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华小又面临变质危机!

── 连和胜 ──


独立后这些年来,马来西亚教育部总有一班高级的策划官员,经常在研究如何落实1956年“拉萨教育报告书”的最终目标:就是,所有源流学校最终都必须成为“国民学校”,媒介语是马来语。

这些高级官员的“杰作”层出不穷,几十年来往往使华社疲于奔命,以面对及应付种种不利华校的措施,以免华校变质!

这一次,这一小撮可称之为“鸟人”却又非常有影响力的官员,借着“教育大蓝图”的一些建议,又再一次要向华校下手,他们要做的是: 华小自四年级起,采用国小的国文科(马来文)的课程纲要,包括教材、教学法、评估、师资各方面。授课时间由每周180分钟,增至570分钟(应为270分钟,见文后作者按语)。目的说得相当堂皇可观,就是要借此提高华校的国文程度,便于衔接上中学后的课程。

以上提出的建议如果付诸实行,有几项后果:其一,国文授课时间大幅度增加,超过三倍,此长彼消,其它用华语教导的科目,授课时间一定得减少。原本数理科改为以华文教导,会腾出时间,“归还”给华文科,看来这些本来属于华文科的时间是不保了!

其二,由于国文科授课时间的提高,华校就需要增加很多国文教师,教育部就可以顺理成章,把大量的马来教师调度到华校执教,这样一来,教育部就能一石两鸟,一方面舒缓了华小缺少教师的问题,又可以把国小过剩的马来教师调走!

其三,华校里执教的马来教师,一般上都有格格不入的问题,好像“方形木栓不能进人圆洞”一样,教导成果十分不理想,甚至他们的专长科目国文,学生们也希望能由谙华语的老师教导。许多校长在编排时间表也经常遇到难题,往往为了平衡老师们的教导和其他负担,不得不安排这些马来老师也教导一些其他如体育,美术手工等的技能科,这样一来,教学媒介语就不能用华语了。

行政偏差隐议程

其实,要以增加授课时间来提高国文程度,已被证明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华小的国文成绩一向差强人意,其来有自,原因很多。笔者以为,主要是关系到老师的教学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上,以上提到的,由于马来教师不能适应华小的教学环境,或是有些教师的工作态度有问题,使到教学效果很差,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再加上学生和家长大多注重中文和英文的学习,而不太重视国文,令到华校的国文程度每况愈下!

笔者认为,要提高国文的教学效果,必须从(一)选拔和训练优良语文教师;(二)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法,两方面着手,而不是简单地增加授课时间,就能成事!

经验告诉我们,教育部里的高官们,下达的各种行政措施与方案,常常引发所谓“行政偏差”的现象,而这些行政偏差又往往有它的隐议程,热爱及维护华教人士,应该时时保持警惕,具有高度的醒觉性,才不会让这些“鸟人”得逞!

2月18日,各报都以头条方式报道:尊贵的首相纳吉,第一次参加董总的新春团拜,并且主动邀约董总,于农历新年后会面,共同探讨解决华教问题。我们希望,董教总及其他华团组织,能够捉紧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强调和坚持华小不能变质的立场,向首相,副首相(兼任教育部长)及有关的教育部高官提出这个问题:绝对不可让步,务必把这项“教育大蓝图”中,不利华教的建议收回,华社才无须担忧华校会变质!

(按:原文刊载于 2013-2-21 《光华电子新闻》,作者为退休联邦视学官。)

(作者按):本文论述的焦点,有关国文科授课时间的增加额有误,即:从原先的180分钟增至270分钟,而非文中所述,从180分钟增加至570分钟。国文授课时间(节数)增加了五成,幅度相当大,文中的论述,基本上可以成立。用了错误的数据,可能误导,谨此致歉!
——2013-2-25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13年2月21日首版 Created on February 21, 2013
2013年2月25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February 25, 2013