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省思

── 许万忠 ──


  初夏的北京,清晨4时天就全亮了。时序不同,每个人很早起床,6时叫早电话过后不久,就陆续下楼用早餐。

  全团4辆巴士,准7时30分出发。地陪小王第一句话就赞:“你们真准时!”我立即应他:“这就是培风人精神!”有人跟着说“对!”生长在北京的小王对培风人精神不甚了了,没有及时说一些相应的话。

  小王告诉我们,行程有所更改:第一天原本上长城,改为第二天。根据新安排的行程,今天游览天安门、故宫、雍和宫、孔庙和天坛。

  有人低声埋怨:不是说整个行程经过缜密策划和妥善安排才定案的吗?为什麽现在又来更改?

  小王察觉气氛不对,马上叫大家放心,说编定的所有景点一定全部走完,时间许可,还可能增加景点。

  天安门广场位於市中心,是世界最大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天安门是国庆游行和盛大庆典、欢庆晚会的所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就在这里举行。当年,毛泽东在城楼上用湖南腔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震撼全世界的声音,标志一个新时代的莅临。

  天安门是北京16景之首,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国旗护卫班战士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在雄壮的军乐伴奏下,举行升旗和降旗礼,是广场最吸引人的神圣经典。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分立东西两侧;与城楼遥遥相对,是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

  抵达天安门的时候,广场挤满人群,风吹得很猛,几乎使人站立不稳。毛主席纪念堂前排队的人龙太长,小王说最少要等2个小时才可进入。时间有限,不可能瞻仰一代伟人遗体了,唯有在堂前拍照留念。

  站在广场中央,我心湖起伏。中国近代几起重大事件,天安门都做了见证。彪炳中国革命史册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四五运动,还有六四……都与天安门紧密关连。望着浩瀚的广场,我想像毛泽东1967年站在城楼上,两度检阅百万红卫兵小将的热腾场面。正是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浩劫,使毛泽东晚节不保,功过七三分。

  脑际不期然响起胡松华的《赞歌》:“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英雄的祖国屹立在东方,象初升的太阳万丈光芒;各民族兄弟欢聚在一堂,歌唱我们的翻身解放……”这首难度很高的歌,表达对新中国的期望,热情而又真切,唱出解放初期全国人民的心声。可是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和极左倾冒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土法鍊钢、文革……拖缓了前进步伐。建国30年,仍然摆脱不了一穷二白困窘。直到1980年代邓小平南巡,为改革开放拍板定案,才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崛起成为世界巨人。“改革开放总工程师”美誉,邓小平当之无愧。

  我缓缓走向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张小型张,就是这个碑的纪念邮票。当年的我,如获至宝,几乎能倒背印在小型张的碑文。

  纪念碑正面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毛泽东手迹,背面的碑文由毛泽东撰,周恩来题。中国革命成功,走过冗长斗争路,牺牲无数;无名英雄为革命献出生命,名字也没留下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是英雄的颂歌。

  我沿纪念碑绕了一圈,伫立在纪念碑正面,想起1976年的四五运动,万千青年学生顶着刺骨寒风自动自发,来这里悼念敬爱的周总理,鲜花堆聚如山。有人把贴在纪念碑的无数发自内心的悼念诗,结集成《天安门诗钞》,其中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你是这样的人〉被谱成歌曲传唱不绝,真情毕露,感人至深。

  六四前夕,广场肯定布满便衣公安。15年过去,当年的冲击已淡化,今天的学子,已没兴趣谈了。

  中国从来不否认武力镇压,只是死伤人数如何,各执一词,真相未明。反华势力夸张和渲染六四,在人权和民主幌子下对中国大加鞭挞。可是西方媒体所谓的“真相记录”,15年来年都是同样的两帧照片。被吹捧为“民运英雄”,以身躯阻挡坦克的王维林,今天还好好生活在北京,可是当年的所谓学生领袖,却在西方掩护下拿美金,在国外过着优哉闲哉的生活。时不时高喊反华口号;凸显“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无奈和悲衰之外,再也没什麽意义了。

  定居在中国的培风校友,见证和体验了中国近代史多灾多难、斗争重重的一页,也见证中国从受尽欺压的弱国弱民走向世界列强的历程。西谚有说:“回忆中无歉疚,预想中有光辉”。回首前尘,感慨难免,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已经成长,现在的年轻人,走的正是光辉灿烂的康庄大道……

  站在天安门广场,我有太多回顾,也有太多省思。我的心情有沉重、有悲哀;有轻松,也有郁闷……真是百感交集!

(2004.6.16 南洋商报)
(原文收录于《天凉好个秋》,2016年1月,194页。)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1月10日首版 Created on January 10, 2017
2017年1月10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anuary 1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