现:除了郑安仑校长、李绍渊主任,还有王震南、王卓如、卢涛、陈仰成、叶文祺、林总、陈文希、刘抗、盛鹏远、郑金发、张修宪等等恩师。

华岗诞生于1919年3月21日,在她百岁诞辰之际,祝愿我亲爱的她勿忘初心,秉承百年传统,在弘扬华族文化的道路上独领风骚!

(2018年4月12日)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9年03月23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23, 2019
2019年03月2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rch 2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