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培风心,同学情

── 许万忠 ──


  我是1956年进入培中,1961年离校的。六年中学生涯,我们这届同学目睹培风从东楼的一排单层教室,扩展成为东南西北各有两层校舍,见证培风在华社全力支持下蓬勃发展,体验民族教育凭着坚韧生命力欣欣向荣,享受母语教育生机勃勃的丰硕成果。

  令我们受用不尽的,是母语教育的熏陶和师长的循循善诱。和所有培风人一样,我们以培风为荣,更以掌握母语母文为傲,时刻不忘社会的栽培和师长的教诲,以回馈华社、服务社会为己任。

  几十年过去,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下烙印。当年同时进入培风,同窗共读的同学,都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回首前尘,我们无愧于所受的教育;瞻望未来,我们依然满腔豪情,要在有生之年为母校多尽感恩之心,为华教多一份付出,配合华社,确保民族教育在这块土地万古长青。

  凝聚力强、感恩心重,是我们这届同学突出的特质。提起初中第25届/高中第3届同学,老总务张雅山先生总是跷起姆指,称赞我们的表现,赞赏我们爱校之情数十年如一日,肯定我们感恩之心。

  得此殊荣绝非偶然,而是长时期的耕耘和表现。

  1981年离校20周年,同学们缅怀六载同窗的欢愉时光,珍惜历经考验的同学情,决定举办聚餐,让久未谋面的老同学聚首话旧,相互勉励。

  反应非常令人鼓舞,几十位同学开怀畅谈;忆起峥嵘岁月的意气风发,上课的情趣,点点滴滴涌上心坎,笑声不绝,激情不减。

  当时就想到:如果聚餐目的只是互诉劳燕分飞之苦,重温昔日温馨岁月,未免太过单纯,意义不大。社会栽培我们,师长教育我们,怎能不有所表示?当时就有这样的共识:应该以实际行动尽一份感恩之心,为母校做一些实质贡献。

  经过讨论,决定筹一笔清寒子弟助学金,存本用息,协助家境清寒的学弟学妹完成学业。

  一呼百应,同学们纷纷响应,认捐数目可观。原订目标一万元,结果交到董事会的第一笔款额超过二万,以“初中第25届/高中第3届助学金”之名,存本用息。

  缴交第一笔捐款之后,同学们又在娶媳嫁女或其他喜庆时,继续捐献;2015年,杨建筑、张伟练各捐献一万元。这个户口母金已逾六万,每年有数十位学弟学妹受惠。

  第一次聚餐使同学们回味无穷,纷纷问什么时候再来。当晚决定经常举办,准备印通讯录方便联系,互通音讯。

  接下来的聚餐不订期举行,分别由陈其树、戴佛恩、杨建筑几位做东。

  1990年,初成立的大会堂主办《精英文化义演》筹母校翻建礼堂基金,我们发动同学捐献,成绩不菲,总认捐额四万余元。

  1991年离校30周年,同学们认为有必要加强联系多见面,决定:每年举行聚餐,费用由四人分担;为了方便定居外州的同学,日期订在春节初二。

  自此以後,每年春节初二都是我们相聚的日子,从未中断。惯例形成,大家都尽量安排时间,非不得已绝不错过。我们从来不会担心找不到东主,同学们都很自动、很踊跃响应,有些同学还得等几年才轮得到。每年席数在十桌至十五桌之间,堪足告慰。

  1999年,我们做了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出版纪纪念册。

  初中毕业那年,我们原本有意出版纪念刊,由於华教处于於风雨飘摇之际,全国学潮不断,种种原因使计划胎死腹中。1961年高中毕业时虽然出了纪念刊,但是我们的重头文章《三年回顾》被校长认为“反政府,反学校”,临时抽了出来,美中不足。

  由我执笔的《三年回顾》记载了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点滴和变化,很有意义,被抽出来令我们很有失落感。这个遗憾终于在38年后得到补偿,我们把这篇富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当序文,刊在纪念册首页,让同学们重温当年温馨岁月。

  纪念册的个人近照,唤起大家的甜美回忆,纷纷纷拿出当年的纪念刊对照。变化之大,令人有岁月沧桑的无奈。

  2001年,我们又创一个新记录。为了回馈社会和鼓励母校老师同学勤奋写作,成为文坛出色写作人,我们设立了《马六甲培风中学高中第3届、初中第25届写作奖》,简称校友写作奖。凡刊登在校内校外刊物的华文作品皆可申请,由校长、教务主任、华文主任及华文老师甄选,每年在学期末集会上颁发以示慎重。

  2001年10月1日,我们把筹获的二万余元交给母校,并正式具函校方,翌年开始,从利息收入中发给获奖的老师同学。

  回顾我们走过的路,一步一脚印,我们深幸为母校做了一些该做的事。不厌其烦写出我们的培风心同学情,不为什么,只希望抛砖引玉,激励大家发挥培风人精神,为感恩母校,为发扬华教贡献力量。

(重修于2015年7月)
(原文收录于《天凉好个秋》,2016年1月,91页。)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6年5月2日首版 Created on May 2, 2016
2016年5月2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May 2,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